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利火
(1).喻強烈的利欲。 明 劉基 《山有喬木一首贈王子章》詩:“利火中焚,讒兵外挑?!?br />(2).猶厲害,威風。 王汶石 《風雪之夜·米燕霞》:“你倆沒見 燕霞 那派頭,活象個坐在元帥帳里的楊家將,利火得很!”
《漢語大詞典》:利愛(利愛)
猶利欲。墨子·大取:“仁而無利愛,利愛生於慮。” 孫詒讓 間詁:“謂以仁待人而無私愛利之心,凡愛利皆生於自私之心,不足為仁也。”
分類:利欲
《國語辭典》:得志  拼音:dé zhì
達到自己的志愿?!兑捉?jīng)。賁卦。象曰》:「白賁無咎,上得志也?!埂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四民有業(yè),各以得志為樂,惟達者為能通之?!?/div>
《漢語大詞典》: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類。莊子·外物:“外物不可必,故 龍逄 誅, 比干 戮, 箕子 狂, 惡來 死, 桀 紂 亡。” 南朝 梁 沈約 《述僧中食論》:“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擾之。擾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則勢利榮名,二則妖妍靡曼,三則甘旨肥濃?!?唐 高適 《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詩:“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宋 曾鞏 《救災議》:“先王之於救災,髮膚尚無所愛,況外物乎!” 明 方孝孺 《贈林公輔序》:“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自輕者也?!?br />(2).謂超脫于物欲之外。莊子·大宗師:“參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外物棄志,滌蕩機變,忘富逸貴,杜遏勸沮,不恤乎窮,不榮乎達,不戚乎毀,不悅乎譽,道家之業(yè)也?!?唐 杜甫 《渼陂西南臺》詩:“勞生愧 嚴 鄭 ,外物慕 張 邴 ?!?br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南史·齊豫章文獻王嶷傳:“訊訪東宮玄圃,乃有栢屋,制甚古拙,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非但失之于前,且補接既多,不可見移,亦恐外物或為異論,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梁書·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為務。” 唐 元稹 《贈樂天》詩:“不是眼前無外物,不關心事不經(jīng)心。” 宋 陸游 《感懷》詩:“一窗修燈下,超然傲 羲 軒 。外物自變遷,內(nèi)景常默存?!?/div>
《漢語大詞典》:利心
(1).利欲之心。荀子·非十二子:“今之所謂處士者,無能而云能者也,無知而云知者也,利心無足而佯無欲者也?!?宋 朱熹 近思錄卷七:“不獨財利之利,凡有利心便不可。如作一事,須尋自家穩(wěn)便處,皆利心也?!?span id="ex4kpic" class="book">《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那和尚們,名雖出家,利心比俗人更狠?!?br />(2).和順之心。《楚辭·大招》:“易中利心,以動作只。” 王逸 注:“心意和利?!?蔣驥 注:“易,直;利,和也……言本和直之心,而形於舉動也?!?/div>
《漢語大詞典》:利端
利欲的端緒。史記·太史公自序:“獵儒 墨 之遺文,明禮義之統(tǒng)紀,絶 惠王 利端,列往世興衰?!?/div>
分類:利欲端緒
《國語辭典》:報官囚(報官囚)  拼音:bào guān qiú
比喻被名利欲望所羈絆而無法得到自由的人。元。范子安《竹葉舟》第二折:「枉了俺這大羅仙來度脫你個報官囚,空笑殺城南老柳。」也作「抱官囚」。
《國語辭典》:違利赴名(違利赴名)  拼音:wéi lì fù míng
追求名譽,拋棄利欲。漢。王充《論衡。答佞》:「上世列傳,棄宗養(yǎng)身,違利赴名,竹帛所載?!?/div>
《漢語大詞典》:鶴背揚州(鶴背揚州)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卷六:“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 揚州 刺史,或愿多貲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 揚州 ?!嫒??!焙笠浴苞Q背揚州”比喻利欲之心。 元 王德信 《集賢賓·退隱》套曲:“無愿何求,笑時人鶴背 揚州 ?!?/div>
分類:利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