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清湖南湘陰人,字東園,一字東垣。道光二十七年進士,以知縣發(fā)山東,改永州教授,引疾歸,充仰高書院山長。有《敏學齋詩文集》。維基
李得春,字東園,一字東垣,湖南湘陰人,同進士出身。
人物簡介
【生卒】:1810—1863 【介紹】: 清廣東南海人,原名元薇,字良輔,號紫垣,報冊商名伍紹榮。廣州十三行之一怡和行第三代行主。巨富。道光間撮合奕山、耆英的對英求和活動。二十九年,與各行店以停止貿(mào)易抵制英侵略軍進入廣州城。咸豐間募鄉(xiāng)勇,參與鎮(zhèn)壓進攻廣州的天地會義軍。英法聯(lián)軍攻占廣州后,竭力為侵略軍效勞。曾受欽賜舉人,任候補郎中、候選道,加布政使銜。輯刊有《粵雅堂叢書》、《嶺南遺書》等。
人物簡介
黃見三,字景知,一字心垣,福州長樂青山下人。同進士出身。黃見三為咸豐三年(1853年)癸丑科三甲進士,河南即用知縣,歷官杞縣、汜水、內(nèi)黃、林縣、太康等縣及鄭州,升補睢州知州。為人慷慨,極重友情,資助貧寒士子上京會試。因丁憂停職,在籍守喪期間授邑令彭光藻所聘修成《長樂縣志》。服闕后因分校鄉(xiāng)試,積勞成疾,差竣而卒,年六十四歲。
人物簡介
【生卒】:?—1875 【介紹】: 清四川洪雅人,字樞垣。道光三十年進士,授編修。同治間,任貴州巡撫,鎮(zhèn)壓起事之苗民。卒謚文誠。
人物簡介
施瓊芳(1815~1868),初名龍文,字見田,一字昭德,號珠垣。中進士后,改名瓊芳。清臺灣縣治(今臺南市)人。生性恬淡,好學不倦,遍讀經(jīng)史諸子百家。道光十七年(1837)拔貢,連捷鄉(xiāng)試。隔年參加禮闈,落榜,遂佇留京城,閉門苦讀,杜絕浮華奔競之習。與林晴皋、馮虛谷、蔡廷蘭等結為至交,常相唱和。道光乙巳(1845)中恩科進士,銓選六部主事,久滯京城后,始補為江蘇知縣。未就職,乞養(yǎng)回鄉(xiāng)。返臺擔任海東書院山長,潛心性理之學,以培養(yǎng)后進為己任。施氏生平著作頗多,從作品中可見其「恬退」之性格。近人王國璠謂施瓊芳作品徑端言正,繁蕪盡去,得跡象渾然之旨;其詩則薈集眾人長處,有清妙之音,而無奧衍之病,可謂東寧詩壇大家。乙未之際,作品散佚過半,僅《春秋節(jié)要》與《石蘭山館遺稿》由其子嗣士潔攜渡中國大陸,方得以保存。1958年臺南市文獻委員黃典權從施氏后裔處取得抄本五冊,將之點校,刊于《臺南文化》六卷一期。1964年秋,施氏后代將家藏所有施瓊芳、施士潔遺稿全數(shù)交給黃典權,1965年點校排印,刊于《臺南文化》八卷一期。1992年3月又由高志彬主編,龍文出版社刊印《石蘭山館遺稿》。該詩集前附施瓊芳手抄稿,后附《臺南文化》刊本共二十二卷,一至六卷為古文與駢文,七至十六卷為古今體詩,十七至十八卷為補馀古今體詩,十九至二十二卷試帖詩。茲以龍文出版社刊印,黃典權所藏抄本為底本,進行編校。(施懿琳撰)維基
施瓊芳(1815年7月10日—1868年10月28日),幼名鎮(zhèn)圭,原名龍文,中舉后更名,字見田,一字昭德,又字星階,號朱垣,臺灣臺南人,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西岑鄉(xiāng)(今福建泉州石獅市永寧鎮(zhèn)內(nèi))。他與其次子施士潔為清代臺灣僅有的父子雙進士,葬于今臺灣臺南市南區(qū)桶盤淺墓地內(nèi),其墳墓為臺南市的古跡。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江蘇上元人,原名其盛,字茂垣,又字新甫。道光二十五年進士,官編修。咸豐中轉御史,歷至刑科掌印給事中。同治間官至陜安道,勸民自禁鴉片。卒于官。有《自樂堂遺文》。
人物簡介
奎章(1818年—?),扎魯特氏(又札魯特氏),字少甫、星垣,號云臺,蒙古鑲藍旗人, 道光丁酉科拔貢,甲辰科舉人,二十五年乙巳科進士。隸鑲藍旗包衣舒芬管領下。授翰林院檢討,官都統(tǒng),由少詹事升通政司通政使,署刑部侍郎,同治元年改和閣辦事大臣、科布多辦事大臣、哈密幫辦大臣,禮部左侍郎兼刑部左侍郎,誥授光祿大夫。善畫花卉。
人物簡介
【生卒】:1820—1857 【介紹】: 清浙江海鹽人,字紫卿,一字曉滄。道光二十五年進士。咸豐間,以中允按試梧州,太平軍突至,被執(zhí)死。謚文節(jié)。有《斫硯山房詩鈔》、《祥止室詩鈔》、《讀漁洋詩隨筆》。晚晴簃詩匯·卷一四六
沈炳垣,字紫卿,海鹽人。道光乙巳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左中允、廣西學政。殉難,贈內(nèi)閣學士,謚文節(jié)。維基
沈炳垣(1819年—1857年),字紫卿,浙江海鹽縣人。官至廣西學政,咸豐七年(1857年)死于天地會反清起事。沈炳垣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遷中允。咸豐四年(1854年)出督廣西學政。廣西自洪秀全起事之后,反清起事蜂起。沈炳垣到任后,即與巡撫勞崇光商議對策,深得勞崇光器重。咸豐七年(1857年),天地會起事領袖陳開部連攻南寧,又陷潯州。沈炳垣來到梧州,率知府陳瑞枝等固守。八月,城破,沈炳垣服藥自盡不成,被敵軍囚禁,求死不能。后來,他伺機給巡撫劉長佑密信,請其出兵來襲,密約城內(nèi)民眾夾擊,結果事情敗露,被剮。咸豐八年(1858年)八月,清朝政府追贈沈炳垣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予祭葬世職,謚文節(jié),在桂林建立專祠祭祀。
人物簡介
林維丞(1822~1895),初名星垣,字維丞、薇臣,號亦圖,福建閩縣人。出身書香門第,性嗜學,窮諸經(jīng)及宋儒諸書。嘗自言:「不讀五經(jīng),便覺心胸窒礙」。咸豐九年(1859)渡臺,受聘新竹林占梅家,掌記室,故寄籍淡水,補弟子員。翌年,受林氏委托赴福州代籌刊刻《潛園琴馀草》,未竟成書。光緒初年在「潛園」號召籌組詩社。光緒五年(1879)編輯《滄海拾遺》。光緒十二年(1886)參加「竹梅吟社」,為竹塹詩壇中堅。光緒廿一年(1895)割臺議成,林氏進退維谷,是年冬間憂憤而卒?! ×质献婵純纱阌性娂惺?,林氏亦工詩,壺溪道人評:「舂容而夷愉,澹雅而深湛,間有香艷綺靡之態(tài),要以溫柔為旨歸,亦是不失為諷諷風雅之音矣?!官囎忧逶u:「香奩極佳?!雇懭T老人評:「作詩頗持格律,而以樸實出之。」同治二年(1863)林氏自訂《潛園寓草》二卷,生前因故未及付梓,輾轉托付王松,惜未見行世。壺溪道人曾抄錄并擇優(yōu)于《臺灣日日新報》披露,計六十九首。又蔡啟運《臺海擊?銀集》收錄林氏詩作十五首。其他佚詩則散見《大屯山房譚薈》、《臺灣詩醇》、《師友風義錄》、《臺灣詩乘》、《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新報》及《臺灣日日新報》〖參考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qū)傳統(tǒng)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9z?!健#钣乐亲?/blockquote>全臺詩林星垣(1822~1895),字薇臣,或維丞,號亦圖,福建閩縣人,生于道光二年(1822年),卒于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先生出身閩縣望族,其先室紫巖以至其考,俱以詩文著稱。性嗜學,好諸經(jīng)及宋儒書。咸豐九年(1859年),渡海來臺,掌林占梅家記室,與林氏交情甚篤,曾為之代籌《潛園琴馀草》出版事宜。先生性爽朗,樂與人交,竹塹文人莫不知其為人,北郭園鄭如蘭亦與之甚善。光緒初年,先生甚至在潛園中號召詩歌同好共組詩社,顯見先生在清代竹塹文壇的地位與影響力不容忽視。光緒十二年(1886年),蔡啟運等人倡組「竹梅吟社」,亦加入其中,與眾文人摘艷薰香,擊缽同樂,作品見存于《臺海擊缽吟集》中。乙未割臺議成,進退維谷,竟憂時而卒。維丞工于詩作,因來臺主林占梅家,故將所著題為《潛園寓草》,但詩稿因故未能刊印,日據(jù)時期《臺灣日日新報》曾擇優(yōu)刊載,時人以為最擅香奩之作〖參見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qū)傳統(tǒng)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9),頁95?!?。(黃美娥撰)
人物簡介
張維垣(1827~1892),字祿興,號星樞,清屏東長治人。中秀才后,赴苗栗頭份教書;同治十年(1871)取中辛未科進士,派任浙江省遂昌縣知縣,后又調(diào)任北京,任考試官,欽加同知銜。辭官回臺后仍居苗栗頭份,光緒十二年(1886),于當?shù)夭邉潉?chuàng)建義民廟。光緒十八年(1892)卒,享壽六十六。生平作品留存不多,今依《張維垣先生閒吟詩遺稿》編校 。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蠡叟、冷紅生……等。清福建閩縣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于福州蒼霞精舍、杭州東文精舍、京師金臺書院講學。光緒二十七年(1901)擔任京師五城學堂教習,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師大學堂。教學之馀,由他人口譯,以古文翻譯歐美小說一百七十馀種(或言共二百馀種),世稱「林譯小說」,乃引介西方文學之先驅,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其中與王壽昌合譯之《巴黎茶花女遺事》最為著名。平生著述豐富,與古文相關者如《畏廬文集》、《春覺齋論文》、《文法講義》……等數(shù)十種;詩作如光緒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閩中新樂府》收仿樂府體詩歌三十二首,激議時政,倡導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風行海內(nèi),王松《臺陽詩話》特別予以介紹;此外畫作《畏廬遺跡》、理論專著《春覺齋話論》,都為世人所贊譽 。維基
張維垣(1827年—1892年),字祿興,號星樞,福建臺灣府臺灣縣人。晚清政治人物。祖籍廣東嘉應州鎮(zhèn)平縣神崗社,為客家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張德貴東臺,定居下淡水廣西里。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同治十年(1871年)中式辛未科進士。授浙江遂昌縣知縣。光緒三年(1877年)辭官返鄉(xiāng),北遷至淡水廳頭份莊。光緒十八年(1892年)卒,年六十六。次年,歸葬。有《張維垣先生閒吟詩遺稿》。
人物簡介
保昌(1828年—?),字子猷,號奎垣,曹氏,漢軍正紅旗人,籍順天府寶坻縣。清朝官員,進士出身。隸正紅旗漢軍崇繼佐領下。咸豐八年(1858)戊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三甲進士,隨即補授甘肅伏羌縣(今甘谷縣)知縣。光緒四年(1878)升任知府銜甘肅肅州直隸州知州(駐地今甘肅酒泉市)。陜甘總督左宗棠在推薦保昌任肅州知州的奏折中寫道,“今肅州直隸州知州為新疆出入門戶,地沖差煩,且有駐扎兵勇,兼辦轉運,以及撫綏彈壓,非精明強干之員不足以資治理”;“保昌年壯才明,辦事穩(wěn)慎,在甘有年,于西路地方情形最為熟悉,現(xiàn)蒞伏羌,嚴禁罌粟及籌辦善后一切事宜,均臻妥協(xié)。以之升補肅州直隸州知州,實堪勝任,人地極其相宜”。光緒元年(1875)乙亥、十四年(1888)戊子,出任甘肅鄉(xiāng)試同考官。甘肅光緒元年(1875)乙亥鄉(xiāng)試(清朝陜甘分闈后甘肅第一次鄉(xiāng)試)第六房考官保昌的擬作范文載入該年《甘肅鄉(xiāng)試闈墨》。家族除保昌中進士外,另出七位科舉人,包括乾隆朝的三位文舉人和一位武舉人(均載《欽定八旗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