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上黨梆子(上黨梆子)  拼音:shàng dǎng bāng zi
流行于山西東南部漢屬地區(qū)的劇種。音調高亢活潑,具有粗獷、健康的農民藝術特色。除梆子腔調外,也吸收了羅羅腔、昆腔、賺戲、皮黃的曲調。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
《國語辭典》:廣東大戲(廣東大戲)  拼音:guǎng dōng dà xì
流行于粵語地區(qū)的劇種。參見「粵劇」條。
《國語辭典》:廣東漢?。◤V東漢?。 ?span id="z3rzjl3" class='label'>拼音:guǎng dōng hàn jù
流行于廣東的梅縣地區(qū)、潮汕部分地區(qū)和福建西南部的劇種。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腔調,伴奏則兼取粵東地區(qū)民間音樂,加以變化發(fā)展。也稱為「興梅漢戲」、「外江戲」。
《國語辭典》:三腳采茶戲(三腳采茶戲)  拼音:sān jiǎo cǎi chá xì
流行于客家人的劇種。由山歌發(fā)展而來。最初以一丑、二旦的對唱表演為主,內容簡單,插科打諢,多為即興表演。臺灣光復后,受大陸戲劇影響,內容增加了歷史故事及客族的民間傳說,戲劇規(guī)模也擴大。
《國語辭典》:同州梆子  拼音:tóng zhōu bāng zi
戲曲劇種之一。為秦腔的支派,主要流行于陜西同州一帶,因此也稱為「東部秦腔」、「東路梆子」。起源于明代,以二弦為伴奏樂器,音調特別高亢。
《國語辭典》:巴陵戲(巴陵戲)  拼音:bā líng xì
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邊境的劇種。是漢劇傳至湖南岳陽所形成的一個支派,約有二百年歷史,在發(fā)展過程中曾受到湘劇影響。
《國語辭典》:廣府戲(廣府戲)  拼音:guǎng fǔ xì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于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qū)的劇種。西皮、二黃為其基本曲調,吸收廣東小曲,并把胡琴調門降低,以利粵語發(fā)音。也稱為「粵劇」。
《國語辭典》:廣州戲(廣州戲)  拼音:guǎng zhōu xì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于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qū)的劇種。以西皮和二黃為其基本曲調,與國劇和漢劇非常接近,但聲腔變化仍大,每每在唱詞中增加粵語,吸收廣東小曲,一面減少昆曲大牌子,并把胡琴調門降低,以利粵語發(fā)音。也稱為「粵劇」。
《國語辭典》:甌?。óT?。 ?span id="19hb7rf" class='label'>拼音:ōu jù
流行于浙江溫州一帶的劇種。因浙南、溫州一帶古稱東甌,故稱為「甌劇」。清初開始形成,演唱昆曲、高腔、亂彈,而以亂彈腔為主。伴奏樂器有笛子、二胡、三弦、大鑼、大鼓等。
《國語辭典》:西秦戲(西秦戲)  拼音:xī qín xì
流行于廣東省海豐、陸豐一帶的劇種。源自本地人學唱徽戲,發(fā)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做工粗細兼?zhèn)?,曲調優(yōu)美華麗,善于表現(xiàn)人物的各種情緒。板式結構嚴謹,唱腔靈活多變。主要腔調有西皮、二黃等。
分類:流行劇種
《國語辭典》:碗碗腔  拼音:wǎn wǎn qiāng
流行于陜西華縣、大荔等地區(qū)的劇種。由皮影戲發(fā)展而成。唱腔婉轉柔和,樂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大鑼、嗩吶等。因其以碗碗為主要擊節(jié)樂器,故稱為「碗碗腔」。
《國語辭典》:贛?。ㄚM?。 ?span id="l7nbptb" class='label'>拼音:gàn jù
流行于江西一帶的戲曲劇種。源于明代弋陽腔,清代晚期吸收了彈腔和部分昆腔,成為多聲腔劇種。
《漢語大詞典》:高撥子(高撥子)
徽劇主要腔調之一。京劇、婺劇等劇種也用高撥子。簡稱撥子。
《國語辭典》:二人轉(二人轉)  拼音:èr rén zhuǎn
一種戲曲曲藝。流行于東北各地。以民歌、大秧歌為基礎,吸收蓮花落等演變而成。用嗩吶、板胡、竹板、鑼鼓等伴奏,由二人舞蹈說唱,以五至八支曲牌聯(lián)綴,演唱故事。
《國語辭典》:侗?。ǘ眲。 ?span id="vntzzpj" class='label'>拼音:dòng jù
侗族的戲劇。流行于貴州、廣西、湖南等侗族分布地區(qū)。在清嘉慶、道光年間形成于貴州。其表演形式最初僅兩人坐唱,后來發(fā)展為走唱,角色不多,舞臺動作簡單,一般不用布景,舞臺上僅置桌、凳等。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由男演員扮演女角。唱腔有平調、哭板、仙腔及民歌調子,主要伴奏樂器為二胡、琵琶、鑼、鈴、鈸、鼓及特有的牛腿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