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7詞典 7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塞耳  拼音:sè ěr
堵住耳朵不聽?!痘茨献印V餍g(shù)》:「如此而欲照海內(nèi),存萬方,是猶塞耳而聽清濁?!骨?。李漁《閒情偶寄。卷三。詞曲部??普煛罚骸笐蛭闹谢娌蹇?,動及淫邪之事……無論雅人塞耳,正士低頭,惟恐惡聲之污聽?!?/div>
《國語辭典》:兩豆塞耳(兩豆塞耳)  拼音:liǎng dòu sè ěr
耳朵被塞住而聽不到聲音。比喻受到蒙蔽而看不見真相?!尔i冠子。天則》:「夫耳之主聽,目之主明。一葉蔽目,不見太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div>
《國語辭典》:疾雷不及塞耳  拼音:jí léi bù jí sè ěr
雷聲突然響起而來不及掩住耳朵。比喻行動迅速,令人防備不及。《淮南子。兵略》:「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也作「疾雷不及掩耳」、「迅雷不及掩耳」。
《漢語大詞典》:閉目塞耳(閉目塞耳)
同“ 閉明塞聰 ”。 《隋書·東夷傳·高麗》:“王乃坐之空館,嚴加防守,使其閉目塞耳,永無聞見?!?宋 司馬光 《遺表》:“設(shè)有人閉目塞耳,跣而疾趨,前遇險阻,安有不顛躓者哉!”
《漢語大詞典》:垂頭塞耳(垂頭塞耳)
謂不問不聞,裝聾作啞。《后漢書·殤帝紀》:“刺史垂頭塞耳,阿私下比,‘不畏于天,不愧于人’。”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省事:“諫諍之徒,以正人君之失爾,必在得言之地,當盡匡贊之規(guī),不容茍免偷安,垂頭塞耳?!?/div>
《國語辭典》:塞耳盜鐘(塞耳盜鐘)  拼音:sè ěr dào zhōng
比喻自欺欺人。參見「盜鐘掩耳」條?!段簳?。卷七四。爾朱榮傳》:「使奸豎專朝,賊臣亂紀,惟欲指影以行權(quán),假形而弄詔,此則掩眼捕雀,塞耳盜鐘。」
《國語辭典》:塞耳偷鈴(塞耳偷鈴)  拼音:sè ěr tōu líng
比喻自欺欺人。參見「盜鐘掩耳」條。《五燈會元。卷七。雪峰存禪師法嗣》:「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耳偷鈴,徒自欺誑?!?/div>
《漢語大詞典》:玉瑱
(1).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cè)以塞耳的玉器。詩·鄘風(fēng)·君子偕老:“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毛 傳:“瑱,塞耳也?!?span id="nktwa4g" class="book">《周禮·夏官·弁師》:“諸侯之繅斿九就,瑉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玉瑱玉笄?!?鄭玄 注:“玉瑱,塞耳也?!?br />(2).引申為耳邊。舊唐書·后妃傳下·代宗貞懿皇后:“遺音在於玉瑱,陳跡留於金戺?!?br />(3).美石制的柱礎(chǔ)。文選·班固〈西都賦〉:“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飾璫?!?李善 注:“言彫刻玉礩,以居楹柱也?!?/div>
《漢語大詞典》:環(huán)瑱(環(huán)瑱)
(1).兩種玉制的耳飾。環(huán),耳環(huán)。瑱,冠冕上的塞耳之玉。國語·吳語:“鼓而行之,至於軍,斬有罪以徇。曰:‘莫如此以環(huán)瑱通相問也?!?韋昭 注:“環(huán),金玉之環(huán)。瑱,塞耳也?!?br />(2).泛指首飾。戰(zhàn)國策·齊策四:“ 北宮 之女 嬰兒子 無恙耶?徹其環(huán)瑱,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於孝情者也?!?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幽怪一·漢宮老婢:“后自守寡以來,撤環(huán)瑱,去簪珥,屏脂粉?!?/div>
《漢語大詞典》:玄紞
(1).古代禮冠上系塞耳玉的絲帶。國語·魯語下:“王后親織玄紞?!?韋昭 注:“説云:‘紞,冠之垂前后者?!?昭 謂:紞,所以懸瑱當耳者也?!?span id="32qrrvd" class="book">《晉書·禮志下》:“﹝ 惠帝 ﹞加冕訖,侍中繫玄紞。”
(2).古代有皇后親織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紅。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今俗婦女,休其蠶織之業(yè),廢其玄紞之務(wù)?!?span id="zx7dngz" class="book">《梁書·皇后傳·丁貴嬪》:“玄紞莫脩,褘章早缺。”
《漢語大詞典》:充纊(充纊)
冠冕兩旁的綿制飾物,用以塞耳。晉書·劉頌傳:“冕而前旒,充纊塞耳?!?/div>
《漢語大詞典》:瑱紞
古代冠冕上懸系塞耳玉的帶子。《詩·齊風(fēng)·著》“充耳以素乎而” 漢 鄭玄 箋:“我視君子則以素為充耳,謂所以縣瑱者,或名為紞,織之,人君五色,臣則三色而已,此言素者,目所先見而云?!?唐 李商隱 《祭韓氏老姑文》:“冕紘瑱紞,山蕨澗蘋。”
《漢語大詞典》:紞纊(紞纊)
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絲繩及塞耳用的絲綿絮。 唐 楊炯 《盂蘭盆賦》:“圣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璽,冕旒垂目,紞纊塞耳?!?/div>
《國語辭典》:以規(guī)為瑱(以規(guī)為瑱)  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
瑱,古代冠冕上懸垂兩側(cè)以塞耳的玉石。以規(guī)為瑱指把規(guī)過勸善的話,視為塞耳的瑱玉,而完全沒聽入耳。語出《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guī)為瑱也?」后比喻不聽別人的規(guī)勸。
《國語辭典》:袖如充耳(褎如充耳)  拼音:yòu rú chōng ěr
比喻士大夫服飾華美,卻不能與德行相稱。《詩經(jīng)。邶風(fēng)。旄丘》:「叔兮伯兮,袖如充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