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唯 → 惟唯”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二十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唯識二十論之名。
二十唯識論疏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又名二十述記。二卷。法相宗慈恩著。釋唯識二十論。
二十唯識順釋論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成唯識寶生論之異名。
唯識修道五位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觀修萬法唯識之理,立五位:一、資糧位,于地前住行向之三十心,貯佛道資糧之位。二、加行位,于三十心之終,將入見道,而為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三、通達位,于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三心),通達于二空無我之理之位,即見道也。四、修習位,自初地之住心至第十地出之心(即等覺)間,重修習妙觀以斷馀障之位,即修道也。五、究竟位,究竟斷惑證理之位,即無學(xué)道也。開之則為三僧祇四十一位。是法相宗之所立也。見唯識論九。因果合有四十一位。此于十住之前,開十信位,則為五十一位。于第十地之終,開等覺,則為五十二位。法相宗用四十一位,天臺宗用五十二位。惟開合不同耳。
五法事理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謂心心所等事理之五法盡為唯識也。其所以然者,以心為識之自相故也。乃至無為為識之實性故也。(參見:五法)
五法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五法有種種。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楞伽經(jīng)與唯識論等,把一切有為無為,有漏無漏諸法,歸納為五法,即一、相,即森羅萬象的事物,其形相各各不同;二、名,即依彼種種相,假設(shè)種種名,以作表詮;三、分別,即于萬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識別之,于是有所謂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現(xiàn);四、正智,指無漏心心所,離虛妄分別,觀名相互為其客,離常離斷,如理而知;五、如如,由正智所證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體性。此中前二是所變境,第三是能變心自緣其所變境,三者皆屬有漏法,第四是就法相正觀法性,屬于無漏法,第五是心境一如,湛然寂滅。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楞伽經(jīng)唯識論等,把一切有為無為,有漏無漏諸法,歸納為五法。五法者:第一相,森羅萬象的事物,情與無情,千態(tài)萬狀,其形相各各不同,是為相。第二名,依彼種種相,假設(shè)種種名,以表詮之,是為名。第三分別,于萬物的相及名,思量之,識別之,于是有所謂的大小、高低、美丑、是非等出現(xiàn),是為分別。第四正智,指無漏心心所,離虛妄分別,觀名相互為其客,離常離斷,如理而知,是為正智。第五如如,由正智所證得的境界,心境皆寂,一如真如的體性,是為如如。
【三藏法數(shù)】
(出楞伽經(jīng))
〔一、名〕,名即假名也。謂一切圣凡,情與無情,若根若塵,各有自相,逐體稱呼,是為名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
〔二、相〕,相即色相也。謂三界一切品類,洪纖妍丑,情與無情,及根塵諸法,各有形狀,是為相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三、妄想〕,妄想者,分別虛妄之念也。謂由前名、相二法,起分別心;認假名為自己,執(zhí)幻相為本身,則有心、心數(shù)法,種種攀緣,是為妄想也。(心即心王,心數(shù)法即受想行等法也。)
〔四、正智〕,正智者,如來明了正見之智也。謂了前諸法如幻如化,非斷非常,超過一切凡夫小乘偏邪異見,是為正智也。
〔五、如如〕,如如者,不變不異,真如之理也。謂由前正智,觀察名相,皆悉如幻,非有非無,名相本空,即真如理。理因智明,智因理發(fā);以智如理,以理如智;是為如如也。
五重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法相宗所立。觀萬法唯識之理,有由淺至深之五重。(參見: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唯識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法相宗所修的觀行,從淺至深,共有五重,名五重唯識觀。第一重是遣虛存實,即遣除遍計所執(zhí)的虛妄計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的實體。第二重是舍濫留純,即舍除雜濫的外境,而存留純粹的內(nèi)識。第三重是攝末歸本,即從見相二分的枝末作用上,攝歸自證分的本體。第四重是隱劣顯勝,即隱心所的劣,而顯心王的勝。第五重是遣相證性,即遣差別的事相,而證無差別的理性,也可以說,遣去一切法相,證入一切法性,名遣相證性。又此五重唯識觀,即為五種相對:第一重遣虛存實,為空有相對,要遣空而存有。第二重舍濫留純,為心境相對,要舍境而留心。第三重攝末歸本,為體用相對,要攝用而歸體。第四重隱劣顯勝,為王所相對,要隱所而顯王。第五重遣相證性,為事理相對,要遣事而證理。前四屬唯識相,后一屬唯識性。
五 ┌1遣虛存實(空有相對,遣空存有)┐
重 │2舍濫留純(心境相對,舍境留心)├唯識相
唯─┤3攝末歸本(體用相對,攝用歸體)│
識 │4隱劣顯勝(王所相對,隱所顯王)┘
觀 └5遣相證性(事理相對,遣事證理)──唯識性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觀門次第,從粗至細,總有五重:
一、遣虛存實識 謂觀遍計所執(zhí),唯虛妄起,無體用,應(yīng)正遣空,情有理無故。觀依他圓成諸法體實,二智境界,應(yīng)正存有,理有情無故。若爾何故得言唯識?唯言但遮愚夫所執(zhí),定離諸識實有色等。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相應(yīng)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皆不離識總立識名。
二、舍濫留純識 謂雖觀事理,皆不離識。于此內(nèi)識,有境有心。識唯內(nèi)有,境亦通外??譃E外故,但言唯識。
三、攝末歸本識 謂見相二分,俱依識有。若離識自體,本末法必無。是故攝末歸本,名曰唯識。
四、隱劣顯勝識 謂心及心所,俱能變現(xiàn)。以心王勝而心所劣。隱劣顯勝,名為唯識。
五、遣相證性識 謂識言所表,具有事理。事為相用,遣而不取。理為性體,應(yīng)求作證。
五種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法相宗之慈恩,于義林章一末唯識章中以五種六門該攝一切諸經(jīng)論之唯識:一、境唯識,如阿毗達磨經(jīng)說一處四見之喻,就境而明唯識之義者。二、教唯識,華嚴深密等諸經(jīng)中說唯識之義者。三、理唯識,經(jīng)論之中成就唯識之道理者。四、行唯識,經(jīng)論之中明唯識之觀法者。五、果唯識,經(jīng)論之中,明佛果之妙境界者。此中教唯識為總體之能詮,而他四唯識則所詮之別義也。唯識章曰:「然總遍詳諸教所說一切唯識不過五種。(中略)此中所說五種唯識總攝一切唯識皆盡?!?br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五字部五種唯識)
行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參見:五種唯識)
成唯識論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十卷,護法等十菩薩各造論十卷,釋世親之三十頌。唐玄奘師合糅為十卷,即瑜伽一宗之精要也。
成唯識寶生論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五卷,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唐義凈譯。護法菩薩造,釋天親所造之二十唯識頌。
成唯識論述記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六十卷,唐慈恩窺基撰。石埭楊文會曾為之序云:有窺基法師者,奘公之高弟也。親承師命,翻譯成唯識論。會萃十家而成一部,并以聞于師者著為述記。學(xué)相宗者,奉為準繩。迨元季而失傳,五百年來,無人得見。好學(xué)之士,每以為憾。近年四海交通,得與日本博士南條上人游。上人以此書贈予。金陵講經(jīng)沙門松巖見而心喜,亟募資鋟板。揚州觀如大師愿任其半,未及竣工,而觀松二公相繼西游,江表緇素踵而成之。
成唯識論隨注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一作成唯識論隨疏,十卷,明西蜀高原大師原著。御生氏明善,親受業(yè)于高原。于法席之次,啟請隨文以疏其義,高原許可。述至第七卷,明善逝世,嗣法門人慧善續(xù)成之。吳淳齋父子刻行后,仁和龔定庵曾脩補印行。
成唯識論隨疏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即成唯識論隨注。文約義豐,理明詞達,唯識入門之要書也。武林錢伊庵因此疏而著唯識隨疏翼二卷。
果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五種唯識之一。謂思惟觀察唯識之理,由之而得之果智也。(參見:唯識)
性唯識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對生滅變化下八識之相唯識,稱常住無相之真如曰性唯識?!居帧课逯匚ㄗR之第五遣相證性識也。(參見: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