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258
詞典
81
分類詞匯
177
共258,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國際裁判
固定匯率
觀察員
觀察家
紅茶花節(jié)
不結盟運動
不介入
巴黎和會
巴拿馬運河
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
阿拉伯數字
奧林匹克旗
奧林匹克日
奧林匹克勛章
奧林匹克運動
《國語辭典》:
國際裁判(國際裁判)
拼音:
guó jì cái pàn
在國際性體育競賽中,具有擔任裁判資格的裁判員。是經由國際性體育組織審核而成。
分類:
國際
體育運動
競賽
賽會
評判
資格
裁判員
《國語辭典》:
固定匯率(固定匯率)
拼音:
gù dìng huì lǜ
不同貨幣間之兌換乃根據比例協(xié)定,或允許在一定上下限幅度內波動的匯率。
分類:
兌換
比例
只能
國際
協(xié)定
規(guī)定
《國語辭典》:
觀察員(觀察員)
拼音:
guān chá yuán
由國家派遣列席國際會議的代表。依國際慣例,觀察員只有發(fā)言權,而無表決權。
分類:
國家
派遣
國際
際會
會議
外交
交代
《國語辭典》:
觀察家(觀察家)
拼音:
guān chá jiā
客觀分析國內外政治現(xiàn)象的專家。
分類:
政治
評論
評論家
報刊
做對
對當
當前
國際
問題
發(fā)表
作者
署名
《漢語大詞典》:
紅茶花節(jié)(紅茶花節(jié))
“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別稱。 柳亞子
《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為中國工人階級行將解放全國之第一年首都舉行盛大慶祝典禮》
詩“忍遣 巴黎 血史志,茶花猩艷異藍黃”自注:“傳説‘五一’工人游行肇始 巴黎 ,時有男女兩青年,蓋愛人也。人懸一白茶花,隨隊伍前進。忽警察開鎗,中兩人胸臆,血流如注以死,白茶花亦染成猩紅色矣。爾后遂以五月一日為紅的五月之開始,復稱紅茶花節(jié)日云?!?/div>
分類:
國際
《國語辭典》:
不結盟運動(不結盟運動)
拼音:
bù jié méng yùn dòng
冷戰(zhàn)時期成立的松散國際組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印度、埃及、南斯拉夫等新興國家領袖提出不結盟主義,對外采行中立主義,拒絕加入西方集團與共產集團,其目的是為增加第三世界與西方、共產兩集團抗衡的力量,于西元一九六一年九月召開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高峰會。冷戰(zhàn)結束后,不結盟運動雖已失去原有目標,但仍持續(xù)運作;西元二○一二年時舉行第十六次不結盟運動高峰會時,有一百二十國代表團參與。
分類:
冷戰(zhàn)
成立
松散
國際
組織
二次
次世
世界大戰(zhàn)
《漢語大詞典》:
不介入
不參與政治或不介入國際事務(如指一國政府)
拒絕介入或拒絕承擔義務;拒絕介入或拒絕承擔義務的情況
分類:
拒絕
參與
介入
政治
不介入
承擔
國際
義務
事務
國政
政府
《漢語大詞典》:
巴黎和會
1919年1-6月間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會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獲勝的英、法、美、意、日等帝國主義國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贓會議。會議簽訂了
《凡爾賽和約》
,非法決定讓日本繼承戰(zhàn)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另外,還策劃干涉蘇維埃俄國,并決定成立國際聯(lián)盟。
分類:
月間
巴黎
召開
國際
際會
會議
《國語辭典》:
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
拼音:
bā ná mǎ yùn hé
Panama Canal
運河名。位于巴拿馬共和國中部,橫貫巴拿馬地峽,全長約八十二公里,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間的交通。初為法人雷塞布開鑿,因經費不足而中止,后由美國接手,經十年完成,獲得單獨開鑿運河權利與永久租讓權。西元一九七七年,在巴國抗爭下,美、巴兩國簽訂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及營運條約,規(guī)定在西元二○○○年前運河主權歸還巴國。
分類:
溝通
大西洋
太平洋
國際
際運
運河
巴拿馬
《漢語大詞典》:
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
1929年西班牙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中的德國館。建于1929年。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個主廳、兩間附屬用房、兩片水池和幾道圍墻組成。主廳平面呈矩形,廳內設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斷,縱橫交錯,隔而不斷,有的并延伸出去成為圍墻,形成既分隔又聯(lián)系、半封閉半開敞的空間,使室內各部分之間、室內外之間的空間相互貫穿。建筑形體簡單,不加裝飾,利用鋼、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質感,顯示著簡潔高雅的氣氛。是“現(xiàn)代主義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分類:
西班牙
國際
博覽會
德國
《國語辭典》:
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
拼音:
ā lā bó shù zì
阿拉伯人用來記數的符號,今通行于全世界,其字凡十,為0、1、2、3、4、5、6、7、8、9。
分類:
國際
通用
數字
就是
《漢語大詞典》:
奧林匹克旗
國際奧委會會旗。白色無邊,中央有奧林匹克環(huán)。環(huán)的顏色自左至右分別為藍、黃、黑、綠、紅。1914年第六屆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首次出現(xiàn),1920年第七屆奧運會上正式使用,此后成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會旗。
分類:
國際
委會
白色
無邊
中央
奧林匹克
《漢語大詞典》:
奧林匹克日
國際奧林匹克運動誕生紀念日。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開國際體育會議,成立了國際奧委會,批準了第一部奧林匹克憲章,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誕生。1986年國際奧委會決定每年6月23日為“奧林匹克日”。這一天在全世界范圍舉行10公里的群眾性長跑活動,參加者可獲得由國際奧委會主席簽名的證書和紀念品。
分類:
國際
奧林匹克
誕生
紀念日
日在
巴黎
召開
開國
體育
會議
《漢語大詞典》:
奧林匹克勛章
國際奧委會的一種獎勵品。始于1974年。分金、銀、銅質三種,分別授予對奧林匹克運動作出貢獻的國家領導人、體育界知名人士和運動員。但國際奧委會的現(xiàn)職成員不在授勛之列。
分類:
國際
委會
獎勵
《漢語大詞典》:
奧林匹克運動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領導的國際社會運動。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指導思想,以體育運動和奧運會為主要活動內容,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是一種融體育、教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持續(xù)性、世界性的活動。
分類:
國際
奧林匹克
委員會
領導
社會運動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