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無記業(yè)(無記業(yè))
佛教語。不記善惡之業(yè)謂之“無記業(yè)”。 章炳麟 《人無我論》:“又於善業(yè),不善業(yè),無記業(yè)等,或當(dāng)造作,或當(dāng)止息,亦由思覺為先,方得作用?!眳㈤?span id="sldqfxx" class="book">《大乘義章》卷七。
《國語辭典》:天理昭彰  拼音:tiān lǐ zhāo zhāng
道德公理彰顯,報應(yīng)分明。《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誰知家私付之烏有,并自己也無葬身之所。要見天理昭彰,報應(yīng)不爽?!埂抖膛陌阁@奇》卷五:「如此劇賊,卻被小孩子算破了,豈非天理昭彰!」也作「天理昭昭」、「天理昭然」。
《國語辭典》:薰蕕不同器(薰蕕不同器)  拼音:xūn yóu bù tóng qì
香草和臭草不能放在同一器具里。比喻君子與小人或好人與壞人不可同處?!犊鬃蛹艺Z。卷二。致思》:「回聞薰蕕不同器而藏,堯桀不共國而治,以其類異也?!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培塿無松柏,薰蕕不同器?!挂沧鳌皋故~異器」。
《漢語大詞典》:熏蕕不同器
喻善惡好壞不能共處。
《漢語大詞典》:行御史臺
元朝中央設(shè)御史臺,掌糾查百官善惡、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區(qū)設(shè)行御史臺,以監(jiān)察諸省。例如:走訴行御史臺?!?ins>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國語辭典》:是非黑白  拼音:shì fēi hēi bái
對錯和善惡。如:「他辦事一向是非黑白分明,所以很得上司的賞識。」
《國語辭典》:社會價值(社會價值)  拼音:shè huì jià zhí
一個社會或團(tuán)體的成員,對于是非、善惡、美丑等判斷所共同抱持的概念與準(zhǔn)則。
《國語辭典》:淑慝殊途  拼音:shú tè shū tú
淑慝,善與惡。淑慝殊途指善惡有別?!队讓W(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從淑慝殊途,惟在后人法戒。」
分類:善惡惡有
《國語辭典》:曲直分明  拼音:qū zhí fēn míng
明辨是非善惡。《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曲直分明,并無分毫差錯?!?/div>
《國語辭典》:黑白不分  拼音:hēi bái bù fēn
是非、善惡分不清楚。如:「他好心幫你,你別黑白不分,見了人就沒有好臉色?!?/div>
《國語辭典》:價值邏輯(價值邏輯)  拼音:jià zhí luó jí
關(guān)于善惡與美丑的價值問題,向來思想家皆認(rèn)為非邏輯問題,故實證論及行為主義乃有所謂價值中立或價值免談之論。五十年代初期,方賴特(Von wright)依程態(tài)邏輯系統(tǒng)推演出價值邏輯系統(tǒng)。中國儒家思想著作中每多價值判斷的推理,以往每視為非科學(xué)、非邏輯,此后當(dāng)可依最新的價值邏輯理論予以論述。
《國語辭典》:價值判斷(價值判斷)  拼音:jià zhí pàn duàn
關(guān)于善惡是非的實踐,依據(jù)個人的主觀予以判別抉擇。
《國語辭典》:賢否不明(賢否不明)  拼音:xián pǐ bù míng
善惡良劣不加辨究?!?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雖說施恩不望報,卻也不可這般賢否不明。」
分類:善惡
《國語辭典》:薰蕕同器(薰蕕同器)  拼音:xūn yóu tóng qì
比喻善惡相混,好壞不分。宋。王柏《魯齊集。卷七。上王右司書》:「愿執(zhí)事審時度勢,熟慮精思,薰蕕同器決無久馨之理?!?/div>
《國語辭典》:天道循環(huán)(天道循環(huán))  拼音:tiān dào xún huán
因果報應(yīng)的天理。即善惡有報。《忠義水滸傳。引首》:「后來感的天道循環(huán),向甲馬營中生下太祖武德皇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