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09,分274頁顯示  上一頁  176  177  178  179  180  182  183  184  185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寇準(世稱 萊公 平仲 萊國公 忠憫 )
王欽若(定國 文穆 冀國公 )
張士遜(順之 退傅 鄖國公、鄧國公致仕 文懿 )
丁謂(謂之、公言 晉國公 )
郭皇后( 魯國、秦國夫人 莊穆、章穆 )
趙惟吉(國祥 平陽郡侯、安定郡公 康孝 )
邊肅(安國 )
劉國忠
曾易占(不疑 魯國公 )
蘇國華
嚴國楨
嚴國祥
韓橁(正聲 夏國王 )
趙元偓(希道 徐王、徐國公、彭城郡王、寧王、相王 恭懿 )
朱自英(隱芝 國師、觀妙先生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2—1023 【介紹】: 宋華州下邽人,字平仲。太宗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巴東縣。歷通判鄆州,累擢樞密院直學士、判吏部銓。頗敢直諫,太宗以比魏徵。淳化初,除樞密副使,坐事罷知青州。五年,召拜參知政事,加給事中,又坐事出知鄧州。真宗立,入權(quán)知開封府,為三司使。景德元年拜相,時遼兵大入,中外震駭,乃力排眾議,請帝親征,真宗遂至澶州,和議而還。為王欽若所譖,罷相出知陜州。天禧三年再相,真宗病,準密奏請以太子監(jiān)國,事泄,罷相,封萊國公。丁謂乘機傾陷,連貶雷州司戶參軍,卒于貶所。仁宗朝追謚忠憫。有《寇萊公集》。
全宋詩
寇準(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太宗太平興國五年(九八○)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移大名府成安縣。累遷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鹽鐵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諫議大夫,樞密副使,改同知樞密院事。四年,罷知青州。五年,拜參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罷知鄧州。真宗即位,遷工部侍郎,權(quán)知開封府。咸平六年(一○○三),遷兵部侍郎,為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同年冬,契丹攻宋,準力諫真宗親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陽),迫成和議,是為“澶淵之盟”。三年罷相,為刑部尚書,知陜州。后遷兵部尚書,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樞密使。八年罷。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靈宮使。四年六月,坐與周懷政謀請?zhí)颖O(jiān)國、禁皇后預(yù)政、奉真宗為太上皇事,罷相,封萊國公,尋貶道州司馬。乾興元年(一○二二),再貶雷州司戶參軍。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詔復太子太傅,贈中書令、萊國公,又賜謚忠憫。有《忠憫公詩集》三卷,集前附有孫汴所撰神道碑?!?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一有傳?!】軠试姡浴端牟繀部啡幱坝∶骷尉搁g蔣鏊刻《忠憫公詩集》三卷本為底本。校以清康熙間吳調(diào)元辨義堂刊《寇忠憫公詩集》三卷本(簡稱吳本),清初《兩宋名賢小集》鈔本所收《寇萊公集》七卷本(簡稱集本)。采錄清鮑廷博校記(簡稱鮑校)、勞權(quán)校記(簡稱勞校)、近人傅增湘校記(簡稱傅校)、張元濟校記(簡稱張校)。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彭元瑞知圣道齋鈔本、李文田跋鈔本,俱系出自蔣本、吳本,然四庫本補了各本殘缺的文字,少數(shù)異文有參考價值,故亦出校記注明。另輯得集外詩十五首,編為卷四。《宋詩紀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來鵠所作,今歸諸附錄。
詞學圖錄
寇準(961-1023) 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晚年封萊國公,謚忠憫?!?a target='_blank'>宋史》有傳。有《寇萊公集》,存詞五首,見《花庵詞選》及《湘山野錄》。
全宋文·卷一八二
寇準(九六一——一○二三),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北)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巴東縣。太宗朝累官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景德初,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遼兵大入,中外震駭,準力排眾議,擁帝親征,遂有澶淵之盟。為王欽若所陷,罷知陜州。天禧三年再相,以請?zhí)颖O(jiān)國,為丁謂所陷,罷相,封萊國公,累貶道州司馬、雷州司戶參軍。天圣元年卒于貶所,年六十三。仁宗朝追謚忠憫。著《巴東集》三卷、《忠憫公詩集》三卷(存)、《寇萊公集》七卷(存)?!?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2—1025 【介紹】: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定國。太宗淳化三年進士。真宗咸平初判三司理欠憑由司,建言放逋負一千余萬、釋系囚三千余人。歷知制誥、翰林學士。咸平四年為參知政事。景德元年契丹入侵,密請真宗赴金陵,為寇準所阻。累表罷職。判尚書都省,領(lǐng)修《冊府元龜》,攬功委過。大中祥符中,承密旨造天書,獻符瑞,以天書儀衛(wèi)副使從封泰山,祀汾陰。累遷吏部尚書,加樞密使、同平章事。天禧元年加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罷相出判杭州。仁宗天圣元年再相。智數(shù)過人,奸邪險偽,與丁謂、林特、陳彭年、劉承圭交結(jié),時謂之“五鬼”。卒謚文穆。有《鹵簿記》、《圣祖事跡》等。
全宋詩
王欽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國,新喻(今江西新馀)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文莊集》卷二八《王公行狀》),為亳州防禦推官。真宗咸平三年(一○○○)擢翰林學士(《同上》)。四年,參知政事(《學士年表》),加給事中。景德元年(一○○四)判天雄軍。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為樞密使、同平章事(《隆平集》卷四)。天禧元年(一○一七)拜左仆射(《東都事略》卷四九本傳)。三年,出判杭州。四年,判河南府(《隆平集》),以擅去官守降分司南京。仁宗天圣元年(一○二三)復同平章事。二年,封冀國公。三年卒,年六十四(《文莊集》卷二九《王公墓志銘》)。謚文穆?!?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八三有傳。今錄詩四首。
黃鶴樓志·人物篇
王欽若(962~1025) 北宋官員。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淳化三年(992)進士。歷任秘書省校書郎、參知政事、刑部侍郎、山南東道(治所湖北襄陽)節(jié)度使等職。宋真宗時期兩度出為宰相,人稱為“癭相”,是主和勢力代表。追贈太師、中書令,謚“文穆”。曾主持編纂《冊府元龜》?!?a target='_blank'>宋史·王欽若傳》載王欽若出生于黃鶴樓:“父仲華,侍祖郁官鄂州。會江水暴至,徙家黃鶴樓,漢陽人望見樓上若有光景,是夕,欽若生?!?/blockquote>
全宋文·卷一九一
王欽若(九六二——一○二五),字定國,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淳化三年進士甲科,為亳州防禦推官。召試學士院,拜右正言、知制誥,翰林學士。咸平四年參知政事。景德初,契丹南下,密請遷都金陵,為寇準所阻。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判天雄軍,提舉河北轉(zhuǎn)運司,又以尚書左丞知樞密院事,大中祥符間偽造天書,爭獻符瑞,力主封泰山,祀汾陰。歷禮、戶、吏三部尚書,天禧元年遷樞密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年,出判杭州。仁宗時復拜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進司徒,封冀國公,天圣三年卒,贈太師、中書令,謚文穆。曾領(lǐng)修《冊府元龜》及道書,撰《翊圣保德真君傳》二卷(存)、《先天記》三十卷、《五岳廣聞》一百卷等。《宋史》卷二八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4—1049 【介紹】: 宋光化軍乾德人,字順之,號退傅。太宗淳化三年進士。歷任監(jiān)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時以樞密直學士判集賢院。天圣六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曹汭獄事起,得罪太后,遂罷知江寧府。明道初再入相,次年坐事罷,出判許州,徙河南府。寶元初,復入相,封鄖國公??刀觊g,朝廷多事,機務(wù)悉委之,但無所建明,為諫官韓琦所論,封鄧國公致仕。卒謚文懿。
全宋詩
張士遜(九六四~一○四九),字順之,陰城(今湖北老河口)人。太宗淳化中進士,為鄖鄉(xiāng)主簿,除射洪令。遷侍御史,歷江南、廣東、河北轉(zhuǎn)運使。真宗天禧四年(一○二○)以樞密直學士判集賢院。五年,擢樞密副使(《東都事略》卷五二本傳)。仁宗天圣六年(一○二八)拜禮部尚書、同平章事。七年,以刑部尚書知江寧府。明道元年(一○三二)復拜同平章事。二年,出判河南府。寶元元年(一○三八)復拜同平章事??刀ㄔ辏ㄒ弧鹚摹穑┮蕴抵率?。皇祐元年卒,年八十六。謚文懿。有《應(yīng)制》、《春坊》、《雜文》等文集十種,《宋史·藝文志》著錄晏殊、張士遜《笑臺詩》一卷,均佚。事見《文恭集》卷四○《太傅致仕鄧國公張公行狀》,《宋史》卷三一一有傳。今錄詩二十首。
全宋文·卷一九九
張士遜(九六四——一○四九),字順之,光化軍乾德(今湖北光化西北)人。淳化中舉進士,調(diào)鄖城主簿,遷射洪令,改襄陽令,歷江南、廣東、河北轉(zhuǎn)運使。累遷尚書左丞。天圣六年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知江寧府,移許州。明道初復入相,坐事罷,出判許州,徙河南府。寶元元年再入相,時朝廷多事,以老病無所建明,為韓琦所論,乃拜太傅,封鄧國公致仕?;实v元年卒,年八十六,謚文懿?!?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6—1037 【介紹】: 宋蘇州長洲人,字謂之,后更字公言。太宗淳化三年進士。為大理評事、通判饒州,遷尚書工部員外郎、三司使。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以戶部侍郎參知政事,歷任工、刑、兵、吏四部尚書,進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晉國公。機敏有智謀,憸狡過人,善揣摩人意。喜為詩,通曉圖畫、博弈、音律。真宗朝營建宮觀,偽造祥異,多發(fā)于謂與王欽若。仁宗即位,因其前后欺罔、與內(nèi)侍雷允恭交通、擅遷真宗陵寢,貶崖州司戶參軍,徙雷州、道州。明道年中授秘書監(jiān)致仕,卒于光州。
全宋詩
丁謂(九六六~一○三七),字謂之,后更字公言,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進士,為饒州通判。真宗咸平初除三司戶部判官,權(quán)三司使。大中祥符初因阿諛真宗封禪,拜三司使。五年(一○一二),進戶部侍郎、參知政事。后出知升州。天禧三年(一○一九)以吏部尚書復參知政事。四年,為樞密使,遷平章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九六)。乾興元年(一○二二)封晉國公。仁宗即位,為山陵使,獲罪貶崖州司戶參軍。明道中以秘書監(jiān)致仕。景祐四年卒(同上書卷一二○),年七十二。有《丁謂集》八卷、《虎丘集》五十卷、《刀筆集》二卷、《青衿集》三卷、《知命集》一卷(《宋史·藝文志》),均佚。《東都事略》卷四九、《宋史》卷二八三有傳。 丁謂詩,今從《西昆酬唱集》(《四部叢刊》本)、影印《詩淵》等書錄得一百二十五首,編為二卷。
全宋文·卷二○八
丁謂(九六六——一○三七),字謂之,更字公言,蘇州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少與孫何齊名,時號「孫、丁」。淳化三年,登進士甲科,通判饒州。歷福建路、峽路轉(zhuǎn)運使,入權(quán)三司鹽鐵副使,擢知制誥,判吏部流內(nèi)銓。景德元年,知鄆州兼齊、濮等州安撫使。二年五月,拜三司使,參知政事。大中祥符九年,知升州。天禧三年,以吏部尚書復參知政事,除樞密使,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知河南府。乾興元年,封晉國公。真宗朝,營造宮觀、奏祥異之事,多謂與王欽若發(fā)之。仁宗立,進司徒兼侍中。尋以潛結(jié)內(nèi)侍、女道士,貶崖州司戶參軍。明道中,授秘書監(jiān)致仕。景祐四年卒于光州,年七十二。謂工文善詩,著有集八卷、《大中祥符奉祀記》五十卷、《大中祥符迎奉圣像記》二十卷等。《宋史》卷二八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6—1007 【介紹】: 宋真宗后。太原人。郭守文女。太宗淳化四年為真宗聘之,封魯國、秦國夫人。真宗嗣位,立為皇后。謙約惠下,性惡奢靡。族屬入謁禁中,服飾華侈,必加戒勖。有以家事求言于上者,后終不許。為真宗所禮重。卒謚莊穆,改謚章穆。
趙惟吉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6—1010 【介紹】: 宋宗室,字國祥。趙德昭子。太宗太平興國八年授左監(jiān)門衛(wèi)將軍,封平陽郡侯,進封安定郡公。真宗時累官感德軍節(jié)度使。好學能屬文,善書草、隸、飛白諸體。以賢孝稱。卒謚康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應(yīng)天府楚丘人,字安國。登進士第。太宗至道初主置行帳司,帳成遷工部郎中。真宗時出知曹州,徙邢州。會契丹大入,而城堞原經(jīng)地震坍塌,帝密詔可相機棄城,肅匿詔不發(fā),督丁壯登城,嚴陣以待,敵遂退。擢樞密直學士。官終知泰州。
全宋文·卷二○七
邊肅,字安國,應(yīng)天府楚丘(今山東曹縣東南)人。進士及第,除大理評事、知于潛縣,遷太常博士、尚書度支員外郎、工部郎中。真宗朝出知曹州,徙邢州。會遼兵大入,而城堞摧圮,無守備。肅督丁壯乘城而辟諸門,悉所部兵陣以代之,遼兵小敗即引去。以功擢樞密直學士,徙宣州。后歷知河南府、天雄軍、真定府。私以公錢貿(mào)易規(guī)利,貶岳州團練副使。后徙武昌,起知光州、泗州,卒于泰州任。《宋史》卷三○一有傳。
劉國忠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知審刑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69—1047 【介紹】: 宋建昌軍南豐人,字不疑。曾致堯子。以蔭補太廟齋郎。仁宗天圣二年進士。歷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二縣,守正不阿,有治績。為知信州錢仙芝所誣,罷歸十二年。復赴京師,中道病卒。善文章。有《時議》。
全宋文·卷二七○
曾易占(九六九——一○四七),字不疑,南豐(今江西南豐)人,致堯子,曾鞏父。以蔭補太廟齋郎。天圣二年進士,歷太子中允、太常博士,知如皋、玉山等縣,擢知信州。為錢仙芝所誣,除名,配廣南衙前編管。慶歷七年卒,年七十九。后以子布貴,追封魯國公。有《時議》十卷。見王安石《臨川集》卷九三《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銘》。
蘇國華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景德元年(1004)任康州知州。大中祥符五年(1012)任舒州知州。天禧二年(1018)任宣州知州。
嚴國楨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二八○
嚴國楨,大中祥符間為尚書都官員外郎。
嚴國祥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大中祥符八年(1015)任三司鹽鐵判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36 【介紹】: 遼薊州玉田人,字正聲。韓瑜子。初授西頭供奉官。遷御院通進。持節(jié)冊封李繼遷為夏國王。圣宗統(tǒng)和中,使宋賀正旦,又奉使沙州,冊曹恭順為敦煌王。太平間,鎮(zhèn)壓大延琳起事,拜永清軍節(jié)度使,移鎮(zhèn)沈州。官至宣徽南院使,加檢校太尉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7—1018 【介紹】: 宋宗室,太宗第六子,字希道。厚重寡言,曉音律。真宗即位,屢以學術(shù)勉勵宗子,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勵。累官至太尉,領(lǐng)成德、鎮(zhèn)寧二鎮(zhèn)節(jié)度,封徐王。卒謚恭懿。
全宋文·卷三一八
趙元偓(九七七——一○一八),字希道,太宗第六子。端拱元年出閤,授檢校太保、左衛(wèi)上將軍,封徐國公。真宗即位,加封彭城郡王。俄加檢校太傅,改鎮(zhèn)靜難、彰化,進封寧王。授檢校太尉兼侍中、護國、鎮(zhèn)國等軍節(jié)度。加中書令,領(lǐng)成德、安國等軍節(jié)度,改封相王。加守太傅,進位太尉,加兼尚書令。天禧元年換成德、鎮(zhèn)寧二鎮(zhèn),進封徐王。二年卒,年四十二。《宋史》卷二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一七
朱自英(九七七——一○二九),字隱芝,句容(今江蘇句容)人。年十二為道士,后遠游襄陽、青城,過瀨鄉(xiāng),校讎上清宮古道經(jīng),又游河中府。景德元年嗣掌茅山道派,為茅山第二十三代宗師,時年二十九。奉旨住持汴京玉清昭應(yīng)宮,賜號國師,復賜號觀妙先生。天圣七年卒,世壽五十三。見《茅山志》卷一一,《歷代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八,《玄品錄》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