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09,分201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柔和
和章
和應(yīng)
和應(yīng)
和顏
和酒
鳴和
熙和
和調(diào)
和得
和藥
下和
裕和
神和
休和
《國語辭典》:柔和  拼音:róu hé
1.溫馴、和順。《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后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商以后父輔政,而柔和自守,不能有所整裁?!?br />2.柔軟、柔弱。《水滸傳》第二七回:「舌為柔和終不損,齒因堅(jiān)強(qiáng)必遭傷?!?/div>
《漢語大詞典》:和章
謂酬和他人的詩章。一般只和其意,非必和其韻。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方夫人詩卷:“ 山舟學(xué)士 ……賦紀(jì)恩詩四章,一時(shí)和者不下百餘人。學(xué)士品題,以 芷齋 方夫人 為最。夫人時(shí)年八十,手書和章,筆力蒼勁?!?/div>
《漢語大詞典》:和應(yīng)(和應(yīng))
猶應(yīng)和。相呼應(yīng)。爾雅·釋樂“大鼓謂之鼖,小者謂之應(yīng)” 郝懿行 義疏引 三國 魏 孫炎 云:“和應(yīng)大鼓也?!?/div>
《漢語大詞典》:和應(yīng)(和應(yīng))
(1).指車鈴之聲相應(yīng)。大戴禮記·保傅:“升車則聞和鸞之聲……在衡為鸞,在軾為和,馬動(dòng)而鸞鳴,鸞鳴而和應(yīng)。” 王聘珍 解詁:“和、鸞,皆鈴也,所以為車行節(jié)者。”參見“ 和鸞 ”。
(2).和氣感應(yīng)。《宋史·樂志十二》:“嘉薦報(bào)本,於以祈年。誠格和應(yīng),神娭福延?!?/div>
《國語辭典》:和鸞(和鸞)  拼音:hé luán
系在車上的鈴鐺?!对娊?jīng)。小雅。蓼蕭》:「既見君子,鞗革忡忡,和鸞雍雍,萬福攸同?!埂段倪x。司馬相如。難蜀父老》:「鳴和鸞,揚(yáng)樂頌。」
《國語辭典》:和顏(和顏)  拼音:hé yán
和藹的臉色?!段倪x。曹植。洛神賦》:「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儒林外史》第三回:「學(xué)道和顏道:『文字已在這里了,又面試些甚么?』」
《漢語大詞典》:和酒
古代的一種酒。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笨麴并酒:“作和酒法:酒一斗;胡椒六十枚,乾薑一分,雞舌香一分,蓽撥六枚,下簁,絹囊盛,內(nèi)酒中。一宿,蜜一升和之。”
分類:和酒
《漢語大詞典》:鳴和(鳴和)
鳴聲諧和的車鈴。文選·陸機(jī)〈前緩歌聲〉:“羽旗棲瓊鑾,玉衡吐鳴和?!?李善 注:“ 鄭玄 周禮注曰:‘鑾、和,皆以金為鈴也。’ 應(yīng)劭 漢書注曰:‘鑾在軾,和在衡。’”
鳴聲應(yīng)和。 明 趙于禮 《溉園記·中秋燒香》:“怎能得玉斧伐為柯,怎能得簫鳳共鳴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生:“方將施刑, 興 不滿志,戛然大號;兩墀諸鬼,萬聲鳴和?!?/div>
《漢語大詞典》:熙和
清明和樂;興盛和樂。白雪遺音·八角鼓·春宵一刻:“一概閒事全不管。我這里,瀟灑傍舟樂熙和?!?清 黃六鴻 《?;萑珪け<住すψ铩?/span>:“雍穆熙和之化?!?茅盾 《子夜》四:“ 雙橋鎮(zhèn) 上,依然滿眼熙和太平之盛?!?/div>
《國語辭典》:和調(diào)(和調(diào))  拼音:hé tiáo
互相調(diào)理、彼此協(xié)調(diào)。漢。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海內(nèi)晏然,天下大洽,陰陽和調(diào),萬物咸得其宜?!乖`嵐庾妗?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湯藥,把貴體和調(diào)?!?/div>
《駢字類編》:和得
易林道理和得仁不相賊君子往之我有利福
分類:和得
《漢語大詞典》:和藥(和藥)
調(diào)制藥物;調(diào)和藥物。《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 季子 和藥而飲之。” 北周 庾信 《仙山》詩:“金灶新和藥,銀臺舊聚神?!?span id="17dv5b9" class="book">《宋史·曹彬傳》:“ 咸平 二年,被疾。上趣駕臨問,手為和藥。仍賜白金萬兩?!?/div>
《韻府拾遺 個(gè)韻》:下和
崔損飲至賦所謂君良臣忠上唱下和
分類:下和
《漢語大詞典》:裕和
寬厚和順。 宋 王安石 《外祖黃夫人墓表》:“夫人淵靜裕和,不彊而安,事舅、姑、夫,撫子,皆順適。”
分類:寬厚和順
《漢語大詞典》:神和
精神融和。文子·自然:“至於神和,游於心手之間,放意寫神,論變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傳之道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魏書·崔光傳》:“專薦郊廟,止決大政,輔養(yǎng)神和,簡息游幸?!?唐 張說 《奉和圣制春中興慶宮酺宴應(yīng)制》:“物覩恩無外,神和道入微。”云笈七籤卷八八:“夫神和則可以照徹於五藏,氣和則可以使用於四胑。”
《漢語大詞典》:休和
(1).安定和平。左傳·襄公九年:“若能休和,遠(yuǎn)人將至?!?漢 蔡邕 《協(xié)和婚賦》:“唯休和之盛代,男女得乎年齒?!?span id="nhjp5rh" class="book">《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用能免羣生於湯火,納百姓於休和?!?張銑 注:“休和,謂禍亂已平,兵戈不用,故致之使休息和平也。”舊唐書·玄宗紀(jì)上:“致君親於 堯 舜 ,濟(jì)黔首於休和?!?br />(2).猶言平息了事。 宋 司馬光 《論皇城司巡察親事官札子》:“有百姓殺人,私用錢物休和?!?span id="zlz1trf" class="book">《元典章·吏部三·投下》:“管人戶 朱全祜 駈男 朱得興 奸誘 班四 駈婦 臘梅 ,在逃促獲,受錢私下休和?!?元 尚仲明 《三奪槊》第二折:“不如告休和,伏低弱,留得性命,落得軀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