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109
典故
112
詞典
1761
分類詞匯
4
佛典
152
其它
2080
共4109,分274頁顯示
上一頁
121
122
123
124
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127
128
129
130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國郊
國機
佛類詞典
十六大國
十六國王
十四佛國往生
三國土
三國論師
大相國寺
大國師
丈夫國
天臺韶國師
天羅國
不凈國
中印度諸國
月氏國
《漢語大詞典》:
國郊(國郊)
(1).古指國都周圍百里的地區(qū),分近郊和遠(yuǎn)郊。
《
周禮·秋官·野廬氏
》
:“﹝野廬氏﹞掌達(dá)國道路至于四畿,比國郊及野之道路?!?賈公彥 疏:“國郊,謂近郊、遠(yuǎn)郊?!?br />(2).指國之邊境。
《
晏子春秋·雜上二七
》
:“﹝ 景公 ﹞乘馹而自追 晏子 ,及之國郊,請而反之。” 張純一 校注引 高誘 曰:“郊,境也?!?/div>
分類:
國
國都
邊境
周圍
地區(qū)
近郊
和遠(yuǎn)
遠(yuǎn)郊
《漢語大詞典》:
國機(國機)
(1).國家興亡的關(guān)鍵。
《
管子·揆度
》
:“君失二五者亡其國,大夫失二五者亡其勢,民失二五者亡其家,此國之至機也,謂之國機。”按,二五:事名二,正名五。
(2).指國之機務(wù),國之軍政大事。 南朝 梁
江淹
《為蕭公謝開府辟召表》
:“臣謬贊國機,職宜冰鑒。”
《前漢書平話》
卷下:“三大王傳令相府下頭目,來日聚會,特有商議國機之事?!?/div>
分類:
國家
國
興亡
關(guān)鍵
軍政
二五
正名
十六大國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十六國王)
十六國王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印度古昔十六國之王也。仁王經(jīng)下曰:「大王!吾以此經(jīng)付囑汝等。毗舍離國vas/iali,憍薩羅國Kosala,室羅筏國S/ra%vasti,摩伽陀國Magadha,波羅痆斯國Ba%ra%n!asi,迦毗羅國Kapilavastu,拘尸那國Kus/inagara,憍睒彌國Kaus/a%mbi,般遮羅國Pan^ca%la,波吒羅國Pa%t!aliputra,末吐羅國Mathura%,烏尸國Us!a,奔吒跋多國Pun!gavardhana,提婆跋多國Deva%ta%ra,迦尸國Ka%s/i,瞻波國Campa%,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yīng)受持般若波羅蜜多?!?/div>
十四佛國往生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無量壽經(jīng)下說,于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當(dāng)往生西方極樂,其諸小行之菩薩及小功德者,不可計也。而其往生者,不僅此土之菩薩復(fù)有十三佛國百八十億乃至七百九十億之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計也。其十三佛國者:一遠(yuǎn)照佛國、二寶藏佛國、三無量音佛國、四甘露味佛國、五龍勝佛國、六勝力佛國、七師子佛國、八離光垢佛國、九德首佛國、十妙德仙佛國、十一人王佛國、十二無上華佛國、十三無畏佛國。此十三佛國合此土之釋迦佛國則為十四佛國。
三國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四教四土中,除寂光土之稱。(參見:四土)
四土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臺家所立之四種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聲聞緣覺等圣者,同居之國土也。此有凈穢二種,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穢土,如西方極樂是同居之凈土。二方便有馀土,斷見思煩惱出離三界生死之人之生處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斷見思惑之人之生處,故名方便,塵沙無明之惑未盡,故曰有馀。又為七方便人之所居,故名方便土,七方便人者,即藏教聲聞緣覺二人(藏教中菩薩,三十四心斷結(jié)成道,于菩薩之位,似未斷惑,隨而不生彼土,故除之),通教聲緣菩三人,別教菩薩一人,圓教菩薩一人之人種類也。又此土稱為變易土。變化同居土之依身,而易以方便土之依身,故名變易土。又其后變此方便土之依身,而易以實報土之依身,故名變易土。然而生于此方便土者有五人:一須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羅漢(前三果,思惑未盡,不能生方便土,故悉為阿羅漢,但從本位立名,于一阿羅漢之上舉四果之別也),五辟支佛。文句六所謂:「五人斷通惑者同生其土皆為菩薩,五人即之四果支佛」是也。此五人生于方便土,如其次第,經(jīng)八,六,四,二萬,十千劫,而發(fā)菩提心,涅槃經(jīng)之說也。又謂有九人生于方便土。藏教聲緣二人,通教聲緣菩三人,別教三人,圓教一人也,別教三人者,至別教之菩薩第六住,斷見思之煩惱,故六住已上者,生于方便土,此一人也,與十行十回向共為三人。圓教一人者,圓教十信位之六根凈,以斷見思煩惱故,報命盡,故生于方便土。觀經(jīng)妙宗鈔上所謂:「九種行人合生彼土」是也。三實報無障礙土。方便土為證空理人之果報土,此上更有證一分中道之理之人之果報土,行真實之法,感得勝報,色心不相防,故名實報無障礙土。純?yōu)槠兴_之居,無有凡夫二乘,別教十地已上圓教十住已上之菩薩是也。四常寂光土。常有法身,本在常住之體也,寂者解脫,一切諸相永寂也。光者般若,照諸相之智慧也。此三德不縱不橫,名曰秘密藏,是乃諸佛如來之所依所居,故謂之常寂光土。常寂光土有有相無相二義:一寂光土,唯理。凈名經(jīng)疏一曰:「寂光土者,妙覺極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為國。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實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狗ㄈA玄義七曰:「寂光理通,如鏡如器,諸土別異,如像如假,業(yè)力所隔感見不同?!故侨缋碚邽槿缰侵?,故名曰土,非別有能依所依身土之別相。此一義也。二依圓教之極意,三千諸法,宛然本有,是乃真佛真土,常寂光之名,依之而立,此圓教之實義也。見凈名經(jīng)疏一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實報莊嚴(yán)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與為了化度眾生而現(xiàn)身說法的圣人共同居住的國土;方便有馀土是二乘與沒有證得法身的菩薩所住的國土;實報莊嚴(yán)土是佛的報身與地上菩薩所住的國土;常寂光土是從佛的清凈法身所示寂的國土。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前說世間,但明凡夫世間。茲合凡圣,須明凡圣染凈之土。惟諸家說土不同,茲就臺家所立四種凈土:
一、凡圣同居土 人天之凡夫,與聲聞緣覺之圣者,同居之國土也。
二、方便有馀土 斷見思煩惱,出離三界生死之人之生處也。是修小乘之方便道,斷見思惑者生處,故謂之方便。塵沙無明惑未盡,故謂之有馀。
三、實報無障礙土 方便土證空理者果報之土,此上更證一分中道之理者之果報土。行真實之法,感得勝報,色心可無相妨,謂之實報無障礙土。此土純?yōu)槠兴_所居,無凡夫二乘。如別教之十地已上,圓教之十住已上之菩薩是也。
四、常寂光土 常、即法身,為本在常住之體。寂、解脫也,一切諸相永寂。光、般若也,照諸相之智慧。此三德不縱不橫,名秘密藏,是諸佛如來之所依所居,故名常寂光土。
【三藏法數(shù)】
(出觀無量壽佛經(jīng)妙宗鈔)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穢有凈。謂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礫充滿,即同居穢土也。西方安養(yǎng)世界,金寶莊嚴(yán),無四惡趣,即同居凈土也。雖凈穢有異,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語娑婆,華言能忍。四惡趣者,脩羅趣、餓鬼趣、畜生趣、地獄趣也。)
〔二、有馀土〕,有馀土者,謂二乘等已斷三界見、思惑盡,出生彼土,尚馀無明之惑未盡,故名有馀也。(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果報土〕,果報土者,亦名實報土。即別教十地,圓教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等覺諸菩薩所居之土也。觀無量壽佛經(jīng)疏云:行真實法,感得勝報。是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燄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四、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者,即理性土也。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此以不遷不變名常,離有離無名寂,照俗照真名光。即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也。凈名疏云:修于圓教愿行之因,因極果滿,道成妙覺,居常寂光。是也。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yán)經(jīng)疏)
〔一、自性身依法性土〕,自性身者,以真如自性為身,即法身也。法性土者,即理土也。謂此身土體無差別,俱非色相所攝,譬如虛空,遍一切處,是名自性身依法性土。
〔二、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自受用身者,謂自受用法喜之樂,名自受用身,即自報身也。自受用土者,即實報土也。謂佛以相應(yīng)凈識,所修成就,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xù)變?yōu)榧儍舴鹜?,周圓無際,眾寶莊嚴(yán),自受用身,常依而住,是名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法喜之樂者,聞法歡喜而快樂也。)
〔三、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他受用身者,謂因他機感扣,而現(xiàn)此身,即勝應(yīng)身也。他受用土者,亦即實報土也。謂佛以大慈悲力,隨十地菩薩所宜,變?yōu)閮敉粒蛐』虼?,或劣或勝。他受用身,依之而住,是名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十地者,歡喜地、離垢地、發(fā)光地、燄慧地、難勝地、現(xiàn)前地、遠(yuǎn)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四、變化身依變化土〕,變化身者,改轉(zhuǎn)不定,名之為變;無而忽有,名之為化。即劣應(yīng)身也。變化土者,謂佛以大慈悲力,隨諸有緣眾生所宜,化為佛土,或大或小,或凈或穢,佛變化身依之而住,是名變化身依變化土。
三國論師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釋氏要覽下曰:「齋僧粲號也,三國謂齊陳周?!?/div>
大相國寺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在河南開封縣治東北。齊天保六年建。初名建國。唐睿宗改為相國。宋至道二年重建。題寺額曰大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萬姓交易。又遼使入覲訖。翌日詣寺燒香。金章宗元世祖明太祖相繼重修。明末為河水淤沒。清順治時重建。乾隆時重修。賜額古汴名藍(lán)。
大國師
【佛學(xué)大辭典】
(職位)說(參見:國師)
丈夫國
【佛學(xué)大辭典】
(地名)在北印度,天親菩薩生國之名。婆藪槃豆傳曰:「婆藪槃豆法師者,北天竺富婁沙富羅國Purus!apura人也。富婁沙譯為丈夫,富羅譯為土。(中略)毗搜紐天,既居此地顯丈夫能,因此立名稱丈夫國?!?/div>
天臺韶國師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吳越王之為師也。三十二祖?zhèn)髟唬骸傅律?,處州龍泉人,族陳氏,法眼之法嗣也。入天臺山建寺院,大興玄妙之宗,吳越王錢元瓘尊為國師。時天臺智者教典散落,惟新羅國有全本,往彼國繕寫備足,入藏。傳法弟子百馀人,永明壽為上首。嘗以涅槃四種聞示學(xué)者,曰聞、不聞、不聞聞、不聞不聞,諸方目為四料揀,清雍正十二年封妙慈圓徹禪師。」
天羅國
【佛學(xué)大辭典】
(地名)斑足王之國也。仁王以良賁疏下一曰:「梵云提婆羅,此云天羅?!硅驞evala。
不凈國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智度論二十三說不凈國之老母,賣白髓餅之故事也。
中印度諸國
【佛學(xué)大辭典】
(地名)玄奘西域記曰:「中印度諸國曰波理夜呾羅,曰秣菟羅(原注亦謂三波訶),曰薩他尼濕伐羅,曰窣祿勒那,曰秣底補羅,曰瞿毗霜那,曰堊醯掣呾羅,曰毗羅刪拿,曰劫比他(原注舊謂僧伽舍),曰羯若鞠阇,曰阿踰陀,曰阿耶穆祛,曰缽羅耶迦,曰憍賞彌(原注舊謂拘睒彌),曰鞞索迦,曰室羅伐悉底(原注舊謂舍衛(wèi)),曰劫比羅伐窣堵(原注舊曰迦毗羅衛(wèi)),曰藍(lán)摩,曰拘尸那揭羅,曰婆羅痆斯,曰戰(zhàn)主,曰吠舍釐(原注舊曰毗舍離),曰尼波羅,曰摩揭陀(原注舊曰摩迦陀,又曰摩竭提),曰伊爛拿缽伐多,曰瞻波,曰羯朱嗢祇羅(原注彼俗言羯蠅羯羅),曰奔那伐潬那,曰憍薩羅,曰摩醯濕伐羅補羅,凡三十國?!?/div>
月氏國
【佛學(xué)大辭典】
(地名)(參見:月支)
月支
【佛學(xué)大辭典】
(地名)又作月氏。國名。在印度之西。史記大宛列傳曰:「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其南則大夏,西則安息,北則康居也(大宛去長安萬二千五百五十里。月氏在天竺北可七千里)。」?jié)h書西域傳上曰:「大月氏國,治監(jiān)氏城,去長安萬一千六里?!剐?yīng)音義四曰:「月支國,薄祛羅國應(yīng)是也,在雪山之西北也,或云月氏?!闺s寶藏經(jīng)七曰:「月氏國有王,名栴檀罽尼吒,聞罽賓國尊者阿羅漢字祇夜多有大稱名,思欲相見,即自躬駕,與諸臣從,往造彼國?!乖ZKus!ana。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