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09,分274頁顯示  上一頁  245  246  247  248  249  251  252  253  254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叚國璋(王屋 尊號 覃恩 )
朱國俊(冰壺 )
羅安國
米助國(民和 順齋 )
喻國人(春山 )
黎許(國倩 )
劉肇國(阮仙 )
蘇國瓓(瑜公 )
馬國柱
鄭芝龍(飛皇 一官 南安伯、平國公 )
方國驊(楚卿 世稱 學守先生 )
芬古( 愛新覺羅 輔國公 )
黎國衡(方侯 )
許國佐(班王、欽翼 舊庵、拙庵、百洲堂主人 )
袁國梓(丹叔 )
叚國璋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段國璋(?—1661年),號王屋,河南懷慶府濟源縣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出于濟源知縣史記言門下,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河南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授萊州府推官,多所平反。天啟中官工科給事中,升戶科都給事中,值莊烈帝初立,疏劾吏部尚書周應(yīng)秋,逆閹雖誅,紅案未定,朝議以崔呈秀發(fā)錦衣田爾耕訊,國璋爭之曰:以田審崔,是何異以崔審崔也。一時以為確論。崇禎元年九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二年四月以閹黨被削籍。濟邑舊有土城,歲久傾圮,流寇由晉入豫,邑當其沖,國璋時歸里,甃之以磚,賊至,登陴固守,邑西北連亙太行,與河內(nèi)接境,饑民起為盜,窟穴其中,河內(nèi)令王漢思剿之,苦乏餉,國璋傾貲犒師,卒平眾盜,兩邑獲安。明亡入清,以薦起任大理寺左寺正,順治四年三月,升通政使司左參議,五年八月升右通政,七年三月升太常寺卿,八年奉旨祭告濟瀆,錦衣歸里,時人以為榮,門人有登顯仕者,未嘗干以私,鄉(xiāng)里有不便者,嘿解之,終亦不與人言。八年八月,以加上皇太后尊號覃恩,加工部左侍郎,時以兵餉不足,議增豫省漕糧十萬,亟言于司農(nóng),罷之。十年二月,以年老致仕。十八年卒,賜祭葬如例??滴跷迥觎豚l(xiāng)賢。
朱國俊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朱國?。?6世紀—17世紀),字冰壺,后軍都督府興州后屯衛(wèi)籍,北直隸順天府通州三河縣人。朱國俊是天啟七年(1627年)的舉人,順治三年(1646年)成進士,先在戶部觀政,后獲授五臺知縣,八年(1651年)因事被降為猗氏縣丞,士民哭著為他營辦舉所,他恐怕違背人情于是暫居,執(zhí)經(jīng)問字者接踵而來,后來他辭官回鄉(xiāng),士民泣送數(shù)十里,恬淡自如,不接受銓選,在家中種花和竹,把酒長吟,有瀟然塵外之意。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五四
羅安國,順德人。明思宗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舉人。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六。
米助國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米助國(?—17世紀),字民和,號順齋,湖廣辰州府辰溪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米助國是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舉人,五年(1625年)成進士,獲授龍泉知縣,調(diào)任南昌縣知縣,撫按要求他興建魏忠賢生祠時堅持不遵從;之后魏忠賢失勢,朝廷為立祠一事治罪,唯獨江西地方因為龍泉并沒有獲罪。崇禎五年(1632年)十一月選授福建道御史,巡按宣大,讓尚書畢自嚴、給事中章正宸出獄,因此被罷官。永歷年間,朝廷升任他為大理卿。南明滅亡后在東山隱居,慢慢減少進食而死。
喻國人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末清初湖南郴州人,字春山。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入清,隱居三十余年。所著書收入《四庫全書》者有《周易辨正》等六種。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九八
黎許,字國倩。增城人。元熙次子。明神宗萬歷二十二年(一五九四)舉人。有《白鹿洞稿》。清康熙《增城縣志》卷九有傳。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二十二
劉肇國,字阮仙,潛江人。明崇禎癸未進士,改庶吉士。入國朝,歷官內(nèi)閣學士。有《茭湄詩集》。
維基
劉肇國,字阮仙,湖廣潛江縣人。同進士出身。崇禎十六年(1643年),登進士,改庶吉士。入清后歷官內(nèi)閣學士。有《茭湄詩集》。

人物簡介

維基
蘇國瓓,字瑜公,蘇夢儀第三子,貴州修文(一說福建晉江縣人)人,明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崇禎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進士,二甲四十八名,后授山東監(jiān)察御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64 【介紹】: 清遼陽人,隸正白旗漢軍。天聰間,以諸生值文館。崇德間授都察院理事官。順治初擢山西巡撫,加兵部尚書,督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所至鎮(zhèn)壓抗清義軍。加太子太保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4—1661 【介紹】: 明末清初福建南安人,字飛皇,小字一官。初在海上起兵,往來日本、閩浙間。崇禎元年,受福建巡撫熊文燦招降,助平劉香等,累官總兵。福王時,封南安伯。南京陷落后,擁立唐王朱聿鍵于福州,進封平國公,操縱隆武政權(quán)。順治三年,清兵入閩,不聽其子成功勸告,不戰(zhàn)而降。后遷往北京,為清廷所殺。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八八
方國驊,字楚卿。番禺人。顓愷(成鷲)父。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舉人。鼎革后,隱居授徒,世稱學守先生。著有《學守堂集》。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05—1644 【介紹】: 清宗室,舒爾哈齊第八子?;侍珮O天聰間授鑲藍旗都統(tǒng),從攻明大凌河?;侍珮O詔問征明與朝鮮、察哈爾三者何先,奏言挾勢攻明。旋從攻明及朝鮮,封固山貝子。坐事削爵,后復(fù)封輔國公。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八八
黎國衡,字方侯。順德人。明唐王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舉人。事見《廣東通志》卷七六。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四八
許國佐(一六〇五 — 一六四六),字班王,一字欽翼,號舊庵。揭陽人。性豪宕不羈,嗜酒,工詩。明思宗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授富順縣知縣,升兵部主事,累官郎中。遣戍,乞歸養(yǎng)。清世祖順治三年,劉公顯破揭陽,母被拘。國佐自縛前往,請以身代,并系之,拷掠無完膚,厲聲大罵而死。時以為死孝云。有《百洲堂集》、《蜀弦集》、《舊庵拙稿》、《班齋數(shù)句話》。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傳。
維基
許國佐(1604年—1646年),字欽翼,號班王、舊庵、拙庵。自署百洲堂主人。廣東揭陽縣榕城(今榕城區(qū))人。明末官員。天啟七年(1627年)丁卯科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辛未科進士,授四川富順縣知縣。在官有惠政,因與豪霸惡紳對抗,解京下部獄。當時陳子壯亦獲罪獄中,二人一見如故,子壯有《蜀國弦》詩一首贈之。兩年后冤情澄清出獄,六年(1633年)調(diào)貴州遵義縣知縣,再擢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轉(zhuǎn)員外郎,升郎中,兼督九江餉務(wù)。明亡后不仕。順治二年(1645年)揭陽武生劉公顯因非禮南澳守將城隍廟進香女眷,喪失前程,率九軍抗擊清廷,陷揭陽城,許國佐之母被捕。國佐親往劉公顯大營,愿代母死。劉公顯勸其起義,國佐不愿合作。被殺。著有《蜀弦集》和《百洲堂集》等。

人物簡介

維基
袁國梓,字丹叔,江南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qū))人,進士出身。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舉壬午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清順治六年(1649年)登進士,官至浙江衢州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