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03
詞典
1
分類詞匯
102
共103,分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蹦蹦戲
北京曲劇
梆子腔
地戲
地方戲
大弦子戲
滇劇
辰河戲
黔劇
祁劇
瓊劇
青陽腔
蒲劇
莆仙戲
評劇
《漢語大詞典》:
蹦蹦戲(蹦蹦戲)
亦稱“ 蹦蹦調(diào) ”。 戲曲劇種名。評劇的一個支派,早期叫“北京蹦蹦”?,F(xiàn)已與評劇合流。 老舍
《老字號》
:“果然, 周掌柜 --來了還沒有兩天--要把三合祥改成蹦蹦戲的棚子。” 張?zhí)煲?
《清明時節(jié)》
二:“ 易良發(fā) 蹲在地下,一面還小聲兒哼著蹦蹦調(diào)?!?侯寶林
《三棒鼓》
:“也有人叫蹦蹦戲,現(xiàn)在叫評劇?!?/div>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評劇
支派
《漢語大詞典》:
北京曲劇
戲曲劇種。流行于北京。20世紀50年代初,以單弦的曲牌為主,吸收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腔,從小戲形式發(fā)展為戲曲劇種。常用曲調(diào)有〔太平年〕、〔云蘇調(diào)〕、〔湖廣調(diào)〕等。劇目有
《婦女代表張桂蓉》
、
《楊乃武與小白菜》
等。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北京
世紀
《國語辭典》:
梆子腔
拼音:
bāng zi qiāng
一種地方戲曲腔調(diào)。因演唱時以梆子加強節(jié)奏,故稱為「梆子腔」。起于陜西,盛行于北方。音樂風格高亢激越,文詞通俗易懂,使戲曲藝術(shù)更加群眾化。簡稱為「梆子」。
分類:
梆子腔
戲曲
聲腔
北方
硬木
木梆
梆子
打擊樂器
按節(jié)
節(jié)拍
劇種
《漢語大詞典》:
地戲(地戲)
戲曲劇種。流行于 貴州 安順 、 惠水 、 平壩 等地。每一戲班專門演唱一部整本大戲,如
《岳傳》
、
《楊家將》
之類。音樂粗獷,伴奏簡單,多在曠野演出。演員戴面具,臉部蒙青紗,所持兵器特別短小,動作幅度甚大。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貴州
安順
《國語辭典》:
地方戲(地方戲)
拼音:
dì fāng xì
除京劇、昆劇外,流行在某一特定地區(qū),而以當?shù)胤窖匝莩?,具有鄉(xiāng)土色彩的戲劇。如秦腔、川劇、越劇、歌仔戲。
分類:
地方戲
產(chǎn)生
地區(qū)
演唱
鄉(xiāng)土
土色
色彩
劇種
《漢語大詞典》:
大弦子戲(大弦子戲)
亦稱“ 大弦戲 ”。 戲曲劇種。流行于 山東 西南部和 河南 滑縣 一帶。淵源于 元 明 以來中原地區(qū)的俗曲小令,部分劇目、曲調(diào)同柳子戲近似,但風格較粗獷,當?shù)孛耖g有“粗弦子,細柳子”的說法。也保存了一些高腔、青陽、羅羅等古老腔調(diào)。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笙笛為輔。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山東
南部
《國語辭典》:
滇?。ǖ釀。 ?span id="ssmiccm" class='label'>拼音:diān jù
云南省主要戲曲劇種之一。腔調(diào)以皮黃為主,在清乾隆期間形成,流行于云南省及貴州、四川部分地區(qū)。
分類:
滇劇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云南
漢族
族居
居住
絲弦
襄陽
胡琴
小曲
多聲
聲腔
《國語辭典》:
辰河戲(辰河戲)
拼音:
chén hé xì
流行于湖南、黔陽一帶的劇種。兼唱高腔、昆腔、低腔和彈腔?,F(xiàn)以高腔與彈腔為主。表演形式分為高臺班、矮臺班、圍鼓堂三種。高臺班即舞臺演出,矮臺班用木偶戲演唱,圍鼓堂為清唱。表演上以文戲見長。
分類:
戲曲
曲劇
劇種
流行
湖南
沅江
中游
《國語辭典》:
黔?。ㄇ瓌。 ?span id="4oe8ouk" class='label'>拼音:qián jù
流行于貴州省貴陽、畢節(jié)、安順、遵義等地區(qū)的戲曲劇種。由曲藝文琴(一種用揚琴伴奏的說唱形式)發(fā)展而成。初期稱為「文琴戲」,西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為「黔劇」。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貴州
曲藝
揚琴
伴奏
說唱
《國語辭典》:
祁?。ㄆ顒。 ?span id="gooscwi" class='label'>拼音:qí jù
流行于湖南衡陽、邵陽,廣西桂林、全州等地的劇種。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包括高腔、皮黃、昆腔等唱腔,以高亢激邁著稱。分為永河、寶河兩大派。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湖南
《國語辭典》:
瓊?。ō倓。 ?span id="muuggew" class='label'>拼音:qióng jù
流行于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部分地區(qū)的地方戲曲。由潮劇、閩南梨園戲結(jié)合海南島當?shù)氐恼Z言、民間小調(diào)等演變而成。受粵劇影響頗多。也稱為「海南戲」。
分類:
戲曲
戲曲劇種
曲劇
劇種
流行
海南
南和
雷州半島
分地
地區(qū)
《漢語大詞典》:
青陽腔(青陽腔)
一種地方戲曲聲腔、劇種。 浙江 的余姚腔和 江西 的弋陽腔于 明 嘉靖 年間相繼傳入 青陽 后,同當?shù)氐拿耖g曲調(diào)匯合形成。一般認為青陽腔即 明 代的池州腔,現(xiàn)在贛劇中仍有青陽腔。也有人認為青陽腔兼指徽州腔和池州腔。
分類:
種地
地方戲曲
聲腔
劇種
浙江
《國語辭典》:
蒲?。ㄆ褎。 ?span id="kua8mi4" class='label'>拼音:pú jù
流行于山西蒲州的劇種,清代稱山西梆子或山陜梆子。音樂以七聲徵調(diào)為格式,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間雜小曲、昆曲。
分類:
蒲劇
蒲州
梆子
戲曲
曲劇
劇種
南
亂彈
《國語辭典》:
莆仙戲(莆仙戲)
拼音:
pú xiān xì
流行于今福建省莆田、仙游一帶的劇種。常用曲牌二百多個,分大題、小題二種。劇目幾乎保存了宋、元南戲的全部劇目,亦有源自民歌、佛曲等曲調(diào)。樂隊只有司鼓、司鑼、司吹三人,樂器有小嗩吶、笛管、大嗩吶、笛子、二胡、大三弦等。因舊屬興化府,故也稱為「興化戲」。
分類:
流行
于今
福建
莆田
仙游
劇種
《國語辭典》:
評?。ㄔu劇)
拼音:
píng jù
流行于華北、東北一帶的劇種。參見「蹦蹦兒戲」條。
分類:
評劇
流行
華北
東北
等地
劇種
產(chǎn)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