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duì)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duì)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dòng)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jiǎn)繁轉(zhuǎn)換
詩社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
詞典
2
分類詞匯
9
詞典
受累
受累
分類詞匯
池魚
苦累
痕累
枉累
忤累
拖空子
無須之禍
跳進(jìn)黃河也洗不清
池魚之慮
《國語辭典》:
受累
拼音:
shòu lěi
遭到牽累。《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但得退婚,不致在下受累,那在乎這幾兩銀子!」《文明小史》第二六回:「我合你說的好話,原是要保護(hù)你,恐怕你受累的意思?!?/div>
分類:
受累
牽累
《國語辭典》:
受累
拼音:
shòu lèi
勞神費(fèi)力?!秲号⑿蹅鳌返谒幕兀骸溉缃穸塘诉@等一個(gè)人,安公子自然益發(fā)受累起來。」
分類:
勞累
消耗
耗精
精力
力氣
氣力
客氣話
《國語辭典》:
池魚(池魚)
拼音:
chí yú
1.池中的魚。亦用以比喻受限制,無法隨心所欲,自由伸展?!秴问洗呵铩kx俗覽。高義》:「(重耳)去齊之曹,曹共公視其駢脅,使袒而捕池魚。」晉。陶淵明〈歸園田居〉詩五首之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br />2.比喻無辜的人。參見「池魚之殃」條。如:「殃及池魚」。
分類:
池中
無辜
受累
遭殃
《國語辭典》:
苦累
拼音:
kǔ lèi
備極辛苦勞累?!陡;萑珪?。卷九。編審部??傤悺罚骸溉缡歉F民常處其苦累,而紳衿常處其樂利矣?!?/div>
分類:
困苦
苦勞
勞累
受苦
受累
《漢語大詞典》:
痕累
謂因事牽連而受累。 唐
元稹
《上門下裴相公書》
:“閣下若能蕩滌痕累,洞開嫌疑,棄仇如振塵,愛士如救餒……上以副陛下咸與維新之懷,次有以廣閣下常善救人之道?!?唐
陸贄
《奉天改元大赦制》
:“應(yīng)先有痕累禁錮及反逆緣坐承前恩赦所不該者,并宜洗雪?!?/div>
分類:
牽連
受累
《漢語大詞典》:
枉累
冤屈受累。 清 黃六鴻
《?;萑珪ぞ帉彙徍蟪鍪尽?/span>:“其中陞擦不合、開報(bào)不公、里胥作弊受賄等情,許出示,三日之內(nèi)指名據(jù)實(shí)呈控,本縣準(zhǔn)與審理定奪。如并無枉累,妄行瀆擾,定行重責(zé)枷示不貸?!?/div>
分類:
冤屈
受累
《漢語大詞典》:
忤累
謂不合時(shí)宜而受累。 唐
白居易
《適意》
詩:“況余方且介,舉動(dòng)多忤累?!?/div>
分類:
不合時(shí)宜
受累
《國語辭典》:
拖空子
拼音:
tuō kòng zi
借債。《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一七回:「就是引見之后,一到省,也不會(huì)就得甚么差使,總得空上二三年,免得再去拖空子。」
分類:
受累
虧空
《漢語大詞典》:
無須之禍(無鬚之禍)
《
三國志·魏志·袁紹傳
》
:“﹝ 紹 ﹞遂勒兵捕諸閹人,無少長(zhǎng)皆殺之,或有無鬚而誤死者。”后以“無鬚之禍”謂無辜受累而遭禍。 宋
陳亮
《送吳允成運(yùn)干序》
:“及其徒既衰,而異時(shí)熟視不平者合力共攻之,無鬚之禍濫及平人?!?宋
陳亮
《甲辰答朱元晦書》
:“ 亮 濫膺無鬚之禍,初欲以殺人殘其命,后欲以受賄殘其軀……可謂吹毛求庛之極矣。”
分類:
無辜
受累
遭禍
《漢語大詞典》:
跳進(jìn)黃河也洗不清(跳進(jìn)黃河也洗不清)
謂無辜受累蒙上惡名而無法表白。 陸文夫
《榮譽(yù)》
:“不明底細(xì)的還以為自己故意虛報(bào),這種冤枉,真是跳進(jìn) 黃河 也洗不清。”亦作“ 跳下黃河洗不清 ”、“ 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 陳登科
《活人塘》
三:“蛇咬一口,入骨三分,賊咬一口,跳下 黃河 洗不清?!?束為
《好人田木瓜》
:“ 王三寶 一口咬定我收了他的工票,合伙偷糧食,那可害死人了。一輩子沒有打過官司,這可要到司法科走一趟了,跳到 黃河 也洗不清啦。”
分類:
無辜
受累
惡名
表白
《漢語大詞典》:
池魚之慮(池魚之慮)
謂擔(dān)憂無端受累遭災(zāi)。
《上海小刀會(huì)起義史料匯編·羅店鎮(zhèn)志》
:“訛傳 丁國恩 率大兵會(huì)剿 羅店 ,蓋以吾鎮(zhèn)賊曾踞作巢穴,人人抱池魚之慮,一時(shí)驚惶無措,各扶老攜幼避匿四鄉(xiāng),半皆露宿。”參見“ 池魚之殃 ”。
分類:
擔(dān)憂
無端
受累
遭災(zāi)
《國語辭典》:
池魚之殃(池魚之殃)
拼音:
chí yú zhī yāng
春秋時(shí),宋司馬桓有寶珠,后因畏罪出亡,故投珠于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尋珠不著,而池魚卻因此而亡。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一說為春秋時(shí),宋人名池中魚者,居近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一說為宋城門失火,眾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魚死。俱見《太平御覽。卷九三五。鱗介部。魚上引風(fēng)俗通》。后比喻無辜卻受牽累而遭禍。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yù)池魚之殃。」也作「池魚之禍」。
分類:
牽連
無端
災(zāi)禍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hào)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