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七國三邊
相關(guān)人物劉邦(漢高祖)
晁錯(cuò)
《史記》卷十一〈孝景本紀(jì)〉~449~
太史公曰:漢興,孝文施大德,天下懷安,至孝景,不復(fù)憂異姓,晁錯(cuò)刻削諸侯,遂使七國俱起,合從而西鄉(xiāng),以諸侯太盛,而錯(cuò)為之不以漸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機(jī),豈不以謀哉?
《史記》卷二十五〈律書〉~242~
高祖有天下,三邊外畔;大國之王雖稱蕃輔,臣節(jié)未盡。會高祖厭苦軍事,亦有蕭、張之謀,故偃武一休息,羈縻不備。
典故齊國社
相關(guān)人物石慶
參考典故石慶數(shù)馬
《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列傳》
「萬石君少子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shù)馬畢,舉手曰:『六馬?!粦c于諸子中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為齊相,舉齊國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齊國大治,為立石相祠?!?/span>
《禮記注疏》卷六十〈大學(xué)〉~983~
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典故相關(guān)人物曹相國
東郭先生
梁石君
蒯通
《漢書》卷四十五《蒯通傳》
客謂通曰:「先生之于曹相國,拾遺舉過,顯賢進(jìn)能,齊國莫若先生者。先生知梁石君、東郭先生世俗所不及,何不進(jìn)之于相國乎?」通曰:「諾。臣之里婦,與里之諸母相善也。里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請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爭斗相殺,請火治之?!煌鋈饧义嶙泛羝鋴D。故里母非談?wù)f之士也,束缊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適可。臣請乞火于曹相國?!?/span>
簡釋
乞火:指為人排解糾紛。唐杜牧《酬張枯處士見寄長句四韻》:“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p>
例句
自愧掃門士,誰為乞火人。
薦衡昔日知文舉,乞火無人作蒯通。
《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列傳三·秦檜〉~3747~
秦檜字會之,江寧人。登政和五年第,補(bǔ)密州教授。繼中詞學(xué)兼茂科,歷太學(xué)學(xué)正。靖康元年,金兵攻汴京,遣使求三鎮(zhèn),檜上兵機(jī)四事:一言金人要請無厭,乞止許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詐,守禦不可緩;三乞集百官詳議,擇其當(dāng)者載之誓書;四乞館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門及引上殿。不報(bào)。除職方員外郎。尋屬張邦昌為干當(dāng)公事,檜言:「是行專為割地,與臣初議矛盾,失臣本心。」三上章辭,許之。時(shí)議割三鎮(zhèn)以弭兵,命檜借禮部侍郎與程瑀為割地使,奉肅王以往。金師退,檜、瑀至燕而還。禦史中丞李回、翰林承旨吳幵共薦檜,拜殿中侍御史,遷左司諫。王云、李若水見金二酋歸,言金堅(jiān)欲得地,不然,進(jìn)兵取汴京。十一月,集百官議于延和殿,范宗尹等七十人請與之,檜等三十六人持不可。未幾,除禦史中丞。閏十一月,汴京失守,二帝幸金營?!热?,檜獨(dú)專國,決意議和。中朝賢士,以議論不合,相繼而去。……十月,興岳飛之獄。檜使諫官萬俟離論其罪,張俊又誣飛舊將張憲謀反,于是飛及子云俱送大理寺,命御史中丞何鑄、大理卿周三畏鞫之。十一月,貶李光藤州,范同罷參知政事。同雖附和議,以自奏事,檜忌之也。十二月,殺岳飛。檜以飛屢言和議失計(jì),且嘗奏請定國本,俱與檜大異,必欲殺之。鑄、三畏初鞫,久不伏;離入臺,獄遂上。誣飛嘗自言「己與太祖皆三十歲建節(jié)」為指斥乘輿,受詔不救淮西罪,賜死獄中。子云及張憲殺于都市。天下冤之,聞?wù)吡魈?。飛之死,張俊有力焉,語在飛傳。
《全唐詩》卷五百六十七〈春江花月夜詞〉
玉樹歌蘭海云黑,花庭忽作青蕪國。秦淮有水水無情,還向金陵漾春色。楊家二世安九重,不御華芝嫌六龍。百幅錦帆風(fēng)力滿,連天展盡金芙蓉。珠翠丁星復(fù)明滅,龍頭劈浪哀笳發(fā)。千里涵空澄水魂【千里涵空照水魂】,萬枝破鼻飄香雪【萬枝破鼻團(tuán)香雪】。漏轉(zhuǎn)霞高滄海西,頗黎枕上聞天雞【玻璃枕上聞天雞】。蠻弦代寫曲如語【蠻弦代雁曲如語】,一醉昏昏天下迷。四方傾動煙塵起【四方澒動煙塵起】【四方傾動風(fēng)塵起】【四方澒動風(fēng)塵起】,猶在濃香夢魂里【猶在濃團(tuán)夢魂里】。后主荒宮有曉鶯,飛來只隔西江水。
《全唐詩》卷六百三十〈句〉
溪山自是清涼國,松竹合封蕭灑侯。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顾焯尤?。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
《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
「吳王壽夢有四子,長曰謁,次曰馀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季札賢,而壽夢欲立之,季札讓不可,于是乃立長子諸樊,攝行事當(dāng)國。』諸樊及吳人固立季札,『季札棄其室而耕,乃舍之?!患驹庥谘恿?,故號曰『延陵季子』?!?/span>
典故如刻畫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周泰
孫權(quán)
趙充國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傳》
「趙充國字翁孫,隴西上邽人也?!埂肝涞蹠r(shí),以假司馬從貳師將軍擊匈奴,大為虜所圍。漢軍乏食數(shù)日,死傷者多,充國乃與壯士百馀人潰圍陷陳,貳師引兵隨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創(chuàng),貳師奏狀,詔徵充國詣行在所。武帝親見視其創(chuàng),嗟嘆之,拜為中郎,遷車騎將軍長史?!?/span>
《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周泰傳》
「權(quán)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權(quán)手自指其創(chuàng)痕,問以所起?!鼓铣?#183;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曰:「權(quán)把其臂,因流涕交連,字之曰:『幼平,卿為孤兄弟戰(zhàn)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chuàng)數(shù)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
典故山西將
山東出相
山西將種
山東氣
相關(guān)人物上官桀
傅介子
公孫賀
廉褒
李廣
李蔡
王剪
甘延壽
白起(武安君)
蘇建
蘇武
趙充國
辛武賢
郁郅王圍
《漢書》卷六十九〈趙充國辛慶忌列傳〉~2998~
贊曰:秦漢已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秦將軍白起,郿人;王剪,頻陽人。漢興,郁郅王圍、甘延壽,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jì)李廣、李蔡,杜陵蘇建、蘇武,上邽上官桀、趙充國,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賢、慶忌,皆以勇武顯聞。蘇、辛父子著節(jié),此其可稱列者也,其馀不可勝數(shù)。何則?山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xí)戰(zhàn)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皆行?!蛊滹L(fēng)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fēng)流猶存耳。
典故醫(yī)國手
上醫(yī)醫(yī)國
相關(guān)人物秦景公
《國語》卷十四〈晉語八·醫(yī)和視平公疾〉~473~
平公有疾,秦景公使醫(yī)和視之,出曰:「不可為也。是謂遠(yuǎn)男而近女,惑以生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良臣不生,天命不祐。若君不死,必失諸侯?!冠w文子聞之曰:「武從二三子以佐君為諸侯盟主,于今八年矣,內(nèi)無苛慝,諸侯不二,子胡曰『良臣不生,天命不祐』?」對曰:「自今之謂。和聞之曰:『直不輔曲,明不規(guī)闇,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埤?!晃嶙硬荒苤G惑,使至于生疾,又不自退而寵其政,八年之謂多矣,何以能久!」文子曰:「醫(yī)及國家乎?」對曰:「上醫(yī)醫(yī)國,其次疾人,固醫(yī)官也?!刮淖釉唬骸缸臃Q蠱,何實(shí)生之?」對曰:「蠱之慝,谷之飛實(shí)生之。物莫伏于蠱,莫嘉于谷,谷興蠱伏而章明者也。故食谷者,晝選男德以象谷明,宵靜女德以伏蠱慝,今君一之,是不饗谷而食蠱也,是不昭谷明而皿蠱也。夫文,『蟲』、『皿』為『蠱』,吾是以云。」文子曰:「君其幾何?」對曰:「若諸侯服不過三年,不服不過十年,過是,晉之殃也。」是歲也,趙文子卒,諸侯叛晉,十年,平公薨。三國吳·韋昭注:「止其淫惑,是為醫(yī)國?!?/span>
《春秋左傳·桓公六年》
「齊侯欲以文姜妻鄭太子忽。太子忽辭,……及其敗戎師也,齊侯又請妻之,固辭。人問其故,太子曰:『無事于齊,吾猶不敢。今以君命奔齊之急,而受室以歸,是以師婚也。民其謂我何?』」
例句
頓首愿歸貨,納女稱舅甥。道安奮衣去,義重利固輕。師婚古所痛,合姓非用兵。
典故適荊蠻
飄零王粲
王粲不歸秦
王粲滯荊州
王粲別荊蠻
去國王粲
王粲去國
相關(guān)人物王粲(字仲宣)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597~
獻(xiàn)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時(shí)邕才學(xué)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粲在門,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dāng)與之?!鼓晔撸就奖?,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乃之荊州依劉表。
《昭明文選》卷二十三〈詩丙·哀傷·七哀詩二首〉~087~
〈七哀詩〉二首其一:「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復(fù)棄中國去,遠(yuǎn)身適荊蠻。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涕獨(dú)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驅(qū)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埂雌甙г姟刀灼涠骸盖G蠻非我鄉(xiāng),何為久滯??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崗有馀?,巖阿增重陰。狐貍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fēng)拂裳袂,白露沾衣衿。獨(dú)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fā)悲音。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span>
《昭明文選》卷三十〈詩庚·雜擬上·謝靈運(yùn)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八首〉~433~
家本秦川,貴公子孫,遭亂流寓,自傷情多。
例句
王粲頻徵楚,君恩許入秦。
漢家正離亂,王粲別荊蠻。
去國哀王粲,傷時(shí)哭賈生。
終作適荊蠻,安排用莊叟。
吾徒且加餐,休適蠻與荊。
接輿還入楚,王粲不歸秦。
傷時(shí)愧孔父,去國同王粲。
共嗟王粲滯荊州,才子為郎憶舊游。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三〈僖公·傳七年〉~25~
文王將死,與之璧,使行。曰:「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之人,將求多于女,女必不免。我死,女必速行,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
《管子·形勢解》~940~
起居時(shí),飲食節(jié),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起居不時(shí),飲食不節(jié),寒暑不適,則形體累而壽命損。人惰而侈則貧,力而儉則富;夫物莫虛至,必有以也,故曰:「壽夭貧富,無徒歸也?!?/span>
《管子·霸言》~440~
夫使國常無患,而名利并至者,神圣也。國在危亡,而能壽者,明圣也。是故先王之所師者,神圣也。其所賞者,明圣也。夫一言而壽國,不聽而國亡,若此者,大圣之言也。
《呂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論·五曰求人〉~54~
身定,國安,天下治,必賢人。古之有天下也者,七十一圣。觀于春秋,自魯隱公以至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術(shù)一也。得賢人,國無不安,名無不榮;矢賢人,國無不危,名無不辱。先王之索賢人無不以也,極卑極賤,極遠(yuǎn)極勞。虞用宮之奇、吳用伍子胥之言,此二國者,雖至于今存可也,則是國可壽也。有能益人之壽者,則人莫不愿之。今壽國有道,而君人者而不求,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