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薊訓(xùn)歷家(薊訓(xùn)歷家)  拼音:jì xùn lì jiā
神仙薊子訓(xùn)用仙術(shù)化身,同時探訪二十三個顯貴之家的故事。見晉。葛洪《神仙傳》卷五。
《國語辭典》:鋸大缸(鋸大缸)  拼音:jū dà gāng
戲曲劇目。述百草山中的旱魃,化身為王大娘,煉成黃磁缸,隱身其中,用以抵禦神靈擒拿。后缸損壞,王命人補缸,缸為土地化身的補鍋匠人打碎,旱魃怒欲加害,而遭天兵天將斬除的故事。
《國語辭典》:灰頭土面(灰頭土面)  拼音:huī tóu tǔ miàn
1.佛教用語。指修行得道者為度化眾生而投入紅塵,不事修飾?!段鍩魰>硪话?。楊州齊謐首座》:「個漢灰頭土面,尋常不欲露現(xiàn)。而今寫出人前,大似虛空著箭。」
2.形容頭面污穢。宋。葛長庚〈菊花新。念我東皇大帝兒〉詞:「灰頭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作「灰頭土臉」、「灰頭草面」。
《國語辭典》:呼畢勒罕(呼畢勒罕)  拼音:hū bì lè hǎn
自在轉(zhuǎn)生,即「再來人」之意。譯自蒙古語。指身死之后,能不昧本性,寄胎轉(zhuǎn)生,復(fù)就其前世職位,使靈魂具一新肉體。乃是喇嘛教中活佛傳位的制度。也譯作「呼弼勒罕」。
《國語辭典》:布袋和尚  拼音:bù dài hé shàng
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人。以神異著稱,常用杖背負(fù)一只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因他圓寂前說了「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箷r人認(rèn)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shù)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漢語大詞典》:金奔巴瓶
金瓶。藏語稱瓶為奔巴。 清 代拈定達賴和班禪額爾德尼兩喇嘛及諸活佛的化身轉(zhuǎn)世者時用之。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乘用兵之后,特運神斷,創(chuàng)頒金奔巴瓶,一供于 中藏 之 大招寺 ,遇有呼畢勒罕出世,互報差異者,納籤瓶中,誦經(jīng)降神,大臣會同達賴、班禪于 宗喀巴 前掣之?!?span id="0wu9cj2" class="book">《清史稿·高宗紀(jì)六》:“命御前侍衞 惠倫 等齎金奔巴瓶往 藏 ,貯呼畢勒罕名姓,由達賴?yán)锏葘Ρ娔槎??!?/div>
《漢語大詞典》:面然大士
佛經(jīng)中謂救苦救難的 觀音菩薩 化身。《禪門日誦·普供贊語》:“ 面然大士 , 觀音 化身。” 明 李贄 《祭無祀文》:“又聞 面然大士 統(tǒng)領(lǐng)三千大千神鬼,與爾等相依日久,非不欲盡數(shù)超拔爾等,第亦無奈爾等自家不肯何耳?!眳⒁姟?面然 ”。
《漢語大詞典》:面然
即焰口。佛經(jīng)中的餓鬼名。其形枯廋,咽細(xì)如針,口吐火焰,面上火然,故稱。佛典相傳為 觀音 的化身。佛說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jīng):“﹝ 阿難 ﹞即於其夜三更之后,見一餓鬼名曰 面然 ?!?span id="sb6w44d" class="book">《瑜伽焰口·施食要集》:“ 阿難尊者 因習(xí)定,救苦 觀音 示 面然 ?!痹ⅲ骸?面然 ,焦頭爛額之餓鬼像,乃 觀音大士 之變化身,示現(xiàn)於 阿難 禪定之中,啟發(fā) 阿難 生起悲心,救度餓鬼之苦。”參見“ 面然大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