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萃楨,字君聚,號裒中,平湖人。萬歷癸丑進士,授工部主事。??關荊州,盡革小稅,以羨金筑堤沙市,民稱沈公堤。歷兵部員外郎中,升蘇州知府。福藩白糧,詔協(xié)濟五年,而七運未止,楨格不供。升福建副使,備兵興泉,平紅夷于海上。先是守蘇揭吳江令曹欽程貪墨,后欽程附魏珰誣劾之,遂與周宗建同落職。珰敗,臺省交薦,起補湖廣江防道,轉(zhuǎn)閩藩,尋移蘇松。乞養(yǎng)歸。生平熟于政事。凡軍兵多寡,錢谷出入,以及土俗形勢,經(jīng)濟大略,無不矯尾厲角,抗論鑿然。一代治才也。維基
沈萃楨,字君聚,號裒中,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灶籍。與弟沈杞楨同舉于鄉(xiāng),萬歷四十一年癸丑(1613年)成進士,授工部主事,榷荊州關稅,盡革諸小稅名目,以羨金筑堤沙市,避水沖民,稱沈公堤。歷南兵部員外、郎中,出知南直蘇州府,識文震孟、陳仁錫于未第時,親詣其門,修主客禮。天啟二年(1622年),舉卓異天下第一,賜宴禮部,升福建副使,備兵興泉。紅夷犯銅山,直侵中左,萃楨即日移駐同安,身冒矢石,出奇兵撓之,五閱月而就款。轉(zhuǎn)本省參政,職驛傳。以親老乞歸。當萃楨守蘇州時,吳江知縣曹欽程贓私狼藉,以淫刑博強項聲,巡撫周起元幾為所惑,乃列貪跡注下考上之,起元劾欽程落級。及魏忠賢亂政,欽程夤緣復官,乘機報復,鐫萃楨三級。崇禎元年(1628年),刑科給事中張國維極論欽程罪惡,中有參清正府官之語,帝問府官何人,國維以萃楨對,且曰:萃楨為曹欽程所劾,則其人可知;與周宗建等諸正人為伍,則其人又可知。得旨,原職起用,補湖廣參政,備兵岳州,尋升湖廣按察使,備兵蘇松,以疾不赴。復補福建按察使,備兵福州,時山??鼙I叵測,巡撫鄒維璉新任未習閩事,投誠者意破觀望,聞萃楨至,皆曰:沈公來,吾屬無虞矣。遂委心歸順,危疆以安,賜金加俸一級。尋升湖廣右布政使,仍備兵蘇松,復以親老乞歸,尋卒。
人物簡介
王國楨(1581年—1624年),字君翼,號式弘,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人。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舉人,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進士,次年,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官工部郎中。萬歷四十年(1612年),出為鳳陽府知府。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再起為廣東惠州府知府,改臨江。明習吏事,所至以鋤豪強見稱。數(shù)與大吏爭是非,意所不可,咳喘直侵其面。天啟四年(1624年)卒于臨江,人哀之如私親。
人物簡介
張叔鏜(16世紀—17世紀),字振卿,號見剛,又號復齋,江西臨江府新淦縣籍,清江縣郡城人。張叔鏜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成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與侄子張壽祺同中進士,獲授秀水知縣。秀水號稱繁劇難治,他克盡己任,摘奸發(fā)伏,一時號為神君;魏珰得知張叔鏜的名聲打算招攬,找人向他暗示,他卻多次拒絕謁見,遭降為寧國府教授。在寧國府他閉戶讀書,每天向諸生教授藝文,著有《敬亭看勝稿》;后魏珰敗亡,升為國子監(jiān)助教。
人物簡介
劉大啟(?—1642年),字君昌,號暾庵,廣東廣州府新會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廣東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都察院觀政,十四年授浙江嘉善縣知縣,任內(nèi)去世。
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龍巖人,字君衡。萬歷進士。授新會知縣,以清介擢陜西道御史。上疏極論內(nèi)官高寀為害閩省情況。巡按廣東,注力于澄清吏治,培植士風。天啟間轉(zhuǎn)大理寺卿,持法平允。以母憂歸。崇禎初起為刑部侍郎。明亡后隱居。維基
王命璿(1576年—?年),字君衡,號虞石,福建龍巖縣人,官至刑部左侍郎。二十五歲中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成甲辰科進士。授廣東新會縣知縣,為官清介,三十八年考選,四十年擢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四十一年巡視邊關,四十三年丁憂。四十五年起補原職,巡按廣東。天啟二年(1622年)升大理寺右寺丞,三年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四年升太常寺卿,五年轉(zhuǎn)大理寺卿。以母喪丁憂歸。崇禎初年,起為刑部侍郎。明亡,堅拒清朝征召,隱居萬安圓光寺。卒于隆武二年(1646年)前,黃道周曾為他撰《龍巖王廷尉碑》。
人物簡介
【生卒】:?—1643 【介紹】: 明浙江永康人,字君復。父為中城兵馬指揮,忤權要,將置重辟,學顏號泣爭于刑部,嚙臂血濺于庭,乃獲釋歸。崇禎十二年以恩貢生授楚府左長吏,攝江夏縣事,繕修守具,兼將楚府新募兵。后新軍響應張獻忠軍,城陷,學顏死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君實。萬歷四十七年進士。由知縣擢禮科給事中,以疏劾魏忠賢,削籍。崇禎初復官,官至左副都御史。維基
葉有聲(1583年—1661年),字君實,號震隱,直隸金山衛(wèi)人。明朝解元、政治人物。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中式乙卯科應天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解元)。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會試聯(lián)捷,未殿試,四十七年(1619年)殿試三甲三十九名,授福建侯官縣知縣,天啟五年(1625年)考選,擢禮科給事中,六年九月升本科右。魏忠賢秉政,閹黨欲進王爵,有聲廷叱之,七年五月以門戶被削籍。崇禎元年三月復原官,九月升禮科左給事中。二年正月升授浙江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升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因言免官。后又召拜兵部侍郎,不赴。卒年79。
人物簡介
陳所獻,字君賡,廣東普寧庵埠鎮(zhèn)文里村西疇美人,明末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天啟元年(1621年)中辛酉科廣東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進士。出任保定府推官,他在任內(nèi)斷案謹慎,疑案大多揭明真情,洗清冤枉。為官的時節(jié)儉如寒士,在閑暇時間讀史書來娛樂。當時有一個當權宦官路過保定,官員爭相奉承,只有陳所獻無所表示,起初為宦官怨恨,后來聽說他的賢能,才開始改變態(tài)度。不久,陳所獻因為道德素質(zhì)而被選入朝,在部里的科中任職。后病卒。
人物簡介
洪恩炤(?—17世紀),字君明,河南汝寧府息縣人。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成進士,獲授山東掖縣知縣,孔有德造反時力守掖縣全城六個月;遷兵科給事中,上疏沿海兵練計劃,因為雙親逝世辭官。之后他從吏科給事中獲起用,歷任禮科右給事中、刑科左給事中,之后以禮科都給事中監(jiān)督浙江、福建糧餉,調(diào)理得宜,外任山東右參政、雷廉道兵備使,轉(zhuǎn)為湖廣按察使,擢升浙江左布政使,革除當?shù)乇渍?,一個月后因病歸鄉(xiāng),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黎邦瑊(?—一六四四),字君選,號洞石。從化人。貫孫,民表子。明光宗泰昌元年(一六二〇)貢生,官興業(yè)知縣。陳子壯發(fā)起修復南園,邦瑊曾參預其事。明亡,以憂憤卒。有《洞石稿》。清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二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644 【介紹】: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君常。幼穎異,嗜學,有文名。崇禎四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左庶子。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軍破京師時,自縊死。
人物簡介
【生卒】:?—1645 【介紹】: 明河南永城人,字君豫。萬歷四十四年進士。天啟初由知縣擢御史,論事忤魏忠賢,削籍。崇禎元年,復官,進右僉都御史巡撫陜西,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作戰(zhàn)數(shù)年,關中戰(zhàn)事漸止。七年,總督陳奇瑜漢南招撫失敗,委罪國事,下獄,戍廣西。后赦還。南明弘光帝即位,召為戶部左侍郎,改兵部,加尚書銜蒞侍郎事。次年初致仕。維基
練國事(?—1645年),字君豫,河南永城人,祖籍江西新淦,明末東林黨官員。明初洪武十八年榜眼練子寧八世孫,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任沛縣(今江蘇沛縣)知縣,調(diào)任山陽知縣。天啟二年(1622年),任監(jiān)察御史,曾上疏二十馀次,舉發(fā)魏忠賢欺辱尚書鐘羽正一事,給事中趙興邦奏稱練國事是趙南星東林黨人,被削籍為民。崇禎元年(1628年),起用為京畿道監(jiān)察御史,次年升任太仆寺少卿,督餉山西。崇禎五年(1632年)俘殺流寇首領點燈子、劉道江、郭惡虎、混天猴、神一魁、黃友才、不沾泥、普天飛、金翅飛、插漢兒、飛山虎等六十余人。崇禎九年(1636年)正月坐陳奇瑜事遣戍廣西。崇禎十六年(1643年)赦還。南明福王時,任戶部右侍郎,不久改兵部左侍郎,加兵部尚書。次年(1645年)二月因病去職,三月病逝,有子練貞吉,順治八年(1651年)拔貢。
人物簡介
屠存仁(1585年—1642年),字君任,號念慈,浙江嘉興府嘉興縣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知黟縣,遷寧國府教授,天啟七年丁卯(1627)充四川同考官,升國子監(jiān)助教,遷工部都水司主事,督理徐淮中河,通漕護陵,賑饑掩骼,拯溺無算,創(chuàng)蜚鴻館課士。升員外郎、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