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83,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屬垣
北垣
垣下
四垣
樞垣
重垣
苔垣
土垣
南垣
市垣
女垣
棘垣
帝垣
右垣
廟垣
《國語辭典》:屬垣(屬垣)  拼音:zhǔ yuán
以耳附墻,竊聽別人談話。參見「屬垣有耳」條。唐。陳仲師駟不及舌賦〉:「疾既甚于過隙,患必防于屬垣?!?/div>
分類:竊聽
《駢字類編》:北垣
五代史朱友文傳:太祖外孫袁象先與駙馬都尉趙巖等謀與末帝討賊。二月,象先以禁兵入宮,友圭與妻張氏趨北垣樓下,將踰城以走,不果,使馮廷諤進(jìn)刃其妻及已,廷諤亦自殺。
《駢字類編》:垣下
五代史符存審傳:存審初名存,少微賤,嘗犯法當(dāng)死,臨刑,指旁壞垣顧主者曰:愿就死于彼,冀得垣土覆尸。主者哀而許之,為徙垣下。而主將方飲酒,顧其愛妓,思得善歌者佐酒。妓言符存嘗為妾歌,甚善。主將馳騎召存審,使歌而悅之,存審因得不死。梁簡文帝昭明集序:發(fā)私藏之銅鳧,散垣下之玉粒。
《漢語大詞典》:四垣
(1).四周的圍墻。 唐 韓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毀頓……外無四垣,堂階頽落,牛羊入室。”
(2).本指周天的星區(qū),引申指四周天空。 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明 劉基 《長歌行》:“曜靈循環(huán)周四垣,四時(shí)迭代成寒溫?!?/div>
《漢語大詞典》:樞垣(樞垣)
猶樞府。 康有為 等《上清帝第二書》:“若京官則自樞垣、臺諫以外,皆為閑散?!贝酥?清 軍機(jī)處。
《漢語大詞典》:重垣
一道又一道墻壁。謂設(shè)防森嚴(yán)。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至夜, 宋 家一門俱寢,有人越重垣入,殺御史父子三人,及一媳一婢?!?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保住:“ 住 逾十?dāng)?shù)重垣,始達(dá)姬院。”
《駢字類編》:苔垣
唐 徐鉉 王三十七自京垂訪作此送之 失鄉(xiāng)遷客在天涯,門掩苔垣向水斜。
《駢字類編》:土垣
漢書匈奴傳:起塞以來,百有馀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門,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費(fèi)久遠(yuǎn),不可勝計(jì)。
《駢字類編》:南垣
金史禮志:宣孝太子廟,大定二十五年七月,有司奏:依唐典故,太子置廟,設(shè)官屬奉祀。擬于法物庫東建殿三間,南垣及外垣皆一屋三門,東西垣各一屋一門,門設(shè)九戟,齋房、神廚,度地之宜。
《漢語大詞典》:市垣
(1).環(huán)繞市場的垣墻。 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闤,市垣也。闠,市門也?!?br />(2).星區(qū)名。即天市垣。魏書·天象志四:“有流星徑數(shù)寸,起自天紀(jì),孛于市垣,光芒燭地?!?span id="oibfyya"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二》:“中官、市垣、帝座……十七座及二十八宿,差在前列?!眳⒁姟?三垣 ”。
《國語辭典》:三垣  拼音:sān yuán
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的合稱。
《國語辭典》:女垣  拼音:nǚ yuán
古代城墻上面呈凹凸形狀的矮墻?!侗笔?。卷九○。藝術(shù)列傳下。何稠》:「其城,周回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兵,立仗建旗?!挂卜Q為「女墻」。
《漢語大詞典》:棘垣
以棘刺護(hù)墻。元史·郝經(jīng)傳:“驛吏棘垣鑰戶,晝夜守邏,欲以動 經(jīng) , 經(jīng) 不屈?!?/div>
分類:棘刺
《漢語大詞典》:帝垣
(1).星座名。即紫微垣。 宋 王安石 《七星硯》詩:“悅?cè)绯櫭?,俯仰帝垣?cè)。”
(2).京都的城垣。 唐 沈亞之 《東渭橋給納使新廳記》:“ 渭水 東附 河 ,輸流逶迤於帝垣之后,倚垣為梁者三,名分中、東、西?!?br />(3).用以指帝都。 宋 孫覿 《七星巖》詩:“十載污 修門 ,簪橐侍帝垣?!?/div>
《漢語大詞典》:右垣
即右掖。 唐 時(shí)指中書省。 唐 蘇源明 《秋夜小洞庭離宴詩》序:“君公行當(dāng)揮翰右垣,豈止典胄米廩邪?”參見“ 右掖 ”。
《漢語大詞典》:右掖
(1). 唐 時(shí)指中書省。因其在宮中右邊,故稱。掖,皇宮的旁垣或邊門。 唐 李乂 馬懷素 《中宗十月誕辰內(nèi)殿宴群臣效柏梁體聯(lián)句》:“鯫生侍從忝 王 枚 ,右掖司言實(shí)不才?!?唐 韓愈 《和崔舍人詠月》:“右掖連臺座,重門限禁扃?!?br />(2). 明成祖 時(shí)五軍營組成部分之一。明史·兵志一:“ 成祖 增京衛(wèi)為七十二。又分步騎軍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亦謂之五軍?!眳⒁姟?五軍 ”。
《駢字類編》:廟垣(廟垣)
史記申屠嘉傳:錯(cuò)為內(nèi)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嘉聞之,欲因此以法錯(cuò),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cuò)。錯(cuò)客有語錯(cuò),錯(cuò)恐,夜入宮上謁,自歸景帝。至朝,丞相奏請誅內(nèi)史錯(cuò)。景帝曰:錯(cuò)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為之,錯(cuò)無罪。 宋史禮志:親謁華陰西岳廟,群臣陪位,廟垣內(nèi)外列黃麾仗。又孔道輔傳:初道輔與其父里中僦郭贄舊宅居之。有言于帝者曰:道輔家近太廟,出入傳呼,非所以尊神明。即詔道輔他徙。集賢校理張宗古上言:漢內(nèi)史府在太廟堧垣中,國朝以來,廟垣下皆有官私第舍,謂不須避。帝出宗古通判萊州。道輔嘆曰:憸人之言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