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47,分117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口岸
口風(fēng)
惡口
馬口
湓口
口伐
魚口
渦口
小口
應(yīng)口
口賦
口義
悅口
斗口
方口
《國語辭典》:口岸  拼音:kǒu àn
港口。如:「高雄港是臺灣重要的國際通商口岸?!?/div>
《國語辭典》:口風(fēng)(口風(fēng))  拼音:kǒu fēng
話中所透露出來的含意及傾向。如:「他倆口風(fēng)很緊,沒人知道他們何時結(jié)婚?!埂缎咽篮阊?。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你說的話,沒有一些兒口風(fēng),教我如何去回復(fù)右丞?!埂段拿餍∈贰返谌鸹兀骸覆匀豁樍怂目陲L(fēng)幫上幾句,又著實恭維黃詹事的話是天經(jīng)地義、顛撲不破的?!?/div>
《國語辭典》:口氣(口氣)  拼音:kǒu qì
1.從口中散發(fā)出來的難聞氣味?!逗鬂h書。卷八五。東夷傳。夫馀傳》:「王令置于豕牢,豕以口氣噓之,不死?!挂卜Q為「口過」、「口臭」。
2.說話的語氣及措辭。清。李漁《風(fēng)箏誤》第九出:「口氣也像女人口氣,筆跡也像女人筆跡?!挂卜Q為「口吻」。
3.話里的含義,言外之意?!都t樓夢》第八二回:「便把活計放下,走到黛玉處去探探他的口氣?!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诙兀骸盖业冉裢碓囋囁目跉?,他若肯了,不怕他師父不肯?!挂卜Q為「口音」。
4.帶有各民族或地方特色的語音?!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五回:「還坐了七八個人,都是寧波、紹興一路口氣?!挂卜Q為「口音」、「口吻」。
《漢語大詞典》:惡口(惡口)
(1).惡毒的語言。漢書·王尊傳:“﹝ 楊輔 ﹞素行陰賊,惡口不信,好以刀筆陷人於法?!?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討帳還帳,是好說好話的事,犯不著惡口惡聲?!?br />(2).佛教以惡口為十惡行之一。四十二章經(jīng)·善惡并明:“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span id="irclcga"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九三:“惡口而兩舌,好出他人過?!?宋 洪邁 容齋隨筆·六十四種惡口:“《大集經(jīng)》載六十四種惡口之業(yè)?!?/div>
《漢語大詞典》:馬口(馬口)
(1).馬的嘴。詩·小雅·采芑“約軧錯衡,八鸞瑲瑲” 宋 朱熹 集傳:“鈴在鑣曰鸞,馬口兩旁各一,四馬故八也?!?br />(2).骨相用語。指人的嘴像馬的嘴,是帝王圣賢的特征之一。 漢 王充 論衡·骨相:“傳言 黃帝 龍顏…… 周公 背僂, 皋陶 馬口?!?br />(3).方言。指尿道口。《醒世姻緣傳》第三九回:“他最苦的是每次小便,那馬口里面就如上刀山一般的割痛?!?/div>
《漢語大詞典》:湓口
古城名。以地當(dāng) 湓水 入 長江 口而得名。 漢 初 灌嬰 始筑此城。故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后改名 湓城 , 唐 初又改 潯陽 。為沿 江 鎮(zhèn)守要地。 唐 曹松 《九江送方干歸鏡湖》詩:“客路拋 湓口 ,家林入鏡中?!?/div>
《國語辭典》:口伐  拼音:kǒu fā
用言語譴責(zé)他人?!缎绿茣>硪弧稹?。鄭善果傳》:「知公口伐,可汗如約,遂使邊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賜于公哉!」
《國語辭典》:魚口(魚口)  拼音:yú kǒu
中醫(yī)上指由性病引起的腹股溝淋巴結(jié)炎,化膿后形成潰瘍,瘡口像魚嘴,故稱為「魚口」?!督鹌棵贰返诹换兀骸肝蚁肫饋砹?。不是便毒魚口,定然是經(jīng)水不調(diào)勻?!?/div>
《國語辭典》:渦口(渦口)  拼音:guō kǒu
地名。渦河注入淮河的地方,位于安徽省懷遠(yuǎn)縣東北。
《國語辭典》:小口  拼音:xiǎo kǒu
未成年的孩子?!逗鬂h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序》:「歲,令大人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
《國語辭典》:應(yīng)口(應(yīng)口)  拼音:yìng kǒu
1.說到做到、言行一致。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一折:「我將這服孝守,我言詞須應(yīng)口?!乖?。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說來的話兒不應(yīng)口,無語低頭,書在手,淚凝眸?!?br />2.頂嘴、辯駁?!队罉反蟮鋺蛭娜N。張協(xié)狀元。第二四出》:「(末)兩個不須動手,(生)各請住,休得要應(yīng)口?!埂端疂G傳》第三回:「鄭屠掙不起來。那把尖刀也丟在一邊,口里只叫:『打得好!』魯達(dá)罵道:『直娘賊!還敢應(yīng)口!』」
3.適合口味。元。喬吉《金錢記》第三折:「敢酒食肴饌不應(yīng)口么?」
《國語辭典》:口賦(口賦)  拼音:kǒu fù
古代按照人口所收的稅,始于秦代。以漢代而言,七歲至十四歲,每人每年出二十錢以供天子,為口賦;武帝時增至二十三錢,以補車騎馬匹之費。歷代或因其名,但規(guī)定各異。也稱為「口錢」、「口算」。
《國語辭典》:口義(口義)  拼音:kǒu yì
1.口述經(jīng)義,為唐代科舉取士的一種方法?!缎绿茣?。卷四四。選舉志上》:「明經(jīng)??诹x,復(fù)試墨義十條?!?br />2.講義。如宋代胡瑗著有《周易口義》及《洪范口義》。
《漢語大詞典》:悅口
適口,可口。語本孟子·告子上:“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明 王瓊 《雙溪雜記》:“雖曰信手雜録,而舉一事寓一理,使讀者忘倦,如芻豢之悅口,斯不為徒言矣?!?/div>
分類:適口可口
《國語辭典》:斗口(鬥口)  拼音:dòu kǒu
在口頭上爭勝。《紅樓夢》第五九回:「那里弄你這個不曉事的來,天天斗口,也叫人笑話,失了體統(tǒng)?!?/div>
《分類字錦》:方口
唐書婁師德傳師德長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老子內(nèi)傳鶴發(fā)龍顏廣顙長耳大目疏齒方口厚唇
分類: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