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09,分201頁顯示  上一頁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閑和
和附
和粉
和約
就和
忠和
盡和
齊和
并和
和惠
和輯
和理
和令
和事
和文
《漢語大詞典》:閑和(閒和)
亦作“閑和”。 嫻雅溫和。閑,通“ 嫺 ”。 晉 陶潛 《閑情賦》:“始妙密以閑和,終寥亮而藏摧?!?span id="lmu36es" class="book">《類說》卷七引 唐 崔令欽 教坊記:“三姑子容止閑和,傍觀若意不在歌。”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十四:“飛走遲速,意淺之物易見;而閑和嚴靜,趣遠之心難形?!?/div>
分類:嫻雅溫和
《漢語大詞典》:和附
(1).隨聲應(yīng)和。 唐 韓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br />(2).響應(yīng)歸附。新唐書·郭震傳:“國家所患,惟 吐蕃 與 默啜 耳;今皆和附,是將大利於中國也?!?宋 陸游 《德勛廟碑》:“巨盜乘間,羣兇和附,公則建翦除安輯之成績?!?/div>
《駢字類編》:和粉
南北朝 庾信 奉和夏日應(yīng)令詩 開冰帶井水,和粉雜生香。
分類:和粉
《國語辭典》:和約(和約)  拼音:hé yuē
1.交戰(zhàn)國間因停戰(zhàn)議和而訂定的條約。如:「辛丑和約」、「巴黎和約」。宋。陸游醉歌〉詩:「戰(zhàn)馬死槽櫪,公卿守和約?!?br />2.訂定議和條約?!缎绿茣?。卷一七四。列傳。牛僧孺》:「是時,吐蕃請和約馳兵。」
《國語辭典》:就和  拼音:jiù he
遷就、親近?!冻桃冶炯t樓夢》第六回:「二十年前,他們看承你們還好,如今是你們拉硬屎,不肯去就和他,才疏遠起來?!挂沧鳌妇秃稀?。
分類:靠攏親近
《漢語大詞典》:忠和
忠實謙和。《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xiāng)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一曰六德:知、仁、圣、義、忠、和?!?賈公彥 疏:“‘中’下從‘心’,謂言出於心,皆有忠實也;云和不剛不柔者,謂寬猛相濟者也?!?span id="hzvhwgm" class="book">《后漢書·章帝紀》:“蓋君人者,視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憂,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分類:忠實謙和
《韻府拾遺 個韻》:盡和(盡和)
元稹酬白樂天詩序不三兩日盡和去年已來三十二章
《漢語大詞典》:齊和(齊和)
(1).使食物的滋味調(diào)和適口。 漢 桓寬 鹽鐵論·通有:“庖宰烹殺胎卵,煎炙齊和,窮極五味?!?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臣請譬之以五味, 管仲 善斷割之, 隰明 善煎熬之, 賓胥無 善齊和之,羹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不食,誰能彊之?”禮記·少儀“凡齊執(zhí)之以右居之以左” 漢 鄭玄 注:“齊,謂食羹醬飲有齊和者也?!?孔穎達 疏:“凡齊者,謂以鹽梅齊和之法?!?br />(2).指作料、藥物等的劑量。《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煎熬焚炙,調(diào)齊和之適,以窮 荊 吳 甘酸之變?!?span id="5okgtxj" class="book">《漢書·藝文志》:“度箴石湯火所施,調(diào)百藥齊和之所宜?!?/div>
《韻府拾遺 個韻》:并和(并和)
舊唐書高宗紀儀鳳二年宴近臣諸親于咸亨殿上上賦七言詩效柏梁體侍臣并和
《漢語大詞典》:和惠
溫和仁惠。漢書·匡衡傳:“寬柔和惠,則眾相愛?!?唐 元稹 《授牛元翼成德軍節(jié)度使制》:“慈仁和惠,愛養(yǎng)士伍。”《三國演義》第一○六回:“ 元 愷 輔 舜 , 周公 佐 周 ,皆以和惠謙恭,自求多福?!?郭沫若 《紀念高爾基》詩:“我在他那普被的不息的和惠的光輝中,又感覺著了 高爾基 的永遠不滅的容貌?!?/div>
分類:溫和仁惠
《漢語大詞典》:和輯(和輯)
(1).和睦團結(jié)。管子·五輔:“舉錯得,則民和輯;民和輯,則功名立矣?!?span id="uvajh14" class="book">《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世無災(zāi)害,雖神無所施其德;上下和輯,雖賢無所立其功。” 唐 白居易 《除李遜克兆尹制》:“威惠所加,罔不和輯?!?宋 葉適 《江陵府修城記》:“其后吏慢因循,以為幸其人之和輯,可以坐鎮(zhèn)?!?br />(2).指與他人、他族等和睦相處。漢書·晁錯傳:“ 隴西 之吏……和輯士卒,底厲其節(jié)?!?span id="jbqva2m"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成宗大德五年》:“帝亦以 奇爾濟蘇 不能和輯 高麗 ,遂罷征東行省?!?/div>
《漢語大詞典》:和理
(1).中和之道。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yǎng)知……知與恬交相養(yǎng),而和理出其性?!?成玄英 疏:“知之與恬交相養(yǎng)也,斯則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守之以一,養(yǎng)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章炳麟 《論式》:“﹝ 魏 晉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可以為百世師矣。”
(2).謂處事和洽而得當(dāng)。禮記·昏義:“婦順備而后內(nèi)和理,內(nèi)和理而后家可長久也?!?馬睎孟 曰:“和則有理,理則有義?!?span id="jpwdqan" class="book">《南史·劉孺?zhèn)?/a>》:“﹝ 孺 ﹞出為 晉陵 太守,在郡和理,為吏人所稱。”
《漢語大詞典》:和令
(1).和善。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diào):“ 王長豫 幼便和令?!?br />(2).和諧暢適。 唐 元稹 《祈雨九龍神文》:“或予政之抑塞和令,開洩閉藏耶?”
(3).宣布節(jié)令時禁。和,通“ 宣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鄭玄 注:“令,謂時禁也。”
《漢語大詞典》:和事
調(diào)解紛爭。 清 李漁 《慎鸞交·計竦》:“你既肯悔過,我這和事老人只得要做了?!?趙樹理 《張來興》:“我只當(dāng)是他們兩個人又鬧什么糾紛,便跟了去準備為他們和事。” 周立波 《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十一:“﹝ 白大嫂子 ﹞聽了 韓長脖 的一句話,無緣無故鬧起來,自己也覺得對不住當(dāng)家的,捎帶也對不起這個和事的大個子。”
《國語辭典》:和文  拼音:hé wén
日本人屬大和民族,故稱其文字為「和文」。
分類:和文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