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6—1089 【介紹】: 宋濮州鄄城人,字公儀。李迪從子。以蔭為將作監(jiān)主簿。累擢知德州,提點開封府界內(nèi)縣鎮(zhèn)及夔路、湖南刑獄。徙湖北轉(zhuǎn)運使,討平彭仕羲之叛。神宗立,以右諫議大夫知慶州,徙瀛州,會大雨地震,啟廩賑給,嚴儆盜竊。遷天章閣待制、知開封府,仕至龍圖閣直學士、知鄆州。
全宋文·卷六三九
李肅之(一○○六——一○八九),字公儀,濮州鄄城(今山東鄄城北)人,迪弟子,以迪推恩補官。通判澶州,知德州,提點夔路、湖南刑獄。歷湖北、江東、兩浙、河北諸路轉(zhuǎn)運使,進度支副使、江淮發(fā)運使。神宗時官右諫議大夫、知慶州,徙瀛州、拜天章閣待制、知開封府,出知定州,還,權(quán)三司使,又出知永興軍。元豐元年,加龍圖閣直學士、知鄆州。四年致仕。元祐四年卒,年八十四。見蘇頌《龍圖閣直學士致仕李公墓志銘》(《蘇魏公文集》卷六一),《宋史》卷三○一《李迪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7—1073 【介紹】: 宋壽州人,字寶臣。呂公綽弟。以蔭補官,賜進士出身。積遷直史館、河北轉(zhuǎn)運使,始通漕運,移屯兵就食京東,為仁宗賞識,擢都轉(zhuǎn)運使。英宗初,拜樞密副使。神宗立,進樞密使。反對王安石變法,罷知太原府,徒知鄭州,判秦州。卒謚惠穆。
全宋詩
呂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寶臣,壽州(今安徽鳳臺)人,夷簡次子。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賜進士出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二),同判太府寺將作監(jiān),遷直史館。為河北轉(zhuǎn)運使,權(quán)知開封府。英宗即位,加給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除樞密副使。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擢樞密使(《宋史》卷二一一《宰輔表二》)。六年,為西太一宮使,卒,年六十七。謚惠穆。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二六范鎮(zhèn)《呂惠穆公神道碑》?!?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一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六二
呂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寶臣,壽州(治今安徽鳳臺)人,夷簡次子。以父蔭補官,賜進士出身。仁宗朝歷任河北轉(zhuǎn)運使、都轉(zhuǎn)運使,加龍圖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及渭、延、成都等州府。英宗即位,召為權(quán)三司使,治平二年拜樞密副使。神宗立,進樞密使。熙寧三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以觀文殿學士出知太原府。徙知鄭州,以宣徽南院使判秦州。熙寧六年卒,年六十七。贈太尉,謚惠穆。見范鎮(zhèn)《呂惠穆公神道碑》(《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二六),《宋史》卷三一一《呂夷簡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8—1049 【介紹】: 宋綿州鹽泉人,字子美,號滄浪翁。蘇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進士。少有大志,當天圣中,學者為文多病偶對,獨其與穆修好為古文歌詩,一時豪杰多從之游。初以父蔭補官,累遷大理評事。慶歷中,范仲淹薦其才,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岳父杜衍與仲淹主新政,多遭讒陷,舜欽坐售故紙錢召妓樂會賓客除名。流寓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以自適。工詩文,其體豪放,時發(fā)憤于歌詩中。又善草書,每酣酒落筆,為時人所傳。后為湖州長史卒。有《蘇學士集
全宋詩
蘇舜欽(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東南),自曾祖起移家開封(今屬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進士(《隆平集》卷六),歷任蒙城、長垣縣令,入為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時杜衍、富弼、范仲淹執(zhí)政,主持“慶歷新政”。蘇舜欽為杜衍婿,因進奏院祠神,以出售廢紙公錢宴會,為人所劾,以監(jiān)守自盜罪削職為民,閑居蘇州。后復為湖州長史,慶歷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長史蘇君墓志銘》),年四十一。有《蘇學士文集》十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二有傳?!√K舜欽詩,以沈文倬點?!短K舜欽集》為底本。沈氏點校本以清康熙中宋犖校定徐惇復刊印本為底本,曾參校清黃丕烈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黃本)、陳乃乾過錄何焯校本(簡稱陳本)、清光緒中李星根等重編??肀荆ê喎Q李本)、黃丕烈過錄顧廣圻校記(簡稱顧校)、陳乃乾過錄錢泰吉校記(簡稱錢校)等。此次據(jù)《全宋詩》體例,對底本校語作若干刪節(jié)、調(diào)整,并據(jù)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蘇學士集》(簡稱四庫本)予以補正。輯錄所得集外詩,另編一卷
詞學圖錄
蘇舜欽(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遷居開封。蘇易簡孫。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慶歷革新,見嫉于守舊黨,罷職閑居蘇州。后復起為湖州長史,不久病故。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有詞見《花庵詞選》。
全宋文·卷八七四
蘇舜欽(一○○八——一○四八),字子美,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南)人。舜元弟。少慷慨有大志,以父蔭補太廟齋郎,調(diào)滎陽縣尉。景祐元年舉進士中第,改光祿寺主簿,知蒙城縣。丁父憂,居喪于長安。服除,知長垣縣,遷大理評事,監(jiān)在京店宅務。慶歷四年,以范仲淹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以岳父杜衍與仲淹、富弼主新政,為人傾陷,坐用鬻故紙公錢召 妓樂會賓客被劾除名。寓居蘇州,買水石作滄浪亭,益讀書,時發(fā)憤懣于詩文。八年,復官為湖州長史,同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一。詩文豪健,善草書。有集十六卷。見《歐陽文忠公集》卷三一《蘇君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二《文苑傳》四有傳。
夏安期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江州德安人,字清卿。夏竦子。以父任為將作監(jiān)主簿,賜進士出身。歷京西、河東轉(zhuǎn)運使,陜西都轉(zhuǎn)運使。進龍圖閣直學士、吏部郎中、知渭州,整頓軍隊,教士卒戰(zhàn)陣法;又籍塞下閑田,募人耕種,歲得谷數(shù)萬斛,以備賑發(fā),名曰貸倉。后兩知延州,親督役筑州城,不逾月而就。平生無學術(shù),然頗以才自勵,嘗求入侍經(jīng)筵,為時所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8—1070 【介紹】: 宋宗室,字公輔。趙元偓子。八歲召入禁中。累遷武寧軍節(jié)度使兼侍中,判大宗正事。神宗即位,拜太保,為鳳翔、雄武軍節(jié)度使。諸宮增學官員,允弼已貴,仍日至講席,延伴讀官講《孟子》一節(jié)。領宗正三十年,為宗屬所推敬。卒謚孝定,追封相王。
全宋文·卷八九一
趙允弼(一○○八——一○六九),字公輔,太宗孫,元偓子,初為右千牛衛(wèi)將軍,遷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復歷蔡州團練使、單州防禦使、具州觀察使、安化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寶元二年知大宗正事,慶歷四年封北??ね酰奈鋵庈姽?jié)度使、兼侍中。英宗時,拜中書令,封東平郡王。神宗即位,拜太保、鳳翔雄武軍節(jié)度使。熙寧二年七月卒,年六十二,追封相王,謚孝定。見王圭《相王墓志銘》(《華陽集》卷五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五《宗室傳》二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真定人,字懿臣。王舉正弟。以上文章賜進士出身。知潮州,歷京東路轉(zhuǎn)運使,所至皆有治績。徙淮南、河東,西夏來爭地,舉元從數(shù)騎渡黃河,設幕與之議,示以赤心,夏人感服。官至給事中。卒年六十二。
全宋詩
王舉元(一○○九~一○七○),字懿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賜同進士出身(《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九)。英宗治平中知成都,進鹽鐵副使,知滄州,改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知永興軍。神宗熙寧三年卒(同上書選舉三二之一五),年六十二。事見《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
全宋文·卷九三○
王舉元(一○○九——一○七○),字懿臣,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化基少子。以父蔭為大理寺丞,景祐二年賜進士出身,知潮州。歷群牧、戶部判官,歷京東、淮南、河東、成都轉(zhuǎn)運使,進鹽鐵副使,拜天章閣待制,知滄州、永興軍。治平四年徙陜西都轉(zhuǎn)運使,官至給事中。熙寧三年卒,年六十二。見《隆平集》卷六,《東都事略》卷三七,《宋會要輯稿》職官三○之一六、選舉九之九、選舉三二之一五,《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0—1090 【介紹】: 宋洛陽人,字正叔。第進士。知滎河縣,有治聲。元昊歸款,建中白府請筑安定、黑水八堡以控東道。夏人果來,聞有備,不敢入。歷夔路、淮南、京西轉(zhuǎn)運使,累遷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知廣州、江寧、成德軍,以正議大夫致仕。
全宋詩
楚建中(一○一○~一○九○),字正叔,洛陽(今屬河南)人。第進士,知滎河縣。歷夔路、淮南,京西轉(zhuǎn)運使,進度支副使。神宗熙寧三年(一○七○),知滄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五)。五年,為天章閣待制、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知慶州(同上書卷二二九)。元豐五年(一○八二)參輿洛陽耆英會。八年,以正議大夫致仕(同上書卷三六○)。哲宗元祐五年卒(同上書卷四四八),年八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九三一
楚建中(一○一○——一○九○),字正叔,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仁宗時,第進士,知滎河縣,主管鄜延經(jīng)略機宜文字。累遷提點京東刑獄、鹽鐵判官。歷夔州、淮南、京西轉(zhuǎn)運使,進度支副使,出知滄州。熙寧五年,為天章閣待制、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知慶州、江寧、成德軍。元豐八年以正議大夫致仕,元祐五年卒,年八十一。建中為人強干,為王安石稱道。《宋史》卷三三一有傳,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四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1—1084 【介紹】: 宋蔡州上蔡人,初名煥斗,字擇之。少學古文于穆修,又從孫明復受經(jīng)學。仁宗寶元元年進士。出知袁州,首建學官,置生徒,學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誥,加龍圖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進、銀臺司。王安石執(zhí)政,諷求其罪,謫忠正軍節(jié)度副使。元豐中主管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工詩文。有《龍學文集》。
全宋詩
祖無擇(一○一○~一○八五,生年參《龍學文集》所附《龍學始末》及《咸淳臨安志》卷八九),字擇之,上蔡(今屬河南)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歷知南康軍、海州,皇祐元年(一○四九)擢廣南東路轉(zhuǎn)運使,入直集賢院。五年知袁州,嘉祐初改知陜府,遷湖北轉(zhuǎn)運使,入為中書舍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加龍圖閣直學士,權(quán)知開封府,進龍圖閣學士,知鄭、杭二州。神宗立,知通進銀臺司。熙寧三年(一○七○)謫忠正軍節(jié)度副使。元豐六年(一○八三)分司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八年卒,年七十六。有《洛陽九老祖龍學文集》十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鏌o擇詩,以宜秋館??焓戏e學齋景宋鈔本《祖龍學文集》(其中詩四卷)為底本,參校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文淵閣本)、南昌彭氏知圣道齋鈔本(簡稱彭本)。底本第五、六兩卷收入之祖氏與他人和詩及從《至元嘉禾志》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九三四
祖無擇(?——一○八五),字擇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寶元元年登進士第,授承奉郎、通判齊州。歷知南康軍、海州。皇祐中,提點廣南東路、荊湖北路刑獄,改廣東轉(zhuǎn)運使。入直集賢院,又出知袁州。英宗朝,糾察在京刑獄,遷左諫議大夫,進龍圖閣學士。歷知開封府及鄭、杭二州。神宗立,知通進、銀臺司。為王安石所斥,謫忠正軍節(jié)度副使。尋復光祿卿、秘書監(jiān)、集賢院學士,主管西京御史臺,移知信陽軍。元豐八年卒。著有《龍學文集》?!?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3—1088 【介紹】: 宋成都雙流人,字磻翁。第進士。知宜賓、石門二縣,通判安肅軍,入為御史臺推直官。以治李逢獄為神宗所稱,擢開封府推官。出為淮南轉(zhuǎn)運副使,改福建轉(zhuǎn)運使,鎮(zhèn)壓廖恩起事。元豐初為大理少卿,遷三司度支副使,累官刑部侍郎。哲宗元祐初,坐立江西、福建鹽法事,罷知利州,徙廬州卒。善屬文,神宗嘗命作《答高麗書》,屢稱善。
全宋文·卷一五一二
蹇周輔(一○二三——一○八八),字皤翁,雙流(今四川雙流)人。少與范鎮(zhèn)為布衣交。年未冠,試大廷,不第。及鎮(zhèn)貴達,周輔始特奏名,再舉進士,知宜賓、石門二縣,通判安肅軍,為御使臺推直官。以鞫獄有勞,擢開封府推官,出為淮南轉(zhuǎn)運副使。元豐初,選為大理少卿,遷三司度支副使,以集賢殿修撰為河北都轉(zhuǎn)運使,進寶文閣待制,召為戶部侍郎、知開封府,改刑部侍郎。元祐初為言者所劾,罷知和州,徙廬州。元祐三年卒,年六十六。《宋史》卷三二九有傳,又見《東都事略》卷九八,《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一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4—1074 【介紹】: 宋臨江新淦人,字長源??鬃雍笠?。仁宗慶歷二年進士。知新建、新昌,擢知封州,為廣南西路相度寬恤民力,所更置五十五事,弛役二千人。為廣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有善政。神宗熙寧中為荊湖北路轉(zhuǎn)運使。入權(quán)管勾三司都理欠憑由司,出知潤州,未行卒。平生與周敦頤、曾鞏友善。編有《會稽掇英總集》,以精博稱。
全宋詩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長源,臨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鬃铀氖叽鷮O。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清同治《臨江府志》卷一二)。授欽州軍事推官,歷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縣,擢知封州,移荊湖北路提點刑獄。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以司封郎中知越州,移知泉州、宣州。七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又有《會稽掇英總集》二十卷。事見《元豐類稿》卷四二《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三三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長源,臨江軍新淦縣(今江西新淦)人,孔子四十六世孫,文仲、武仲父。慶歷二年進士,授欽州軍事推官,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二縣。擢知封州,遷為廣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改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即本路為轉(zhuǎn)運使。知越州,以權(quán)管勾三司都理欠憑由司出知潤州,未行,熙寧七年,暴疾卒于京師。年六十一。纂《會稽掇英總集》二十卷,有文集二十卷。見曾鞏《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元豐類稿》卷四二),《宋史翼》卷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9 【介紹】: 宋河南人。英宗治平元年知東明縣,權(quán)發(fā)遣度支判官。司馬光奏其資性狡猾,善于進取,求請不倦,請勒歸放官,不報。累遷陜西轉(zhuǎn)運使、江淮發(fā)運使,官至直昭文館、都轉(zhuǎn)運使。
全宋詩
皮公弼(?~一○七九),字憲臣,河南(今河南洛陽)人(明隆慶《儀真縣志》卷四)。英宗治平元年(一○六四),知東明縣,權(quán)發(fā)遣度支判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四一)。后知袁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神宗熙寧間歷江淮、陜西、永興軍路轉(zhuǎn)運使,制置解鹽使。元豐二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九七)。
全宋文·卷一六四九
皮公弼(?——一○七九),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治平元年以都官員外郎知東明縣,權(quán)發(fā)遣度支判官。熙寧中權(quán)發(fā)遣江淮等路發(fā)運使,永興軍等路轉(zhuǎn)運使,陜西轉(zhuǎn)運使,官屯田郎中,遷度支郎中。元豐元年為陜西都轉(zhuǎn)運使,直昭文館。二年四月,坐舉俞士龍降一官,旋卒。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九、二七四、二八○、二九七,《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0—1084 【介紹】: 宋杭州富陽人,字師厚,號今是翁。謝絳子。仁宗慶歷六年進士。知余姚縣,禁民私煮鹽,以增課稅;又筑海塘以御潮。歷通判秀、汾、唐、海諸州,遷湖北轉(zhuǎn)運判官,成都府提刑。神宗熙寧初,上疏反對青苗、免役等法,遭劾免。博學能文,尤長于詩。有《宛陵集》。
全宋詩
謝景初(一○二○~一○八四),字師厚,富陽(今屬浙江)人,絳子。以蔭補太廟齋郎,試將作監(jiān)主簿。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知越州馀姚縣。九遷至司封郎中,歷通判秀州、汾州、唐州、海州,湖北轉(zhuǎn)運判官,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坐事降通判襄州。以屯田郎中致仕。神宗元豐七年卒,年六十五。有《宛陵集》,已佚。事見《范忠完集》卷一三《謝公墓志銘》,《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有傳。今錄詩十四首。
全宋文·卷一三○六
謝景初(一○二○——一○八四),字師厚,號今是翁,富陽(今浙江富陽)人,絳子。中進士甲科,遷大理評事,知馀姚縣,九遷至司封郎中。歷通判秀、汾、唐、海四州,遷湖北轉(zhuǎn)運判官,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坐事貶,后復屯田郎中,遷朝散大夫。元豐七年卒,年六十五。博學能文,尤長于詩,有《宛陵集》。見范純?nèi)省冻⒋蠓蛑x公墓志銘》(《范忠宣集》卷一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2 【介紹】: 宋宗室。趙允宗子。封魯國公。兄趙宗諤嘗失寶器,意宗肅家人子竊之,宗肅立償其值。后器得,宗肅不復言。終安化軍留后。追封北??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23—1076 【介紹】: 宋撫州宜黃人,字景仁。仁宗慶歷間進士。神宗熙寧初行新法,被遣行諸路相度農(nóng)田水利、稅賦科率、徭役利害。為秘書丞,建言引汴灌田,詔以提舉開封府界常平行之。又倡引汴水淤田,祥符、中牟之民被水患,都水監(jiān)或以為非。熙寧三年權(quán)都水監(jiān)丞,六年理提點刑獄資序。累官兩浙常平使兼都水監(jiān),相地利,引樊山水灌田四十萬頃。遷河北水陸轉(zhuǎn)運、判都水監(jiān)。
全宋文·卷一○四九
侯叔獻(?——一○七六),字景仁,宜黃(今江西宜黃)人,慶歷中舉進士。熙寧初知安遠縣,遷秘書丞。二年,提舉兩浙路常平,尋徙開封府界提舉常平。加太常博士,同京西巡轄斗門。三年,權(quán)都水監(jiān)丞,為屯田員外郎。八年,改度支員外郎,遷工部郎中。九年三月以疾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三之二、食貨七之一九、食貨六五之三,《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四、二四七、二六四、二七三,《韓南陽集》卷一七叔獻制詞,《萬姓統(tǒng)譜》卷六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徐州豐縣人,字審言。李淑子。仁宗慶歷初賜進士出身。歷知滑、相、涇州,歷湖北、兩浙、淮南、河東、陜西、成都轉(zhuǎn)運使。神宗熙寧初,進直龍圖閣、知慶州。以貪邊功擊西夏致敗,謫保靜軍節(jié)度副使。后復以集賢殿修撰知荊南。臨事敏決,稱健吏,然輕率躁急,無威重,獨為王安石所知。
全宋詩
李復圭,字審言,徐州豐縣(今屬江蘇)人,淑子。仁宗康定二年(一○四一)賜同進士出身(《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一○)。初通判澶州?;实v中知滑州(《青箱雜記》卷一○)。歷知相州、涇州,湖北、兩浙、淮南、河東、陜西、成都轉(zhuǎn)運使。神宗熙寧初知慶州,謫保靜軍節(jié)度副使,知光化軍。五年(一○七二),權(quán)判吏部流內(nèi)銓(《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八)。出知曹、蔡、滄州。十年,還為鹽鐵副使(同上書卷二八○)。元豐二年(一○七九)知滄州,四年,改鄧州(同上書卷二九七)。卒于知荊南任上?!?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九一有傳。今錄詩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