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47
典故
16
詞典
309
分類詞匯
9
佛典
425
其它
88
共425,分2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
8
9
10
下一頁
佛類詞典
(續(xù)上)
因分可說
因尼延
因地
因地倒者因地起
因字生金剛
因字金剛句
因行果
因行果德
因同品
因因
因成假
因明
因內(nèi)二明
因明門
因明論
因分可說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佛陀證悟之性海,為佛佛自知之法,不可言說,是曰果分不可說。然此不可說之果分,得于因人之機緣略說一分,是曰因分可說。因分者,其所現(xiàn)所說,皆為因位因人,故只謂是因位因人所知所了之分際也。五教章上曰:「地論云因分可說果分不可說者是也?!辜词卣摱^:「前言十地義,如是不可得說聞,今言我但說一分,此言有何義?是地所攝有二種:一因分,二果分。說者解釋,一分者是因分,于果分為一分,故言我但說一分?!?/div>
因尼延
【佛學大辭典】
(雜語)(參見:伊尼延)
伊尼延
【佛學大辭典】
(雜語)Ain!eya,又作伊泥延,黳尼延,翳泥耶,瑿泥耶,
尼延,因尼延,伊梨延陀。鹿之梵名也。玄應(yīng)音義一曰:「伊尼延,或云
尼延,皆訛也。正言黳尼延耶,此鹿王名也。
,音烏賢切,黳烏奚切?!雇唬骸腑C泥耶
,烏奚切,下市耎切,鹿王名也。舊經(jīng)中伊尼延,又作因尼延,亦作
尼延,皆一也?!姑x集三曰:「伊尼延,或伊泥延,此云金色?!?/div>
因地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修行佛道之位也。對于成佛之位為果地或果上而名。圓覺經(jīng)曰:「說于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估銍澜?jīng)五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褂忠蛴诘匾?。
【佛學常見辭匯】
菩薩尚未證得佛果,在因中修行時的地位。
因地倒者因地起
【佛學大辭典】
(雜語)迷悟不離心,倒與立不離地也。玄義六下曰:「若信若謗,因倒因起。如喜根雖謗,后要得度。」禪林類集正覺逸頌曰:「堪悲堪笑修山王,因地起兮因地倒?!棺阽R錄七曰:「如人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一切眾生,因自心根本智而倒,亦因而起?!刮木溆浭性唬骸敢蛑r墮惡,必由得益。如人倒地,還從地起?!?/div>
因字生金剛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稱金剛薩埵之種子
字也。其字體
字者,為一切諸法之本因,故稱因字。此
字變成五股之金剛杵,故云生金剛。瑜祇經(jīng)曰:「因字生金剛,滿彼大空界?!?/div>
因字金剛句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因字者,東方阿閦佛之種子,稱
字。
之字體
訶,為因之義故也。金剛句者,此
之種子變?yōu)槲骞山饎傊我?。瑜祇經(jīng)曰:「因字金剛句,發(fā)生猛利火,燒除眾不祥?!?/div>
因行果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大日經(jīng)所說之三句義也。第一句菩提心為因,是因。第二句大悲為根,是行。第三句方便為究竟,是果。此三者,攝一切大小顯密之諸宗也。
因行果德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因位之修行與果上之功德也。六度四攝等,為因位之修行,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為果上之功德。
因同品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謂因明同喻所備之條件與因同品類也。例如內(nèi)閣總理亦應(yīng)守中華民國法律(宗),為中華民國故(因),人民如其馀人民(同喻),之論式中「其馀公民」之同喻,與「中華民國人民」之因,同一品類是也。
因因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對于果果而言。(參見:果果)
果果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謂涅槃也。菩提為修行之結(jié)果,故謂之為果。依其菩提而證涅槃,故涅槃曰果果。涅槃經(jīng)二十七曰:「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無上大般涅槃?!顾慕虄x十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為果果?!?br />
【佛學常見辭匯】
果中之至果,即無上大般涅槃。
因成假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諸法者,由因緣成立,故為假而非實。三假之一。成實宗所立。
【三藏法數(shù)】
謂一切諸法,必有所因和合方成。如諸眾生,因于父母生成此身,是名因成。了達此身虛幻不實,是名為假。一切諸法,亦復(fù)如是,故名因成假。
因明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五明之一。梵名醯都費陀Hetuvidya%,屬于論理之學科。立宗因喻三支作法而為言論之法。例如「聲無常(宗),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勾巳е校砸蛑樽钜?,故云因明。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義,故曰因明。」釋尊以前,足目Aks!apa%da仙人創(chuàng)之。至佛滅后,大乘論師陳那完成之。其書名因明正理門論。見因明大疏上本。
【佛學常見辭匯】
五明之一,即論理學。
【三藏法數(shù)】
因,即萬法生起之因。謂世間種種言論,及圖書印璽,地水火風萬法之因,皆悉明了通達,故曰因明。
因內(nèi)二明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因明與內(nèi)明也。內(nèi)明亦五明之一。委悉內(nèi)典之學科。(參見:五明)
五明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西域內(nèi)外學者,必宜學習之處,有五明,故云五明處:一、聲明S/abdavidya,明言語文字者(見聲明頂)。二、工巧明Silpakarmastha%navidya%,明一切工藝技術(shù)算歷等者。三、醫(yī)方明Cikitsa%vida%,明醫(yī)術(shù)者。四、因明Hetuvidya%,明考定正邪,詮考真?zhèn)沃矸ㄕ?,所謂論理學也。五、內(nèi)明Adhya%tmavidya%,明自家之宗旨者。前四明與自他同;內(nèi)明之一,與自他各學異。婆羅門以四吠陀論為內(nèi)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為內(nèi)明,明者闡明之義,各開闡其理而證明之,故曰明。又明為智之異名,各依其學而得其智,故曰明。西域記二曰:「七歲之后,漸授五明大論:一曰聲明,釋詁訓字,詮目疏別。二曰工巧明,伎術(shù)機關(guān),陰陽歷數(shù)。三曰醫(yī)方明,禁咒閑邪,藥石針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覈真?zhèn)巍N逶粌?nèi)明,究暢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蛊兴_地持經(jīng)三曰:「明處者有五種:一者內(nèi)明處,二者因明處,三者聲明處,四者醫(yī)方明處,五者工業(yè)明處,此五種明處菩薩悉求。」
【佛學常見辭匯】
古印度的五種學術(shù),即語文學的聲明、工藝學的工巧明、醫(yī)藥學的醫(yī)方明、論理學的因明、宗教學的內(nèi)明。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經(jīng)疏鈔)
〔一、聲明〕,聲,即聲教;明,即明了。謂世間文章算數(shù)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達,故曰聲明。
〔二、因明〕,因,即萬法生起之因。謂世間種種言論,及圖書印璽,地水火風萬法之因,皆悉明了通達,故曰因明。
〔三、醫(yī)方明〕,醫(yī)方,即醫(yī)治之方法也。謂世間種種病患或癲癇蠱毒,四大不調(diào),鬼神咒詛,寒熱諸病,皆悉曉了其因,通達對治,故曰醫(yī)方明。(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四、工巧明〕,工,即工業(yè);巧,即巧妙。謂世間文詞贊詠,乃至營造城邑,農(nóng)田商賈,種種音樂,卜算天文地理,一切工業(yè)巧妙,皆悉明了通達,故曰工巧明。
〔五、內(nèi)明〕,內(nèi),即佛法內(nèi)教也。謂以持戒治破戒,以禪定治散亂,以智慧治愚癡,乃至種種染凈邪正、生死涅槃對治之法,皆悉明了通達,故曰內(nèi)明。(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因明門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因明之法門。是對于他法門而言。
因明論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對于馀論部而明因明之論,謂之因明論。即正理門論,入正理論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