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葫蘆島(葫蘆島)  拼音:hú lú dǎo
半島名。位于遼寧省葫蘆島市東,長約六公里,由西向東延伸,前尖后寬,中間狹窄,形似葫蘆。島中有名為獅子頭的岬角與對面高粱垛相望而圍成連山灣。民國二十五年開始筑港,二十七年正式啟用。因有支線與北寧鐵路相通,又居于營口和秦皇島兩大港之間,結(jié)冰期不長,成為東北重要海港之一。
《國語辭典》:西班牙  拼音:xī bān yá
Spain
國名。位于南歐伊比利半島的大部分。參見「西班牙王國」條。
《國語辭典》:香山鄉(xiāng)(香山鄉(xiāng))  拼音:xiāng shān xiāng
鄉(xiāng)鎮(zhèn)名。廣東省中山縣的舊名。為突出海中的半島,臨三角江口。
《漢語大詞典》:長城站
在南極半島外的喬治島上。地理座標(biāo)為南緯62°12′59″,西經(jīng)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建有兩座主樓,以及氣象觀測站、發(fā)電機(jī)房等。
《漢語大詞典》:阿曼
西亞國家。在阿拉伯半島東南部。面積30萬平方千米。人口201.8萬(1994年)。首都馬斯喀特。大部分地區(qū)氣候干熱,沙漠分布廣。石油工業(yè)是最重要的經(jīng)濟(jì)部門。
《漢語大詞典》:剌撒
(1).謂拉屎撒尿。 宋 錢愐 錢氏私志:“師云:‘在行住坐臥處,著衣吃飯?zhí)?,痾屎剌撒處?!?br />(2).地名。La’sa的音譯。在今 阿拉伯半島 南岸 木卡拉 (Mukalla)附近。明史·外國傳七·剌撒:“ 剌撒 , 忽魯謨斯 ……諸國入貢?!?span id="cn9x0i5" class="book">《明史·外國傳七·剌撒》:“ 剌撒 ,自 古里 順風(fēng)二十晝夜可至。 永樂 十四年遣使來貢。”
《國語辭典》:斯巴達(dá)(斯巴達(dá))  拼音:sī bā dá
Sparta
城市名。位于希臘半島南部,建于西元前一四九○年左右。由一些鄉(xiāng)村圍繞著一個山丘而成,為希臘城邦時代的代表,以提倡極端的尚武教育而著名。
《漢語大詞典》:斯洛文尼亞
東南歐國家。在巴爾干半島上,臨亞得里亞海。面積2.03萬平方千米。人口199萬(1994年)。首都盧布爾雅那。地形以山地為主。大部分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工業(yè)較發(fā)達(dá),林、畜業(yè)重要。
《漢語大詞典》:亞平寧半島
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在地中海中部。為意大利國土主要部分,故也稱“意大利半島”。面積25.1萬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地形為主。海岸曲折,多良港。
《漢語大詞典》:伊本·拔圖塔
阿拉伯旅行家。1325年開始離鄉(xiāng)旅行,到過北非、敘利亞、阿拉伯半島、小亞細(xì)亞以及波斯、中亞、印度等地,遍訪伊斯蘭教各國,據(jù)稱到過錫蘭(今斯里蘭卡)和中國。后出使西班牙和西非。他的旅行見聞被記錄成書,稱為《伊本·拔圖塔游記》
《漢語大詞典》:伊比利亞半島
歐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也稱“比利牛斯半島”。面積約58.4萬平方千米。海岸平直,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有鐵、錫等礦藏。
《國語辭典》:莫曼斯克  拼音:mò màn sī kè
Murmansk
城市名。在俄羅斯聯(lián)邦西北部的可拉半島上,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海水終年不凍,成為俄羅斯聯(lián)邦臨北極海岸的唯一不凍港,也是北極圈內(nèi)最大的港市。
《國語辭典》:挪威王國(挪威王國)  拼音:nuó wēi wáng guó
Kingdom of Norway
國名。位于北歐,斯坎地納維亞半島西部。面積三十二萬三千八百七十八平方公里,人口四百多萬。首都奧斯陸(Oslo)。人民主要信仰基督教,主要語言為挪威語。挪威建國約在十一世紀(jì),但其間經(jīng)常為丹麥統(tǒng)治。西元一八一四年,瑞典迫丹麥割讓挪威,但為挪威拒絕,同年五月十七日挪威召開國民會議頒布憲法,舉丹麥王子為挪威國王,并訂該日為國慶日。幣制為Norweigain Kroner。簡稱為「挪威」。
《國語辭典》:羅馬帝國(羅馬帝國)  拼音:luó mǎ dì guó
Roman Empire
國名。在今義大利半島。西元前二十七年屋大維(Octavius)統(tǒng)一羅馬政治,改行帝制。當(dāng)時文藝隆盛,版圖擴(kuò)張,東至小亞細(xì)亞,西至葡萄牙,南至非洲北岸,北至英國。在西元三六四年時,帝國分裂,義大利半島及其以西為西羅馬帝國,亡于四七六年;巴爾干半島及其以東為東羅馬帝國,亡于一四五三年。也稱為「大秦」。
《國語辭典》:羅馬尼亞(羅馬尼亞)  拼音:luó mǎ ní yà
Romania
國名。位于巴爾干半島東北部。參見「羅馬尼亞共和國」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