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09,分274頁顯示  上一頁  162  163  164  165  166  168  169  170  171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播(明揚、明敬 太原郡公、太原郡開國公 行第 八 )
魏國憲穆公主( 義陽公主、魏國憲穆公主 )
僧無業(yè)( 大達國師 )
吐突承璀(仁貞 薊國公 )
劉總( 楚國公 大覺師 )
韓國貞穆公主
李訴(符直 西平王、涼國公 忠武、武 )
裴度(中立 世稱 裴令公 晉國公 文忠 行第 十六 綠野堂 )
王涯(廣津 代國公、代郡公、清源縣男 行第 二十 )
李紳(公垂 世稱 短李、三俊 文肅 行第 二十 別稱 李二十 趙郡公、趙國公 )
李愬(元直 涼國公 武 )
蕭俛(思謙 徐國公 )
李聽(正思 涼國公 )
劉宏規(guī)( 沛國公 )
仇士良(匡美 楚國公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9—830 【介紹】: 唐太原人,居揚州,字明揚。德宗貞元中擢進士第,登賢良方正制科。累遷侍御史,歷三原、長安令,有吏干。順宗時遷工部郎中,轉(zhuǎn)考功郎中,出為虢州刺史。憲宗元和時為御史中丞、京兆尹、諸道鹽鐵轉(zhuǎn)運使。穆宗長慶時拜刑部尚書,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鹽鐵等使,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仍攜鹽鐵印,頗事搜剝。敬宗即位,罷使。后再領(lǐng)鹽鐵轉(zhuǎn)運使,加重銅、鹽稅,以錢物進奉朝廷,名為“羨余”。文宗大和初還京,拜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仍領(lǐng)鹽鐵使。封太原郡公。卒謚敬。播微時,嘗客揚州木蘭寺,隨僧飯,僧厭之,乃于飯后擊鐘,及播至,飯已畢。播愧恨,題詩而去。后鎮(zhèn)淮南,復游寺,見所題詩,已以碧紗籠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9—830 字明揚,排行八。太原(今屬山西)人,家于揚州(今屬江蘇)。德宗貞元十年(794)登進士第。同年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集賢校理,補盩厔尉。憲宗元和六年(811)由京兆尹遷刑部侍郎,充鹽鐵轉(zhuǎn)運使。穆宗長慶元年(821)拜中書侍郎、平章事,領(lǐng)使如故。文宗大和元年(827)由淮南節(jié)度使入朝為左仆射同平章事,封太原郡開國公,卒謚敬。生平詳見李宗閔《太原王播神道碑銘并序》及《舊唐書》、《新唐書》本傳。王播與弟起、炎俱有文名。《全唐詩》存詩3首。
唐詩匯評
王播(759-830),字明敬,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揚州(今屬江蘇)。貞元十年(795),登進士第,又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集賢校理,再遷監(jiān)察御史。貞元末,為三原令。元和中,歷御史中丞、京兆尹、刑部侍郎、禮部尚書,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長慶中,征還,為刑部尚書,領(lǐng)鹽鐵轉(zhuǎn)運使。旋拜相,出鎮(zhèn)淮南,仍領(lǐng)鹽鐵。大和中,拜尚書左仆射、同平章事。卒。播與弟炎、起皆有文名?!?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三首。
全唐文·卷六百十五
播字明揚。其先太原人。父恕官揚州。遂家焉。貞元中進士。舉賢良方正異等。憲宗朝累官禮部尚書。充劍南節(jié)度使。穆宗立。拜刑部尚書。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敬宗朝加檢校司空。文宗朝加檢校司徒。拜尚書左仆射。復輔政。封太原郡公。太清宮使。大和四年卒。年七十二。贈太尉。謚曰敬。

人物簡介

簡介
魏國憲穆公主,唐德宗李適次女。母不詳。初封義陽公主,貞元二年(786年)許嫁成德節(jié)度使王武俊子王士平。貞元十一年(795年)十月,正式出嫁。貞元十二年(796年)五月廿七,王士平和郭曖因在唐代宗忌辰宴飲,被貶官。之后,義陽公主任性不法,夫妻反目,唐德宗大怒,將義陽公主關(guān)在宮中,王士平拘禁在私邸。義陽公主住崇仁坊,王士平住昌化坊。貞元年間,義陽公主去世,追封魏國憲穆公主。王士平在唐憲宗時,舉報侄子王承宗暗殺宰相武元衡的陰謀有功(其實是淄青節(jié)度使李師道所為),拜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0—821 【介紹】: 唐僧。商州上洛人,俗姓杜。少于本州出家,遍參群經(jīng)。年二十,至襄州受戒,習演《四分律》。后往洪州,禮參馬祖道一,得傳心印。尋遍參名山圣跡。至長安西明寺,舉充兩街大德,辭之。至上黨,為節(jié)度使李抱真所禮重。后住汾州開元寺,歷二十年,并汾間多向化之。憲宗、穆宗屢召之,不行。卒謚大達國師。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姓杜氏。商州上洛人。母李氏聞空中有聲曰。寄居得否。已而娠。及娩異光充室。童年不戲弄。行必直視。坐必跏跗。見者知其為法器。九歲即依郡之開元寺。志本禪師。習誦金剛法華維摩思益華嚴等經(jīng)。年十二乃薙落。閱講席。曉寤越流輩。滿年受具于襄州幽律師。明年夏。乃為眾闡四分律疏。兼演涅槃。自爾?譯經(jīng)律。冬夏無所倦。俄聞大寂以最上乘。唱化洪州。因往瞻禮。業(yè)軀干素頎碩。大寂見而笑曰。巍巍佛堂。奈何無佛。業(yè)于是跪而言曰。三乘十二分教。嘗窮其說。至于宗門即心是佛。實所不了。大寂曰。只此不了底心。即是。別更無物。蓋不了是迷。了之是悟。迷則眾生。悟則是佛。佛固不離眾生。離眾生別無佛。亦如以手作拳。而拳即是手。業(yè)由是頓悟。悲喜交集。泣曰。本謂佛道曠劫方成。始知今日親見法身實相。一切具足。法從心生但有名字。無有實者。大寂曰。如是如是。業(yè)既受記莂。尋詣曹溪。禮祖塔。遍游廬岳天臺及諸名山圣跡。自洛抵雍止西明寺。眾欲舉充兩街大德。非其志也。時則相國李抱真。以節(jié)鎮(zhèn)上黨。慕賢嗜善。未嘗有倦色。堅以幣請。業(yè)顧語其門人曰。吾本以避京國浩攘。而來于此今又重煩迎接??蓱z哉乃復遁于綿上之抱腹山。又讀大藏于清涼山之金閣寺。凡八歷寒暑。俄振錫西河。寓眾香寺。州牧董叔纏。迎徙開元寺。從容戒弟子曰。吾自至此。不復有它志。豈吾緣法在爾耶。遂領(lǐng)徒說法。垂二十年?;⒎陂g。憲宗皇帝御宇之十四年。璽書起之。辭疾不行。明年加虔降旨。又固以疾辭。穆宗即位。尤渴瞻禮。命兩街僧錄靈準喻旨。準曰師絕塵物表。秕糠世務(wù)。因其理也。然法委國王。請師熟慮。業(yè)笑曰。貧道何德。累紆圣眷。行矣。第恐道途不同耳。于是剃發(fā)澡浴。至中夜。告弟子惠愔等曰。見聞覺知。性同太虛。不生不滅。本自空寂。迷者不了。即為境惑。一為境惑。流轉(zhuǎn)不窮。汝等當知。心性非因造作。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寔者。故經(jīng)云。唯有一事實。馀二則非真。常了一切空。無一物當情。是諸佛同用心處。汝等勤而行之。遂寂。壽六十三。臘四十二。長慶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葬之寺庭。謚大達國師塔號澄源。
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習禪篇第三之四
釋無業(yè)。姓杜氏。商州上洛人也。其母李氏忽聞空中。言曰。寄居得否。已而方娠誕生之夕異光滿室。及至成童不為戲弄。行必直視坐即加趺。商于緇徒見皆驚嘆。此無上法器。速令出家紹隆三寶。年至九歲啟白父母。依止本郡開元寺志本禪師。乃授與金剛法華維摩思益華嚴等經(jīng)。五行俱下一誦無遺。年十二得從剃落。凡參講肆聊聞即解。同學有所未曉。隨為剖析皆造玄關(guān)。至年二十受具足戒于襄州幽律師。其四分律疏一夏肄習便能敷演。兼為僧眾講涅槃經(jīng)。法筵長開冬夏無倦??芍^生肇不泯琳遠復興。后聞洪州大寂禪門之上首。特往瞻禮。業(yè)身逾六尺。屹若山立。顧必凝睇聲仵洪鐘。大寂一見異之笑而言曰。巍巍佛堂其中無佛。業(yè)于是禮跪而言曰。至如三乘文學粗窮其旨。嘗聞禪門即心是佛。實未能了。大寂曰。只未了底心即是。別物更無。不了時即是迷。若了即是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道。不離眾生豈別更有佛。亦猶手作拳拳全手也。業(yè)言下豁然開悟。涕淚悲泣向大寂曰。本謂佛道長遠勤苦曠劫方始得成。今日始知法身實相本自具足。一切萬法從心所生但有名字無有實者。大寂曰。如是如是。一切法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本自空寂經(jīng)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云。畢盡空寂舍。又云。諸法空為座。此即諸佛如來住此無所住處。若如是知。即住空寂舍坐空法座。舉足下足不離道場。言下便了更無漸次。所謂不動足而登涅槃山者也。業(yè)既傳心印。尋詣曹溪禮祖塔?;赜螐]岳天臺及諸名山遍尋圣跡。自洛抵雍憩西明寺。僧眾咸欲舉請充兩街大德。業(yè)默然嘆曰。親近國王大臣非予志也。于是至上黨。節(jié)度使相國李抱真與馬燧累有戰(zhàn)功。又激發(fā)王武俊同破朱滔。功多勢盛。然好聞賢善。雖千里外必持幣致之。深重業(yè)名行。旦夕瞻禮麾幢往來。常有倦色。謂門人曰。吾本避上國浩穰名利。今此又煩接君侯。豈娛心哉。言訖逍遙綿上抱腹山。又往清涼山。于金閣寺讀大藏經(jīng)。星八周天斯愿方畢。復振錫南下至于西河。初止眾香佛剎。州牧董叔纏請住開元精舍。業(yè)謂弟子曰。吾自至此不復有游方之意。豈吾緣在此邪。于是撞鐘告眾作師子吼雨大法雨。垂二十年并汾之人悉皆向化。憲宗皇帝御宇十有四年素向德音。乃下詔請入內(nèi)。辭疾不行。明年再降綸旨。稱疾如故。穆宗皇帝即位之年。圣情虔虔思一瞻禮。乃命兩街僧錄靈準公。遠赍敕旨迎請。準至作禮白之曰。知師絕塵物表糠秕世務(wù)。法委國王請師熟慮。此回恩旨不比常時。愿師必順天心不可更辭以疾。相時而動無累后人。業(yè)笑曰。貧道何德累煩圣主。行即行矣道途有殊。于是剃發(fā)澡浴至中夜告弟子慧愔等曰。汝等見聞覺知之性。與太虛同壽不生不滅。一切境界本自空寂。無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為境惑。一為境惑流轉(zhuǎn)不窮。汝等常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故經(jīng)云。唯有一事實馀二則非真。常了一切空無一物。當情是諸佛同用心處。汝等勤而行之。言訖加趺而坐奄然歸寂。嗚呼可謂于生死得自在也。俗齡六十二。僧臘四十二。道俗號慕如喪考妣乃備香華幢幡。遷全身就于城西練若。積香薪而行茶毗。乃有卿云自天五色凝空。異香西來都馥氛氳。闔境士庶咸皆聞睹。及薪盡火滅。獲設(shè)利羅璨若珠玉。弟子慧愔行勤虔縱義幽元度恒泰等。泣血收之。殮以金棺。乃命郢匠琢石為塔。以長慶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安葬于練若之庭。業(yè)遷化之歲。州牧楊潛得僧錄準公具述其事。遂為碑頌。敕謚大達國師。塔號澄源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姓杜。商州上洛人。其母李氏。聞空中言曰。寄居得否。遂娠。誕生之夕。異光滿室。至成童。不為戲弄。行必直視。坐即跏趺。年至九歲。啟白父母。依止本郡開元寺志本禪師。乃授與金剛法華維摩思益華嚴等經(jīng)。五行俱下。一誦無遺。年十二。得從剃落。凡參講肆。聊聞即解。同學有所未曉。隨為剖析。皆造玄關(guān)。至年二十。受具足戒于襄州幽律師。其四分律疏。一夏肄習。便能敷演。兼為僧眾講涅槃經(jīng)。法筵長開。冬夏無倦。后聞洪洲大寂禪門之上首。特往瞻禮。大寂一見異之。業(yè)跪而言曰。至如三乘文學。粗窮其旨。嘗聞禪門即心是佛。寔未能了。大寂曰。只未了底心。即是別物。更無不了。不了時。即是迷。若了。即是悟。迷即眾生。悟即是佛。道不離眾生。豈別更有佛。亦猶手作拳。拳全手也。業(yè)言下豁然開悟。涕淚悲泣。向大寂曰。本謂佛道長遠。勤苦曠劫。方始得成。今日始知法身寔相。本自具足。一切萬法。從心所生。但有名字。無有寔者。大寂曰。如是如是。一切法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本自空寂。經(jīng)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又云。畢盡空寂舍。又云。諸法空為座。此即諸佛如來。住此無所住處。若如是知。即住空寂舍。坐空法座。舉足下足。不離道場。言下便了。更無漸次。所謂不動足。而登涅槃山者也。業(yè)既傳心印。尋詣曹溪。禮祖塔。回游廬岳天臺。及諸名山。遍尋圣跡。自洛抵雍。憩西明寺。僧眾咸欲舉請。充兩街大德。業(yè)默然嘆曰。親近國王大臣。非予志也。于是至上黨。節(jié)度使相國李抱真。與馬燧。累有戰(zhàn)功。又激發(fā)王武俊。同破朱滔。功多勢盛。然好聞賢善。雖千里外。必持幣致之。深重業(yè)名行。旦夕贍禮。麾幢往來。常有倦色。謂門人曰吾本避上國浩穰名利。今此又煩接君侯。豈娛心哉。言訖。逍遙綿上抱腹山。又往清涼山。于金閣寺。讀大藏經(jīng)。星入周天。斯愿方畢。復振錫南下。至于西河。初止眾香佛剎。州牧董叔纏。請住開元精舍。業(yè)謂弟子曰。吾自至此。不復有游方之意。豈吾緣在此邪。于是撞鐘告眾。作師子吼。雨大法雨。垂二十年。并汾之人。悉皆向化。憲宗皇帝。御宇十有四年。素向德音。乃下詔請入內(nèi)。辭疾不行。明年再降綸旨。稱疾如故。穆宗皇帝即位之年。圣情虔虔。思一瞻禮。乃命兩街僧錄靈犀公。遠赍敕旨迎請。業(yè)笑曰。行即行矣。道途有殊。于是剃發(fā)澡浴。至中夜告弟子慧愔等曰。汝等見聞覺知之性。與太虛同壽。不生不滅。一切境界。本自空寂。無一法可得。迷者不了。即為境惑。一為境惑。流轉(zhuǎn)不窮。汝等常知心性本自有之。非因造作。猶如金剛不可破壞。一切諸法。如影如響。無有實者。故經(jīng)云。唯有一事實。馀二則非真。常了一切空。無一物當情。是諸佛同用心處。汝等勤而行之。言訖跏趺而坐。奄然歸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20 【介紹】: 唐閩人,字仁貞。以黃門直東宮。憲宗時,累官左神策護軍中尉,封薊國公。王承宗叛,詔以承璀為行營招討處置使,率師討之。諫官謂古無中人位大帥,更為招討宣慰使。穆宗立,因承璀曾有請立澧王之議,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21 【介紹】: 唐幽州昌平人。劉濟次子。憲宗元和五年,以毒死其父得領(lǐng)軍政,朝廷不知真相,仍詔嗣節(jié)度,封楚國公,累進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及吳元濟、李師道平,王承宗死,總失支助,大恐。晚年恐悸尤甚,請落發(fā)為僧,穆宗賜號大覺師。
韓國貞穆公主 朝代:中唐

人物簡介

簡介
韓國貞穆公主,始封唐安,唐德宗愛女,母昭德皇后王氏。下嫁韋宥。女魏國夫人韋氏于貞元十四年適李愬,時年十五。唐安公主薨逝之年,誕育一女。

人物簡介

全唐詩續(xù)補遺
訴,字符直,臨潭人。父晟,德宗時平朱泚,收復京師,以功累官至司徒,封西平王,卒謚忠武。訴有籌略,善騎射。元和中以討吳元濟,為唐鄧節(jié)度使。居半歲,雪夜入蔡州,擒元濟,淮西平。歷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封涼國公。以破李師道,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官至太子少保,卒謚武。晟十五子,愿、憲、訴最有名。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65—839 【介紹】: 唐河東聞喜人,字中立。德宗貞元五年進士。憲宗元和時,歷遷司封員外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平藩鎮(zhèn)。唐師討蔡,以度視行營諸軍。還朝,遇刺傷首。議者欲罷度,帝不聽,即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旋以相職督諸軍力戰(zhàn),遂擒吳元濟。河北藩鎮(zhèn)大懼,由此歸順朝廷。封晉國公。穆宗時,數(shù)出鎮(zhèn)入相,以其用不用為天下重輕。文宗時,罷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以病乞還東都,乃作別墅號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觴詠其間。官終中書令。卒謚文忠。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5—839 字中立。排行十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德宗貞元五年(789)進士擢第。八年登博學宏詞科。十年復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河陰縣尉。憲宗元和年間任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藩,被李師道所遣刺客斫傷,憲宗用之益堅,遂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年(817)督師討平淮西,封晉國公。十四年出為河東節(jié)度使。穆宗長慶二年(822)及敬宗寶歷二年(826)曾兩次入相,后官至中書令。晚年留守東都,筑綠野堂以自適,與白居易、劉禹錫等唱酬甚密。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元方回曰:“裴晉公度累朝元老,于功名之際盛矣,而詩人出其門尤盛。自為之詩,尤不可及?!?《瀛奎律髓》卷一七)寄馬贈張籍一事,詩壇傳為佳話?!?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斷句2。
唐詩匯評
裴度(765-839),字中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貞元五年(789)登進士第。又登宏辭科,補校書郎。舉賢良方正異等,調(diào)河陰尉。元和初,遷監(jiān)察御史、釗南西川節(jié)度掌書記。四年,召為起居舍人。自司封員外郎知制誥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十年拜相。十二年率師平淮西吳元濟,以功封晉國公。后為皇甫鑄所構(gòu),出為河東節(jié)度使。長慶二年,守司徒,復知政事。又為李逢吉所陷,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寶歷二年,復知政事。大和四年,出鎮(zhèn)襄州。八年,徙東都留守,加中書令。時宦官擅權(quán),度乃治第洛陽集賢里,號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以詩酒琴書相樂。開成二年,復授河東節(jié)度使。四年,詔許還朝,卒。有《裴晉公集》二卷。《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詩補逸
裴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以討平淮蔡,擒吳元濟,封晉國公。其后誅宦官劉克明,迎立文宗,屢秉國政,身系天下重輕者垂三十年,時人以比郭汾陽。開成四年卒,年七十五。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七
度字中立。河東聞喜人。貞元五年進士。舉宏詞科。累拜中書舍人。改御史中丞。元和十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擢彰義軍節(jié)度淮西宣慰招討處置等使。討吳元濟。還朝策勛。進金紫光祿大夫宏文館大學士上柱國。封晉國公。復知政事。出為河東節(jié)度使。穆宗敬宗朝凡三知政事。文宗立。加門下侍郎集賢殿大學士太清宮使。進侍中。拜中書令。薨年七十五。冊贈太傅。謚文忠。會昌元年加贈太師。

作品評論

《蔡寬夫詩話》
晉公文字世不傳,晚年與劉、白放浪綠野橋,多為唱和。間見人文集,語多質(zhì)直渾厚,計應(yīng)似其為人,如“灰心緣忍事,霜鬢為論兵”之句,可謂深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5 【介紹】: 唐太原人,字廣津。德宗貞元進士,登宏辭科。初為藍田尉,召充翰林學士,拜右拾遺。憲宗元和初貶虢州司馬。后累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時任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后又任鹽鐵轉(zhuǎn)運使、江南榷茶使等。文宗時進封代國公,拜司空,加開府儀同三司,仍兼領(lǐng)江南榷茶使。收淄、青等州銅鐵冶賦稅,罷京畿榷酒錢,變茶法為官采官賣。涯博學好古,能為文,家書數(shù)萬卷。甘露之變時,涯為相,不預李訓等謀,被宦官仇士良等冤殺。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63?—835 字廣津,排行二十??ね?今屬山西),籍貫未詳。德宗貞元八年(792)進士及第。十八年中博學宏辭科,釋褐藍田尉。憲宗元和年間任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承旨學士等職,十一年(816)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三年罷為兵部侍郎。文宗大和三年(829)為太常卿。四年為吏部尚書領(lǐng)諸道鹽鐵轉(zhuǎn)運使,進右仆射,封代郡公。七年再次入相。九年于“甘露之變”中被殺。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涯博學好古,文有雅思。家聚圖書萬卷,多藏法書名畫。其詩“風韻遒然,殊超意表”(《唐才子傳》卷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卷,內(nèi)《廣宣上人以詩賀放榜和謝》一首,實乃王起詩,見《唐摭言》卷三。《全唐詩續(xù)拾》補1首。
唐詩匯評
王涯(約765-839),字廣津,太原(今屬山西)人。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又登宏辭科,授藍田尉。貞元末,召為翰林學士,拜右拾遺。元和三年,自起居舍人眨虢州司馬,移袁州刺史。入為兵部員外郎、知制誥,復入翰林,累遷中書舍人、工部侍郎。十一年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入為戶部尚書、鹽鐵轉(zhuǎn)運使。寶歷二年,出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大和七年,復為相,“甘露事變”中合家被害。涯博學善詩文,尤精《大玄》。元和中與令狐楚、張仲素同在朝,詩歌唱和,編為《三舍人集》,今存。有《王涯集》十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八
涯字廣津。太原人。貞元八年進士。又舉宏詞。累擢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中轉(zhuǎn)工部侍郎。封清源縣男。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相。守兵部侍郎。文宗朝為左仆射。以本官復同平章事。封代國公。拜司空。加開府儀同三司。李訓謀誅宦官。事敗。仇士良鞫涯。笞令手書自誣同謀誅。昭宗天復初大赦。明其冤。追復爵位。

作品評論

舊唐書本傳
(王)涯博學好占,能為文,以辭藝登科。
唐才子傳
(王涯)博學工文,尤多雅思……善為詩、風韻遒然,殊超意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2—846 【介紹】: 唐潤州無錫人,原籍亳州譙縣,字公垂。李敬玄曾孫。為人短小精悍,工詩,時號“短李”。憲宗元和進士。穆宗時為右拾遺、翰林學士,與李德裕、元稹同時,號“三俊”。武宗時,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遷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卒謚文肅。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72—846 字公垂。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州)。排行二十,時稱李二十。又因其短小精悍,朋輩間昵稱“短李”。紳6歲喪父,母盧氏教以經(jīng)義。憲宗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釋褐授國子助教,棄而南歸,潤州觀察使李锜辟為從事。次年锜謀反,紳不從命,被囚,锜誅乃免。歷校書郎、右拾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戶部侍郎等職。敬宗初立,因李逢吉構(gòu)陷,貶端州司馬。寶歷初,因赦徙江州長史。文宗大和二年(828)遷滁州刺史,四年轉(zhuǎn)壽州刺史。七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同年擢浙東觀察使。九年再除太子賓客,分司東都。開成元年(836)拜河南尹,同年轉(zhuǎn)宣武軍節(jié)度使,五年出鎮(zhèn)淮南。武宗會昌二年(842)入朝,同平章事,判度支,進尚書右仆射,封趙郡公。四年再次節(jié)度淮南,六年卒于任所,贈太尉,謚文肅。卒后因吳湘案,詔削三官,子孫不得仕。生平詳見沈亞之《李紳傳》及新、舊《唐書》本傳。今人卞孝萱有《李紳年譜》。紳善為歌詩,鄉(xiāng)賦之年,其詩作已傳誦人口。曾撰有《新題樂府二十首》,元稹贊其“雅有所謂,不虛為文”,“病時”“尤急”。元、白先后仿效,分別成《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與《新樂府》50首,促成中唐詩壇之新樂府運動,紳實為倡導者。早年以詩文與元稹、白居易相交善。晚年因政見與李德裕相合,故共進退。明胡震亨評其詩云:“攬筆寫興,曲備一生窮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為憮然?!?《唐音癸簽》卷七)《古風二首》傳誦至今,幾家喻戶曉。有《追昔游》3卷、雜詩1卷傳世。今人王旋伯有《李紳詩注》。《全唐詩》存詩4卷?!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7首,斷句6。
唐詩匯評
李紳(772-846),字公垂,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人,郡望趙郡(今河北趙縣)。少時父仕江南,遂寓居無錫。幼孤,曾讀書于慧山寺。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浙西節(jié)度使李锜辟掌書記。锜反,迫令草檄,不從,幾遇害。锜敗,復佐浙西李元素幕。入為校書郎,遷國子助教,又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崔從判官。元和末,自右拾遺充翰林學士,家遷中書舍人。長慶二年,改御史中丞。四年,為李逢吉陷,自戶部侍郎貶端州司馬。寶歷中,量移江州長史,滁、壽二州刺史,遷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大和七年,出為浙東觀察使。開成中,歷河南尹、宣武軍節(jié)度使。武宗即位,為淮南節(jié)度使。會昌中,拜相,復出縝淮南,卒。紳工詩,早年多反映現(xiàn)實之作。元和中所作《新題樂府》二十首,元、白俱有繼作,對新樂府創(chuàng)作有開啟作用,已佚。開成中,曾自編《追昔游詩》三卷,記其平生所游歷,今存?!?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四卷。
全唐詩補逸
李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登元和元年武翊黃榜進士第,武宗會昌六年卒。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四
紳字公垂。潤州無錫人。元和初進士。穆宗朝拜戶部侍郎。開成時為宣武節(jié)度使。武宗立。徙淮南。入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轉(zhuǎn)中書侍郎。守右仆射門下侍郎。封趙國公。出為淮南節(jié)度使。會昌六年卒。贈太尉。謚文肅。

作品評論

《新唐節(jié)?李紳傳》
李紳,字公垂……為人短小精悍,于詩最有名,時號“短李”。
唐詩紀事
樂天贈紳詩云:“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剛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弊⒃疲骸疃畤L自負歌行,近見余樂府五十首,默然心伏。
唐詩紀事
元微之《和樂天東南行》云:“李多嘲蝘蜓,竇數(shù)集蜘蛛?!弊⒃疲豪疃派聘柙?,同多詠物之作。
唐詩紀事
開成間,紳集其詩為《追昔游》,蓋嘆逝感時,發(fā)于凄恨而作也。或長句、或五言、或雜言、或歌、或吟、或樂府齊梁,不一其辭,乃由牽思所屬爾。起梁漢,歸諫垣,升翰苑,感恩遇,歌帝京風物;遭讒邪播越,歷荊楚,涉湘沅,逾嶺嶠,抵荒陬,止高安;移九江,泛五湖,過鐘陵,溯荊江,守滁陽,轉(zhuǎn)壽春;改賓客,留洛陽,歷會稽,過梅里;遭讒者再為賓客分務(wù),歸東周;擢川守,鎮(zhèn)人一梁。詞有所懷,興生于怨。故或隱或顯,不常其言,冀知音于異時時已。
《汲古閣書跋<追昔游集>》
(紳)與李文饒、元微之齊名,人號“元和三俊”……憶游述懷,俯仰感慨,一洗唐人小賦柔摩風氣云。
唐音癸簽
李公垂《追昔游詩》,大是宦夢難醒;然其攬筆寫興,曲備一生窮泰之感,亦令披卷者代為憮然。
《載酒園詩話又編》
短李以歌行自負,樂天亦稱之。又少以《憫農(nóng)》詩見賞于呂溫,今二絕盛傳,呂之鑒賞真是不謬。歌行遂不可復見,惟有《追昔游集》耳,頗有體格。
按指追昔游集
紳與李德裕、元稹號“三俊”。白居易亦有“笑勸迂辛酒,閑吟短李詩”句。今觀此集
《四庫全書總目》
,音節(jié)暉緩,似不能與同時諸人角爭強弱。然舂容恬雅,無雕琢細碎之習,其格究在晚唐諸人刻劃纖巧之上也。
三唐詩品
五言其源出于謝惠連,惟煉蓄未深,時多泛濫;七言托體初唐,加以縱橫,格律已疏,頗嫌墨障。長歌則《蘇臺》一篇,短歌則《鶯鶯》一曲,容姿朗秀,顧盼生情。里謠七字,古風五言,不減張、王,淵然足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3—821 【介紹】: 唐隴右臨洮人,字元直。李晟子。有籌略,善騎射。以父蔭起家。元和中兵討吳元濟,沉勇長算,推誠待士,能用其卑弱之勢,雪夜入蔡州,生擒元濟。詔拜檢校尚書左仆射,兼襄州刺史,封涼國公。后破李師道,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累官至太子少保。卒贈太尉,謚武。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73—821 字元直,隴右臨洮(今青海樂都)人。以父晟蔭補協(xié)律郎,累遷衛(wèi)尉少卿。德宗貞元十一年(795)授右庶子。憲宗元和中出任坊、晉二州刺史,累遷宮苑閑廄使。十一年(816)拜唐鄧節(jié)度使,率軍討吳元濟。十二年襲破蔡州,擒吳元濟,以功遷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封涼國公。累歷徐州、昭義、魏博三節(jié)度。穆宗長慶元年(821)以疾改太子少保,十月卒,謚武。生平事跡詳見新、舊《唐書》本傳?!度圃娡饩帯反嬖?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7 【介紹】: 唐人,祖籍南蘭陵,字思謙。蕭華孫。德宗貞元時擢進士第,又登賢良方正科。憲宗元和中以右拾遺召為翰林學士,進知制誥。穆宗立,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彈劾王播忤旨,改授太子少保,為同州刺史,分司東都。性簡潔,以聲利為污。文宗即位,授檢校左仆射、守太子少師,稱疾堅辭,詔守尚書左仆射致仕。
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五
俛字思謙。吏部尚書恒子。貞元七年進士。元和初復登賢良方正制科。累拜御史中丞。襲徐國公。穆宗立。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轉(zhuǎn)門下侍郎。罷為吏部尚書。徙兵部。授太子少保。為同州刺史。寶歷三年復以少保分司東都。文宗朝以左仆射致仕。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9—839 【介紹】: 唐洮州臨潭人,字正思。李晟子。七歲以蔭授太常寺協(xié)律郎。憲宗時因戰(zhàn)功遷左驍騎將軍兼御史中丞,歷楚州刺史,夏綏銀宥節(jié)度使,進檢校工部尚書。穆宗時授檢校兵部尚書,充河東節(jié)度使。敬宗嗣位,改義成軍節(jié)度使。文宗時,功封涼國公,兼帥魏博。因遷延不赴,致魏亂,罷為太子少師。未幾,拜邠寧節(jié)度使。聽治官苛細,好聚斂。終以疾求還,拜太子太保。卒贈司徒。
全唐文·卷七百十三
聽字正思。太尉中書令晟子。以蔭為協(xié)律郎。累兼御史大夫夏綏銀宥節(jié)度使。徙靈鹽。進檢校工部尚書。穆宗立。為河東節(jié)度使。以功封涼國公。兼帥魏博。罷為太子少師。拜邠寧節(jié)度使。授太子少保。充鳳翔節(jié)度使。徙陳許。以太子太保分司東都。開成初為河中晉絳節(jié)度使。卒年六十一。贈司徒。
劉宏規(guī)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宦官。京兆云陽人。十五歲入宮,累遷內(nèi)仆寺丞。出為天威軍使,入為翰林院使,遷副軍中尉。憲宗元和五年,為河東監(jiān)軍。曾率軍援振武,平其亂。又奉詔巡邊,進內(nèi)常侍。遷右神策軍副使、知內(nèi)侍省事。元和末,出為淮南監(jiān)軍。憲宗卒,定策立穆宗。長慶間,累封沛國公,出為河東監(jiān)軍。敬宗時,為左神策軍中尉。寶歷中卒,年五十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1—843 【介紹】: 唐循州興寧人,字匡美。順宗時以宦官侍東宮。憲宗立,遷內(nèi)給事,出監(jiān)平盧、鳳翔等軍。憲宗元和至文宗大和間,數(shù)任內(nèi)外五坊使,擢為左神策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甘露事變后,趁勢大肆捕殺朝臣,遂操縱朝政,歷右驍衛(wèi)大將軍、驃騎大將軍,封楚國公,又遷觀軍容使,兼統(tǒng)左右軍。貪酷二十余年,計殺二王、一妃、四宰相。后以疾請老,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