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告止幡
亦作“ 告止旛 ”。 唐 宋 時官吏儀仗,在前引道者所執(zhí)之旗,上有“告止”兩字,以禁止行人,猶后來所用的“肅靜”、“回避”牌。新唐書·儀衛(wèi)志下:“親王鹵簿。有清道六人……次告止旛四,傳教旛四,信旛八。凡旛皆絳為之?!?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三:“今上 熙寧 五年,方講日朔 文德殿 視朝立仗之儀……黃麾幡一,告止幡一?!?/div>
《漢語大詞典》:打先鋒(打先鋒)
比喻帶頭,沖在前面。 茅盾 《子夜》三:“有你們兩位打先鋒,我跟著干罷!”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八:“ 占魁 家沒有官田,不好出面領(lǐng)頭鬧事,便與 丹桂 商議,叫 紀(jì)懷信 打先鋒?!?/div>
分類:帶頭在前
《漢語大詞典》:牽仿
指牽拉車駕的牲口。在前叫牽,在旁叫仿。
《漢語大詞典》:套繩
牧民套牲口用的長繩,一端有一個活套
帶有鉤子和套索釘?shù)睦K子,主要用于牽引炮車或把它系在前車上
《國語辭典》:先聲后實(先聲後實)  拼音:xiān shēng hòu shí
作戰(zhàn)時先以聲勢壓倒敵人,然后再以實力交戰(zhàn)。《史記。卷九二?;搓幒顐鳌罚骸副逃邢嚷暥髮嵳?,上之謂也?!埂吨軙?。卷三五。崔猷傳》:「夫兵者,務(wù)在先聲后實,故能百戰(zhàn)百勝,以弱為彊也?!挂沧鳌负髮嵪嚷暋埂?/div>
《國語辭典》:驊騮開道(驊騮開道)  拼音:huá liú kāi dào
紅色的駿馬在前引路。常用以比喻有賢才輔佐?!?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七回:「只道驊騮開道,原來天府夔龍?!?/div>
《國語辭典》:負(fù)弩先驅(qū)(負(fù)弩先驅(qū))  拼音:fù nǔ xiān qū
背著弓箭走在前頭開道,表示對長官的尊敬。《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fù)弩矢先驅(qū),蜀人以為寵?!?/div>
《國語辭典》:君子言先不言后(君子言先不言后)  拼音:jūn zǐ yán xiān bù yán hòu
(諺語)話說在前面,不等事后再說。如:「有道是『君子言先不言后』,萬一出了問題,可別怪我沒有提醒你。」
《國語辭典》:緣定三生(緣定三生)  拼音:yuán dìng sān shēng
緣分在前生就已注定。如:「他倆一見鐘情,不久便論及婚嫁,可說緣定三生?!?/div>
《國語辭典》:擁彗先驅(qū)(擁彗先驅(qū))  拼音:yǒng huì xiān qū
手持掃帚掃地,為貴賓在前引路。表示對賓客的敬意?!妒酚?。卷七四。孟子荀卿傳》:「適趙,平原君側(cè)行撇席。如燕,昭王擁彗先驅(qū)?!?/div>
《國語辭典》:打幡  拼音:dǎ fān
殯葬時,孝子拿著狹長的旗幡在前行走。
《國語辭典》:車在馬前(車在馬前)  拼音:chē zài mǎ qián
大馬拉車在前,小馬系在車后。比喻初學(xué)者須由簡到難,循序漸進(jìn)的慢慢觀察學(xué)習(xí)?!抖Y記。學(xué)記》:「始駕者反之,車在馬前。」唐??追f達(dá)。正義:「車在馬前,所以然者,此駒既未曾駕車,若忽駕之,必當(dāng)驚奔,今以大馬牽車于前,而系駒于后,使此駒日日見車之行,其駒慣習(xí)而后駕之,不復(fù)驚也?!?/div>
《國語辭典》:打道回府  拼音:dǎ dào huí fǔ
舊時官員出巡后回府衙,使差役在前鳴鑼開道,稱為「打道回府」。后指歸去、回去。如:「時候不早了,咱們該打道回府了?!?/div>
《國語辭典》:平土機(平土機)  拼音:píng tǔ jī
一種土木機械。其型式是在前后輪之間裝置排土板,功用是壓平地面或修整斜面。
《國語辭典》:先驅(qū)者(先驅(qū)者)  拼音:xiān qū zhě
1.在一片沒有生物的地區(qū),首先移入而定居的生物。
2.首先嘗試新事物或在前領(lǐng)導(dǎo)的人。如:「他是本公司開拓海外市場的先驅(qū)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