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7 【介紹】: 唐人。代宗大歷二年,官沙州刺史、河西節(jié)度觀察處置使,保守敦煌近十余年,封蔡國公,兼御史大夫。十二年,吐蕃圍城,請救于回紇,逾年不至,為部下都知兵馬使閻朝縊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趙州人。玄宗天寶十五載,為哥舒翰裨將,助守潼關(guān)。兵敗,至靈武行在,為廣平五都虞候。肅宗至德二載,為鴻臚卿。封趙國公。時朝廷右武,崇嗣因行為逾禮,數(shù)被劾,肅宗優(yōu)容之。上元元年,為諸道兵馬副都統(tǒng),佐郭子儀討燕,為魚朝恩所間而不果。二年,為北京留守,河?xùn)|節(jié)度副大使。為政失于寬緩,數(shù)月后,為鄧景山所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8—781 【介紹】: 唐范陽奚族人,字為輔。善騎射。初為范陽將張鎖高假子,冒姓張,名忠志。累事安祿山、史思明。思明死,獻(xiàn)恒、趙等五州,擢禮部尚書,賜姓名,封趙國公,拜節(jié)度使,名其軍曰“成德”。德宗立,拜司空。晚尤猜忌,致諸將離心。后飲妖人毒液亡。卒贈太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江南人。玄宗、代宗時,詩名盛于世。約卒于大歷間,張謂有詩哭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天寶、大歷間江南詩僧。工詞翰,詩名聞于世。約卒于代宗大歷間,張謂有詩哭之。事跡見《詩話總龜》卷三二、《唐才子傳》卷三?!?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3—787 【介紹】: 唐京兆長安人,字太沖。韓休子。通《》、《春秋》,好鼓琴,善書畫。肅宗至德時,為吏部員外郎,簿最詳致。代宗大歷六年,以戶部侍郎判度支,清勤檢轄,帑藏稍實。德宗時,除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安輯百姓,均其租稅,境內(nèi)稱理。帝走奉天,淮、汴震騷,滉訓(xùn)士卒,完靖東南。又調(diào)發(fā)糧帛以濟朝廷,當(dāng)時賴之。貞元初,加檢校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江淮轉(zhuǎn)運使,封鄭國公。劉玄佐不朝,滉過汴州諷之,為辦裝犒軍,玄佐遂入朝。卒謚忠肅。工書法,得張旭筆法。善畫人物及農(nóng)村風(fēng)物,繪牛、羊尤佳。畫有《五牛圖》、《文苑圖》等傳世。撰有《春秋通》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3—787 字太沖,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玄宗天寶中以蔭入仕,歷同官主簿。肅宗至德元載(756)避地山南,歷山南節(jié)度判官等。乾元二年(759)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遷尚書右丞。代宗大歷六年(771)任戶部侍郎判度支,與劉晏分領(lǐng)諸道財賦。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任浙江東西觀察使。德宗奔奉天,滉轉(zhuǎn)輸江南粟帛,朝廷賴之。貞元元年(785)加同平章事、江淮轉(zhuǎn)運使。二年封晉國公,三年二月卒。生平見顧況《韓公行狀》,新、舊《唐書》本傳。滉工詩文,善書畫,精《易象》、《春秋》。其浙西幕中多用能文善畫之士,時時唱和?!?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
唐詩匯評
韓滉(723-787),字太沖,京先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大子少師韓休之子,以門蔭解褐左威衛(wèi)騎曹參軍。肅宗朝,自殿中侍御史三遷至吏部員外郎,轉(zhuǎn)郎中。又歷尚書右丞、戶部侍郎,大歷末,出為晉、蘇二州刺史。建中二年,遷潤州刺史、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貞元元年,檢校左仆射,加同平章事。二年,朝索師,卒。滉工書,善丹青,好《》及《春秋》,著有《春秋通例》、《天文事序議》等,均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二首。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滉字太沖。宰相休子。以蔭授左威衛(wèi)騎曹參軍。至德初累遷祠部考功吏部員外郎。大歷中遷太常卿。拜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封南陽郡公。貞元元年拜檢校左仆射同平章事。進(jìn)封鄭國公。二年改封晉國。加度支諸道鹽鐵等使。三年以疾薨。年六十五。贈太傅。謚曰忠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韋岳子子。肅宗乾元中,為李光弼判官。歷湖州刺史,職方、倉部二曹郎中。代宗永泰元年,自常州刺史遷潤州刺史,封馮翊縣開國男。大歷五年,入為大理少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3或784 【介紹】: 唐蘭州金城人,字京杲。辛云京從弟。曾從李光弼出井陘、戰(zhàn)嘉山,督戰(zhàn)甚力,肅宗召見,贊曰:“黥、彭、關(guān)、張之流乎!”累遷鴻臚卿、英武軍使。代宗立,封肅國公,遷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進(jìn)晉昌郡王,歷湖南觀察使、工部尚書致仕。朱泚叛唐,京杲以老病不能征討,西向慟而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杜陵人。代宗永泰元年,官特進(jìn),試太常卿、兼御史中丞。歷官鄜州刺史、鄜坊防御使,封鄭國公。吐蕃入寇,冕屯坊州。周智光破吐蕃,逐至鄜州。智光素與冕不協(xié),遂坑冕家屬八十一人。朝廷命冕使梁州以避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6—795 【介紹】: 唐汝州郟城人,字洵美。馬炫弟。少學(xué)兵書戰(zhàn)策,沉勇多算。安祿山反,燧勸范陽留守賈循歸唐,循猶豫不決被殺,燧脫逃。代宗寶應(yīng)中,累遷鄭、懷、隴、商等州刺史。大歷中,屢破李靈耀、田悅,遷河?xùn)|節(jié)度使。入遷檢校兵部尚書,封豳國公,進(jìn)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北平郡王。復(fù)以平李懷光功,遷光祿大夫,兼侍中,德宗賜《宸扆》、《臺衡》二銘,言君臣相成之美。后以擊吐蕃,誤信與盟,致被襲擊。遂罷節(jié)度使,解兵權(quán),拜司徒,兼侍中。卒謚莊武。時以燧與李晟、渾瑊為“三大將”。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燧字洵美。汝州郟城人。大歷中為河陽三城使。汴將李靈曜反。燧擊破之。遷河?xùn)|節(jié)度使。又以破田悅功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魏州大都督府長史兼魏博貝四州節(jié)度觀察招討使。興元元年檢校司徒。封北平郡王。討平李懷光。遷光祿大夫兼侍中。與吐蕃盟平?jīng)?。為蕃軍所劫。奪兵柄。守司徒。貞元五年圖形凌煙閣。十一年薨。年七十。贈太尉。謚莊武。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85? 潞州壺關(guān)(今山西壺關(guān))人,宰相苗晉卿子。初為樂平縣令,代宗大歷中為朝散大夫、秘書丞,封龍門縣開國男,轉(zhuǎn)尚書都官員外郎,終于駕部員外郎。事跡見《新唐書·盧綸傳》、常袞《授苗發(fā)都官員外郎制》、《唐才子傳》卷四,今人傅璇琮《盧綸考》附考其事。苗發(fā)為“大歷十才子”之一,李嘉祐、李益、秦系及十才子輩多與其酬唱。其詩多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26—765 【介紹】: 唐華州華陰人,字季鷹。嚴(yán)挺之子。以蔭調(diào)太原府參軍,累遷殿中侍御史。肅宗至德中,拜京兆少尹。后遷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廣德二年,破吐蕃七萬眾,加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威震一方,吐蕃不敢犯境。舊相房琯有薦導(dǎo)之恩,武驕倨,見琯略無朝禮。最厚杜甫,然數(shù)次欲殺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6—765 字季鷹,排行八,華州華陰(今陜西華陰)人。中書侍郎嚴(yán)挺之之子,以門蔭為太原府參軍事。玄宗天寶六載(747),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薦為判官,累遷至侍御史。安史亂起,隨玄宗幸蜀,擢諫議大夫、給事中。兩京收復(fù),授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肅宗乾元元年(758),坐房琯事貶巴州刺史,后移綿州刺史,遷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改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兼成都尹。代宗踐阼,以兵部侍郎召入,遷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封鄭國公。廣德二年(764),再鎮(zhèn)蜀,任劍南節(jié)度使兼成都尹,大破吐蕃。永泰元年(765),卒于任所,贈尚書左仆射。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及杜甫《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yán)公武》。嚴(yán)武善詩,筆力雄健,詩有奇趣,與杜甫、岑參、羊士諤等人友善,多所贈答。鎮(zhèn)蜀時,善遇杜甫,杜甫稱他“筆落驚四座”(《八哀詩》)、“詩清立意新”(《奉和嚴(yán)中丞西城晚眺》)。武死后,杜甫有詩哀悼之。《全唐詩》存詩6首,《全唐詩外編》補詩1首。
唐詩匯評
嚴(yán)武(726-765),字季鷹,華州華陰(今屬陜西)人。嚴(yán)挺之之子,以門葫調(diào)補太原府參軍。天寶末,為隴右節(jié)度使哥舒翰判官,累遷殿中侍御史。安史亂起,從玄宗入蜀。肅宗即位靈武,房琯薦為給事中。兩京收復(fù),為京也少尹,河南尹。乾元元年,坐房琯黨貶巴州刺史,遷東川節(jié)度使。上元二年,為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寶應(yīng)元年入朝,歷京兆尹,戶部侍郎、黃門侍郎,復(fù)拜成都尹、劍南節(jié)度使,卒于鎮(zhèn)。武與杜甫交誼頗厚,甫流寓成都,得其照拂?!?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六首。

作品評論

《唐詩品》
季鷹最善少陵,篤于推信,故附離聲詩,若有合轍。然有收入杜集者,如“莫倚善題鸚鵡賦,何須不著鵔鸃冠”,又“江頭楓葉紅愁客,籬外黃花菊對誰”,又“郡邑地卑饒霧雨,江河天闊足風(fēng)濤”,茲皆善于擬近,謂優(yōu)孟為真叔敖,可爾。
唐詩歸
此人妙絕,交有奇情,詩有奇趣,想老杜不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7 【介紹】: 即鮮于叔明。唐閬州新政人,字晉。本鮮于氏,世為右族。肅宗時,擢明經(jīng),累官洛陽令,招徠遺民,號能吏,遷京兆尹。歷官東川節(jié)度使及遂、梓兩州刺史。德宗建中初,以破吐蕃功,加檢校戶部尚書。德宗幸興元,出家貲助軍,悉衣幣獻(xiàn)宮掖,加太子太傅,封薊國公。深惡道、佛不事生產(chǎn),曾上言限定僧道名額,余皆還俗為民。帝善之。素豪侈,在蜀殖財,廣置第舍田產(chǎn)。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叔明字晉卿。閬州新政人。本姓鮮于氏。擢明經(jīng)。乾元中為司勛員外郎。累除太子右庶子。拜東川節(jié)度使遂州刺史。移鎮(zhèn)梓州。建中初檢校戶部尚書。遷左仆射。德宗幸興元。出家貲助軍。加太子太傅。封薊國公。朝京師。拜尚書右仆射。貞元三年卒。謚曰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三原人。以宦官事代宗,歷右驍衛(wèi)大將軍。代宗廣德初,監(jiān)仆固懷恩軍。懷恩懼其譖,遂叛。事平,擢為軍容使,掌畿內(nèi)兵,權(quán)焰甚熾。累封江國公,監(jiān)鳳翔軍。大歷末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杭州人,俗姓章。少禮徑山道欽出家,雖勤禪觀,多以《三密教》為常務(wù)。初住昌化千頃峰頂,誦《佛頂咒》數(shù)載。又居鹽官硤石東山,復(fù)遁跡于于潛落云寺。代宗大歷初,入長安章信寺。大歷三年,于寺中架刀梯百尺,行如坦路,復(fù)蹈烈火,探油湯,嚼鐵葉,朝官市民駢足而觀,聲若雷響。詔賜紫,授鴻臚卿,賜號護(hù)國三藏。移居安國寺。世稱巾子山降魔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不知何許人也。永泰初。國一祖師。昉入徑山。一日禪坐北峰石屏下。見一白衣。稱是天目巾子山人。致禮于前曰。彼山之神告我。以長安佛法將有難。遣我救之。若非僧相。不足以增重法門。愿從師剃落。山云。汝有何能而可以救法耶。崇曰。能誦觀音俱胝等祝。山因驗之。使喝座后石屏。喝之石裂為三。山乃為落發(fā)。崇即辭去。游京師止章敬寺。大歷三年九月十二日。太清宮道士史華上言。佛力道法。陛下兼愛。而無所優(yōu)劣。臣愿得與僧之號材術(shù)者角。則庶幾陛下知祖教之未可等視。而使天下改觀幸甚。制可。明日華于東明觀。作刀梯級。躡而升如平地。無小痛楚。僧之會者。皆辟易不敢仰視。時魚朝恩。尹京師。崇即投牒。愿與角。又明日作梯于所止寺庭。倍其高。而鋒刃之利。勢不可觸。而崇徒跣上下莫之攀附。旁立者為膽掉。且探沸油。餐熱鐵。禪坐火聚中。于是華輩。相顧駭散。上聞之喜。遣中官傳宣召問。師承何人。崇曰。徑山高道僧法欽。臣之師也。上慰勞嘉嘆。至于再三。賜紫衣。授鴻臚卿。號護(hù)國三藏。敕居安國寺。崇一切辭以未受具戒。不敢受。上特令開壇。召十師授戒。方羯磨。忽壇上放光?,F(xiàn)白月輪相而隱。上駭異。謚性空大師。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hù)法篇第五
釋崇惠。姓章氏。抗州人也。稚秫之年見乎器局。鷙鳥難籠出塵心切。往禮徑山國一禪師為弟子。雖勤禪觀多以三密教為恒務(wù)。初于昌化千頃最峰頂。結(jié)茅為庵。專誦佛頂咒數(shù)稔。又往鹽官硤石東山。卓小尖頭草屋多歷年月。復(fù)誓志于潛落云寺遁跡。俄有神白惠曰。師持佛頂少結(jié)莎訶令密語不圓。莎訶者成就義也。今京室佛法為外教凌轢。其危若綴旒。待師解救耳?;葳叧涛魃闲囊鄤谥埂衲局视谡滦潘聮戾a。則大歷初也。三年戊申歲九月二十三日。太清宮道士史華上奏。請與釋宗當(dāng)代名流。角佛力道法勝負(fù)。于時代宗欽尚空門。異道憤其偏重。故有是請也。遂于東明觀壇前架刀成梯。史華登躡如常磴道焉。時緇伍互相顧望推排且無敢躡者?;萋勚]開府魚朝恩。魚奏請于章信寺庭樹梯。橫架鋒刃若霜雪然。增高百尺。東明之梯極為低下。時朝廷公貴市肆居民。駢足摩肩而觀此舉。時惠徒跣登級下層。有如坦路曾無難色。復(fù)蹈烈火手探油湯。仍餐鐵葉號為馎饦?;蚪泪斁€聲猶脆飴。史華怯懼慚惶掩袂而退。時眾彈指嘆嗟。聲若雷響。帝遣中官鞏庭玉宣慰再三。便赍賜紫方袍一副焉。詔授鴻臚卿。號曰護(hù)國三藏。敕移安國寺居之。自爾聲彩發(fā)越德望峻高。代宗聞是國一禪師親門高足。倍加鄭重焉。世謂為巾子山降魔禪師是也。 系曰?;蛑^惠公為幻僧歟。通曰。夫于五塵變現(xiàn)者曰神通。若邪心變五塵事則幻也?;莨秩荑べぷo(hù)魔法助其正定。履刃蹈炎斯何足驚乎。夫何幻之有哉。瑜伽論有諸三神變矣。
神僧傳·卷第八
釋崇惠。姓章氏。杭州人也。稚秣之年。往禮徑山國一禪師為弟子。復(fù)誓志于潛落云寺遁跡。俄有神白惠曰。師持佛頂少結(jié)莎訶令密語不圓。莎訶者成就義也。今京室佛法為外教凌轢。其危若綴旒。待師解救耳?;葳叧涛魃稀4髿v三年大清宮道士史華上奏。請與釋宗當(dāng)代名流角佛力道法勝負(fù)。于時代宗欽尚空門。異道憤其偏重。故有是請也。遂于東明觀壇前架刀成梯。史華登躡如常磴道馬。時緇伍互相顧望推排無敢躡者?;萋勚]開府魚朝恩。魚奏請于章信寺庭樹梯橫架鋒刃若霜雪。然增高百尺。東明之梯極為低下。時朝廷公貴市肆居民。駢足摩肩而觀此舉。惠徒跣登級下層有如坦路。曾無難色。復(fù)蹈烈火手探油湯。仍餐鐵葉號為馎饦?;蚪泪斁€聲猶脆飴。史華怯懼慚惶掩袂而退。時眾彈指嘆嗟聲若雷響。帝遣中官鞏庭玉宣慰再三。便赍賜紫方袍一副焉。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章。杭州人也。稚年器局出塵。往禮徑山國一禪師。勤禪觀。以三密教為恒務(wù)。初于昌化千頃最峰頂。結(jié)茅為庵。專誦佛頂咒數(shù)稔。又往鹽官硤石東山。卓小尖頭草屋。俄有神白惠曰。師持佛頂。少結(jié)莎訶。令密語不圓。莎訶者。成就義也。今京室佛法。為外教淩轢。其危若。綴旒。待師解救耳?;葳叧涛魃?。三年戊申九月二十三日。太清宮道士史華上奏。請與釋宗當(dāng)代名流。角佛力道法勝負(fù)。于時代宗欽尚空門。異道憤其遍重。遂于東明觀壇前。架刀成梯。史華登躡如常道焉。時緇伍亙相顧望。無敢躡者。惠聞之。謁開府魚朝恩。魚奏請于章信寺庭樹梯。橫架鋒刃若霜雪然。增高百丈。東明之梯極為低下。時朝庭公貴。市肆居民。駢足摩肩而觀此舉。時惠徒跣登級下層。有如坦路。曾無難色。復(fù)踏烈火。手探油湯。仍餐鐵葉。號為馎饦。或嚼釘線。聲猶脆飴。史華怯懼慚惶。掩袂而退。時眾彈指嘆嗟。聲若雷響。帝遣中官鞏庭玉宣慰再三。便赍賜紫方袍一副。詔授號護(hù)國三藏。敕移安國寺居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0—805 【介紹】: 唐滄州南皮人,字敦詩。玄宗天寶十載,舉明經(jīng)第。精通地理學(xué)。累擢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異績。歷遷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徙東道,召為工部尚書,旋為東都留守、義成軍節(jié)度使。德宗貞元九年,以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魏國公。每逢四方使者及自遠(yuǎn)方歸者,必詳問其山川土地終始,畫隴右、山南圖,及黃河經(jīng)界遠(yuǎn)近,成書十卷。順宗立,進(jìn)左仆射。時王叔文等預(yù)政,耽屢移疾乞去,不許。卒謚元靖。有《海內(nèi)華夷圖》、《備急單方》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30—805 字敦詩,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人。玄宗天寶十載(751)登明經(jīng)第。肅宗乾元元年(758)任臨清尉,后遷河?xùn)|節(jié)度副使。代宗大歷十四年(779)征拜鴻臚卿,十一月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德宗建中三年(782)徙鎮(zhèn)山南東道,興元元年(784)召為工部尚書。貞元元年(785)出為東都留守,二年改義成軍節(jié)度使。九年拜相,十七年封魏國公。順宗永貞元年(805)十月卒,謚元靖。生平見鄭馀慶《左仆射賈耽神道碑》,權(quán)德輿《魏國公賈公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日人內(nèi)藤虎次郎有《賈魏公年譜》。耽工詩尚書,擅長地理學(xué)。鄭馀慶稱其“文章之制,博達(dá)而清約”(《左仆射賈耽神道碑》)?!?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耽字敦詩。滄州南皮人。天寶中舉明經(jīng)。累授汾州刺史。入為鴻臚卿。大歷十四年領(lǐng)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興元中召為工部尚書。貞元九年拜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魏國公。順宗立。進(jìn)檢校司空。守左仆射。永貞十年卒。年七十六。贈太傅。謚元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