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元煤
即原煤。從礦井開采出來,未經(jīng)篩、洗、選等加工程序的煤。
《國語辭典》:玉不琢,不成器  拼音: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
玉石不經(jīng)雕琢,無法成為珍貴的玉器。比喻人須接受良好的教育及各種磨練,才能有所成就?!抖Y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埂毒以纻鳌返谒幕兀骸敢蛞娏罾深}詩報負,后來必成大器。但無一個名師點撥,叫這做『玉不琢,不成器?!回M不可惜?」
《國語辭典》:郁樸(郁樸)  拼音:yù pú
比喻人沒有學養(yǎng)。漢。王充《論衡。量知》:「物實無中核者謂之郁,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文吏不學,世之教無核也,郁樸之人,孰與程哉?」
《漢語大詞典》:以工代賑(以工代賑)
使由于失業(yè)或受災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難的人參加工作,獲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對他們的救濟。 鄭觀應 《盛世危言·開礦》:“用人工,則貧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機器,則奪小民之利矣?!?聶榮臻 《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五○年度工作計劃的報告》:“用以工代賑的辦法,吸收一部分失業(yè)人口參加交通工程和衛(wèi)生工程?!?span id="rlczepp" class="book">《人民日報》1954.6.18:“一九五○年,我們這里發(fā)生了大澇災,國家用以工代賑的辦法,使我們克服了生活方面的困難?!?/div>
《國語辭典》:制件(製件)  拼音:zhì jiàn
加工完成的成品。也稱為「作件」。
《漢語大詞典》:制劑(製劑)
根據(jù)處方,并按一定操作規(guī)程將藥物加工制成的藥劑。
《漢語大詞典》:制成品
加工好的產(chǎn)品。例如:把制成品運往市場。
《漢語大詞典》:煮練(煮練)
棉麻纖維制品加工的一道工序。用化學方法蒸煮棉麻等組織纖維材料,以除去天然雜質(zhì),有利于漂白、染色和印花加工。
《漢語大詞典》:豬革
用豬皮去毛后加工制成的熟革。結(jié)構(gòu)緊密,耐折,耐磨,毛孔大,透氣性能好。
《漢語大詞典》:在制品(在製品)
正在加工,尚未完成的產(chǎn)品。有廣狹二義:廣義的包括正在加工的產(chǎn)品和準備進一步加工的半成品;狹義的僅指正在加工的產(chǎn)品。
《漢語大詞典》:漲錢
漲價
增加工資
《漢語大詞典》:烏棗
煙熏的棗
∶成黑色的加工過的棗
《漢語大詞典》:烏狼鲞
“烏狼鲞”是浙江奉化方言,即經(jīng)特殊加工后已無毒性的河豚魚的干制品。
《漢語大詞典》:縮重
家畜在運輸中以及在加工成為食用肉過程中重量的耗損
烹調(diào)過程中肉的重量耗損
《漢語大詞典》:梭服
用鳥的羽毛加工而成的織物。 明 黃省曾 西洋朝貢典錄·蘇門答臘國:“其貢物:馬、犀牛、龍涎、撒哈剌、梭服……硫黃。” 清 褚人穫 《堅瓠續(xù)集·梭服》:“西洋人以鳥毳毛染之,織成段疋,光采奪目,雖垢膩亦莫入。名曰梭服。 明 初貢之天府,頒賜大臣,甚珍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