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903,分127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千口
口生
口口
北口
龍口
口外
口多
崖口
口過
灌口
守口
汴口
閘口
三口
口噤
《駢字類編》:千口
唐 韓偓 此翁 金勁任從千口鑠,玉寒曾試幾爐烘。
《漢語大詞典》:口生
口的動作不熟練。 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自古道吃饅頭也有三箇口生,做親的事如何不操演一操演?”
分類:不熟熟練
《漢語大詞典》:口口
(1).猶言句句話。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某見相公一箇恁么人,口口是忠臣,某如何敢殺相公?”
(2).連聲;口口聲聲。紅樓夢第一○九回:“ 寳玉 接來一瞧,那玉有三寸方圓,形似甜瓜,色有紅暈,甚是精致。 寳玉 口口稱讚?!?清 陳天華 《警世鐘》:“有人口口説打洋人,卻不講洋人怎么打法。”
《國語辭典》:北口  拼音:běi kǒu
張垣市的別名。參見「張垣市」條。
《國語辭典》:龍口(龍口)  拼音:lóng kǒu
1.龍的嘴巴。
2.地名。在山東省黃縣西渤海沿岸,民國三年自辟商埠。
《國語辭典》:口外  拼音:kǒu wài
長城以北地區(qū),主要包括張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內(nèi)蒙古中部。因長城關(guān)隘多稱口,如古北口、張家口,故稱為「口外」。也稱為「口北」。
《國語辭典》:口北  拼音:kǒu běi
長城以北地區(qū),主要包括張家口以北的河北省北部和內(nèi)蒙古中部。因長城關(guān)隘多稱口,如古北口、張家口,故稱為「口北」。也稱為「口外」。
《漢語大詞典》:口多
多嘴。 沈從文 《阿金》:“除了口多,愛說點閑話,這地保在 鴉拉營 原被所有人稱為正派的。”
分類:口多多嘴
《漢語大詞典》:崖口
山崖間的豁口;谷口。 唐 岑參 《題華嚴(yán)寺瓌公禪房》詩:“朝從老僧飯,昨日崖口宿。” 唐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詩:“淹泊俱崖口,東西異石根?!?/div>
《國語辭典》:口過(口過)  拼音:kǒu guò
1.言語上的過失?!缎⒔?jīng)。卿大夫章》:「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老殘游記二編》第八回:「口過痛癢的事,為什么要定這樣重的罪呢?」
2.爭吵。清。李漁《比目魚》第一七出:「小婦人的女兒投水是實,原為母子之間有幾句口過,所以自尋短計?!?br />3.從口中發(fā)出的難聞氣味。唐。孟棨《本事詩。怨憤》:「則天見其詩,謂崔融曰:『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diào),但以其有口過。』蓋以之問患齒疾,口常臭故也?!挂沧鳌缚跉狻埂ⅰ缚诔簟?。
《漢語大詞典》:灌口
(1).見“ 灌口二郎 ”。
(2).方言。給牲口灌藥用的器具。 韓旭 《擴社的時候》:“灌口也借來了,來,配好了就灌!”
《國語辭典》:灌口二郎  拼音:guàn kǒu èr láng
神話傳說中的神:(1)秦蜀郡守李冰之子二郎,手持三尖兩刃刀,擒龍于新津縣童子堰,并鎖于伏龍觀石柱下深潭。四川灌縣玉壘山有二王廟祀奉。也稱為「二郎神」。(2)隋朝嘉陽太守斬郡左河內(nèi)惡蛟,后蜀人于水漲見之,立廟灌江口。宋時曾顯靈而受封。也稱為「二郎神」。(3)臨江灌口二郎神楊戩。為玉皇大帝御妹之子,曾斧劈桃山。也稱為「二郎神」。
《漢語大詞典》:守口
(1).閉口不言。 南朝 齊 王琰 《冥祥記》:“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度世去?!?明 陳子龍 《侯君爾濟誄》:“慎約數(shù)馬,謹(jǐn)亟守口?!?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不欲守口,任華土更歸寂寞,復(fù)自負(fù)無量罪惡,以續(xù)前塵?!?br />(2).把守關(guān)口。《清會典·兵部七·職方清吏司》:“凡官兵出邊者,皆達以票,守口官驗而出納之,以報部而覈焉?!?/div>
《駢字類編》:汴口
宋史河渠志見洛口下兵
杜牧有赴京初入汴口曉景即事先寄
部李郎中詩
《國語辭典》:閘口(閘口)  拼音:zhá kǒu
1.水閘之口。
2.地名。在浙江省杭縣城南錢塘江濱,為滬杭甬鐵路滬杭線的終點。
《駢字類編》:三口
水經(jīng)注涪陵縣西溪夾側(cè)鹽井三口相去各數(shù)十步
《國語辭典》:口噤  拼音:kǒu jìn
口緊閉。唐。杜甫〈后苦寒〉詩二首之一:「元猿口噤不能嘯,白鵠翅垂眼流血?!?/div>
分類:緊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