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3詞典 2分類詞匯 71
《國語辭典》:退守  拼音:tuì shǒu
退而堅(jiān)守。《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今日之事,不利進(jìn)攻,只宜退守。」《文選。陸機(jī)。漢高祖功臣頌》:「進(jìn)謁嘉謀,退守名都?!?/div>
《國語辭典》:回歸(回歸)  拼音:huí guī
返回、歸到。如:「回歸自然」?!端疂G傳》第七一回:「宋公明一打東平,兩打東昌,回歸山寨忠義堂上?!?/div>
《漢語大詞典》:小卻(小卻)
亦作“ 小卻 ”。
(1).稍稍后退。后漢書·馮異傳:“ 異 與 禹 合兵救之, 赤眉 小卻。”梁書·康絢傳:“遣其子 悅 挑戰(zhàn),斬 魏 咸陽王 府司馬 徐方興 , 魏 軍小卻。”舊唐書·太宗紀(jì)上:“諸軍戰(zhàn)小卻,為賊所乘?!?宋 陸游 《題郭太尉金州至喜堂》詩:“十年宿衛(wèi)功第一,小卻臥護(hù)長 淮 邊。”
(2).稍后,過些時(shí)候。 晉 王羲之 《與人書》:“實(shí)望投老得盡田里骨肉之歡……不知小卻得遂本心不?”宋書·武帝紀(jì)下:“ 謝晦 數(shù)從征伐,若有同異,必此人也。小卻,可以 會(huì)稽 、 江洲 處之?!?br />(3).稍稍推辭。 宋 郭應(yīng)祥 《虞美人·送張監(jiān)稅》詞:“二年 瀏水 司征榷,小卻平戎略?!?/div>
《國語辭典》:退后(退後)  拼音:tuì hòu
向后移動(dòng)。如:「請大家退后一點(diǎn),不要站在走道上?!?/div>
《漢語大詞典》:卻去(卻去)
亦作“卻去”。 后退;離去。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從此卻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唐 杜甫 《羌村》詩之二:“嬌兒不離膝,畏我復(fù)卻去?!?明 王世貞 《將軍行》:“今年胡卻去,好復(fù)開茅土。”
分類:后退離去
《漢語大詞典》:鹢退(鷁退)
左傳·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飛,過 宋 都?!焙笠蛞浴苞^退”表示要求前進(jìn)而被迫后退的處境。 宋 蘇軾 《喬太博見和復(fù)次韻答之》:“未遭甘鷁退,并進(jìn)恥魚貫?!?/div>
《國語辭典》:卻步(卻步)  拼音:què bù
因畏懼或憎厭而退縮不前。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不能一遇到困難就頹喪卻步?!?/div>
分類:卻行后退
《漢語大詞典》:卻生(卻生)
亦作“卻生”。
(1).死而復(fù)蘇。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古元之》:“ 弼 憐之特甚,三日殮畢,追思,欲與再別,因命斵棺,開已卻生矣?!?br />(2).后退貪生。南史·梁臨川靖惠王宏傳:“王安得亡國之言。天子掃境內(nèi)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卻生一寸。”
分類:后退貪生
《國語辭典》:退卻(退卻)  拼音:tuì què
后退?!度龂?。卷四。魏書。三少帝紀(jì)。齊王芳紀(jì)》「以顏淵配」句下裴松之注引習(xí)鑿齒《漢晉春秋》:「當(dāng)今宜捐淮、漢以南,退卻避之?!?/div>
《國語辭典》:退隱(退隱)  拼音:tuì yǐn
退職隱居或斷絕世俗的應(yīng)酬交際?!犊鬃蛹艺Z。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孔子卒后,原憲退隱,居于衛(wèi)?!埂妒酚?。卷八○。樂毅傳》:「及民志不入,獄囚自出,然后二子退隱?!?/div>
《國語辭典》:退走  拼音:tuì zǒu
退卻?!逗鬂h書。卷七○。荀彧傳》:「遂以奇兵破紹,紹退走?!埂度龂萘x》第一一二回:「成倅退走,誕驅(qū)兵掩殺?!?/div>
《國語辭典》:后路(後路)  拼音:hòu lù
1.后面的道路。南朝宋。謝靈運(yùn)〈嶺表賦〉:「顧后路之傾巘,眺前磴之絕岸。」
2.軍隊(duì)行軍時(shí),列在后面的隊(duì)伍或后退之路?!度辶滞馐贰返谒娜兀骸競飨绿?hào)令:遣清江參將帶領(lǐng)本協(xié)人馬,從小石崖穿到鼓樓坡,以斷其后路。」
3.比喻以后的人生道路?!毒劳ㄑ浴>硪话?。老門生三世報(bào)恩》:「我取個(gè)少年門生,他后路悠遠(yuǎn),官也多做幾年,房師也靠得著他?!?br />4.比喻事情轉(zhuǎn)圜的馀地。如:「他為人謹(jǐn)慎,事事留有后路?!?/div>
《國語辭典》:倒退  拼音:dào tuì
1.后退?!度龂萘x》第九二回:「西涼兵素知趙云之名,今見其英勇如昔,誰敢交鋒?趙云馬到處,陣陣倒退?!埂段拿餍∈贰返谌呕兀骸竷膳缘谋∫积R舉槍致敬,倒把個(gè)錢大老爺嚇了跳,連忙倒退幾步?!?br />2.追溯、退到從前。如:「她的復(fù)古裝扮,好像倒退到民國初年的時(shí)代?!?/div>
《漢語大詞典》:退散
(1).后退潰散;撤退疏散。后漢書·班超傳:“ 莎車 遂降, 龜茲 等因各退散?!?span id="ahlloji"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任成威王彰傳》:“ 彰 北征,入 涿郡 界,叛胡數(shù)千騎卒至……用 田豫 計(jì),固守要隙,虜乃退散?!?span id="3i8ybcq" class="book">《隋書·天文志下》:“外聲欲戰(zhàn),其實(shí)欲退散?!?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時(shí)還不能夠退散完的懦弱的工人們,也有多少人在暗暗地磨拳擦掌。”
(2).減退消散。 宋 陸游 《八十四吟》:“筮言災(zāi)退散,醫(yī)賀脈和平?!?/div>
《國語辭典》:后退(後退)  拼音:hòu tuì
1.向后退。如:「兩輛大卡車在窄道上相遇,誰也不愿后退?!埂度龂萘x》第一一七回:「前江油城中,糧食足備。汝等前進(jìn)可活,后退即死。須并力攻之?!?br />2.退卻、畏縮。如:「即使面對困難,我們也絕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