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還陽(還陽)  拼音:huán yáng
人死后又返回陽間,指死而復(fù)活。《西游記》第一一回:「今日既有書來,陛下寬心,微臣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闕?!估蠚堄斡浂帯返诰呕兀骸肝夷肯乱彩莻€鬼,同你一樣,我如何能還陽呢?」
《漢語大詞典》:大管
又稱巴松。木管樂器。管體分短節(jié)、長節(jié)、底節(jié)和喇叭口四部分,雙簧片由金屬曲頸管連接,插在短節(jié)頂端。音色豐滿,在低聲區(qū)更為濃厚有力。是管弦樂隊中的重要低音樂器。
《漢語大詞典》:丁部
三國 魏 荀勗 把國家藏書分為甲、乙、丙、丁四部, 唐 以后改為經(jīng)、史、子、集。丁部即集部。南史·徐君蒨傳:“﹝ 君蒨 ﹞幼聰朗好學(xué),尤長丁部書,問無不對?!?span id="protq1c"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 魏 秘書郎 鄭默 ,始製《中經(jīng)》,秘書監(jiān) 荀勗 又因《中經(jīng)》更著《新簿》分為四部,總括羣書……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讚,《汲冢書》?!?/div>
《漢語大詞典》:四論(四論)
佛教四部經(jīng)論的合稱。即《中觀論》十二門論、百論大智度論。按,百論系 提婆 著,另三論均系 龍樹 所著。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義解二·曇鸞:“內(nèi)外經(jīng)籍,具陶文理,而於‘四論’佛性,彌所窮研。”
《漢語大詞典》:四子書(四子書)
論語、《大學(xué)》《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的經(jīng)典。此四書是 孔子 、 曾子 、 子思 、 孟子 的言行錄,故合稱“四子書”。 清 邵懿辰 《儀宋堂后記》:“ 明太祖 既一海內(nèi),與其佐 劉基 ,以‘四子書’章義試士。行之五百年不改,以至於今。”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余撰《文勤神道碑》,即據(jù)其子 儒卿 等所撰行狀,言公年十有一,‘四子書’、‘十三經(jīng)’皆卒讀?!币嗍∽鳌?四子 ”。朱子語類卷一○五:“‘四子’,‘六經(jīng)’之階梯;近思録,‘四子’之階梯?!?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常科以待天下佔畢之士,試策論;論仍以‘四子’、‘五經(jīng)’命題,特易其體格而已;策則參問古今事?!眳⒁姟?四書 ”。
《國語辭典》:四書(四書)  拼音:sì shū
宋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xué)〉、〈中庸〉二篇,合以《論語》、《孟子》,稱為「四書」,并為之章句集注。也稱為「四子書」。
《漢語大詞典》:準(zhǔn)噶爾(準(zhǔn)噶爾)
清 衛(wèi)拉特蒙古 四部之一。因部族首領(lǐng)以 綽羅斯 為姓,故又名 綽羅斯部 。原游牧于 天山 北路 塔爾巴哈臺 東和 博克河 、 薩里山 一帶,后以 伊犁 為中心,兼并其他三部,勢力擴大到 天山 南路。 乾隆 二十年(1755年)為 清 軍擊潰。清史稿·地理志二五:“ 杜爾伯特部 十六旗:至京師六千餘里。 元 臣 孛罕 之裔,姓 綽羅斯 ,六傳至 額森 ,即 乜先 ,生二子。長 伯羅納哈勒 ,為 杜爾伯特部 祖,次 額斯墨特爾諾顏 ,為 準(zhǔn)噶爾部 祖?!?清 魏源 《〈海國圖志〉敘》:“昔 準(zhǔn)噶爾 跳踉於 康熙 , 雍正 之兩朝,而電埽於 乾隆 之中葉?!?/div>
《國語辭典》:集部  拼音:jí bù
詩文詞曲小說等一類書的總名稱?!端膸烊珪偰刻嵋>硪凰陌?。集部??傂颉罚骸讣恐浚o最古,別集次之,總集次之,詩文評又晚出,詞曲則其閏馀也?!挂卜Q為「丁部」。
《國語辭典》:四部  拼音:sì bù
晉時荀勖作新簿,將群書分類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xué);乙部為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shù)數(shù);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見《隋書。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唐玄宗于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見《舊唐書。卷四六。經(jīng)籍志上》。后分類群書多沿唐例,以經(jīng)、史、子、集為四部。
《漢語大詞典》:起肩
扛上重物后起立;上肩。 清 葉夢珠 《閱世編·釋道》:“工取木干及巨絙數(shù)根,遍縛壁上,眾屬干上,齊聲起肩,殿隨而轉(zhuǎn),一壁不移,寸瓦不動?!?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四部分三:“任憑轎子再重,在號上起肩時,絕不說重?!?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下十三:“灌水怕沒有效力,趕快送醫(yī)院,你們起肩吧, 孟春 ?!?/div>
《漢語大詞典》:甲部
古代書籍四部分類法之一。 晉 荀勗 以六藝、小學(xué)為甲部, 李充 略加調(diào)整,以五經(jīng)為甲部, 隋 唐 以來沿用不改。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下:“ 任彥升 甲部闕如,才長筆翰,善緝流略,遂有龍門之名?!?span id="rwcahto" class="book">《南史·到洽傳》:“遷司徒主簿,直待詔省,勅使抄甲部書為十二卷?!?span id="89i1xvi" class="book">《新唐書·藝文志一》:“甲部經(jīng)録,其類十一:一曰易類,二曰書類,三曰詩類,四曰禮類,五曰樂類,六曰春秋類,七曰孝經(jīng)類,八曰論語類,九曰讖緯類,十曰經(jīng)解類,十一曰小學(xué)類?!眳⒁姟?四部書 ”。
《漢語大詞典》:四部書(四部書)
中國 古代書籍統(tǒng)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xué)為甲部;諸子、兵書、術(shù)數(shù)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diào)整,以五經(jīng)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jīng)、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眳㈤?span id="pd3ag2y"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一》。
《國語辭典》:丙部  拼音:bǐng bù
中國古代圖書分類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丙部即子部,包括諸子百家的著作、釋道宗教的學(xué)說、小說、技藝、術(shù)數(shù)等作品。也稱為「子部」、「子書」。
《漢語大詞典》:四部書(四部書)
中國 古代書籍統(tǒng)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xué)為甲部;諸子、兵書、術(shù)數(shù)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diào)整,以五經(jīng)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jīng)、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眳㈤?span id="8ye5mkk"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一》。
《漢語大詞典》:帶脅(帶脅)
(1).謂如帶之環(huán)繞四周,形成威脅。《漢書·嚴(yán)安傳》:“今外郡之地或幾千里,列城數(shù)十,形束壤制,帶脅諸侯,非宗室之利也?!?顏師古 注:“帶者,言諸侯之於郡守,譬若佩帶,謂輕小也;脅,謂其威力足以脅之也。一曰帶在脅旁,附著之義也?!?br />(2).方言。帶累;連累。 李劼人 《大波》第四部第一章“輸不起,就莫來!手氣瘟的,別帶行了我們”原注:“帶行,理應(yīng)念作‘帶脅’,即連累之意。這句方言,至今尚流行于大部分 四川 地方?!?/div>
《漢語大詞典》:推口
方言。推諉;推托。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四部分六:“設(shè)若你仍在云集棧,我們沒法子照管,還可以推口?!?巴金 《家》十五:“可是 覺民 推口說有事情,一定不肯打牌。”
《漢語大詞典》:眼證(眼證)
當(dāng)場目睹可作證的人;見證人。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四部分五:“還有 杜老四 做眼證哩!你去把他找進來問問看?!?/div>
《國語辭典》:詩書禮樂(詩書禮樂)  拼音:shī shū lǐ yuè
本指先秦的《詩經(jīng)》、《尚書》、《儀禮》、《樂經(jīng)》四部儒家的經(jīng)書。《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shù),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购髞矶Y部又加上《周禮》、《禮記》。清。朱彝尊〈文水縣卜子祠堂記〉:「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fā)佛騛句,始于子夏?!?/div>
《國語辭典》:玉茗堂四夢(玉茗堂四夢)  拼音:yù míng táng sì mèng
明湯顯祖所作的四部傳奇的合稱。即《牡丹亭》(一名《還魂記》)、《紫釵記》、《南柯夢》、《邯鄲記》四種。也稱為「臨川四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