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決囚(決囚)
亦作“決囚”。 指判決囚犯死刑或執(zhí)行死刑。新唐書·刑法志:“死者不可復(fù)生……決囚雖三覆奏。而傾刻之間,何暇思慮,自今宜二日五覆奏?!?span id="1vsqfsg" class="book">《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其時七月中旬,未是決囚之際?!?span id="ya2qvzw" class="book">《清史稿·圣祖紀(jì)三》:“十一月壬子,命停決囚?!崩デ?span id="3ymafzf" class="book">《十五貫》第一場:“奉旨決囚,停留不得?!?/div>
《漢語大詞典》:疑奏
(1).呈報疑難案件的奏章。漢書·兒寬傳:“還至府,上畜簿,會廷尉時有疑奏,已再見卻矣,掾史莫知所為。”
(2).謂把未經(jīng)判決的疑難案子上奏請示。魏書·刑罰志:“於是事無大小,皆令據(jù)律正名,不得疑奏?!?/div>
《漢語大詞典》:會論(會論)
(1).會同判決罪犯死刑。漢書·蘇武傳:“ 武 益愈。單于使使曉 武 會論 虞常 ,欲因此時降 武 。”漢書·酷吏傳·嚴(yán)延年:“冬月,傳屬縣囚,會論府上,流血數(shù)里, 河南 號曰‘屠伯’?!?顏師古 注:“總集郡府而論殺?!?br />(2).會同論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進(jìn)士歸禮部:“乃陰求 昂 瑕以待之。異日會論, 昂 果斥 權(quán) 章句之疵以辱之?!?/div>
《漢語大詞典》:報囚(報囚)
判決囚犯。漢書·酷吏傳·嚴(yán)延年:“初, 延年 母從 東海 來,欲從 延年 臘,到 雒陽 ,適見報囚?!?顏師古 注:“奏報行決也?!?span id="emmejyy" class="book">《后漢書·章帝紀(jì)》:“律十二月立春,不以報囚。” 李賢 注:“報,猶論也。立春陽氣至,可以施生,故不論囚。”
《漢語大詞典》:鞫劾
審問判決。書·呂刑“獄成而孚” 孔 傳:“斷獄成辭而信,當(dāng)輸汝信於王,謂上其鞫劾文辭?!?孔穎達(dá) 疏:“ 漢 世問罪謂之鞫,斷獄謂之劾,謂上其鞫劾文辭也。” 宋 蘇舜欽 《論五事》:“或獄訟未具,遂停鞫劾。賦稅起納,無人催驅(qū)。”
分類:審問判決
《國語辭典》:勝訴(勝訴)  拼音:shèng sù
訴訟當(dāng)事人的一方受有利的判決者,稱為「勝訴」。即訴訟獲勝之意。
《國語辭典》:問結(jié)(問結(jié))  拼音:wèn jié
結(jié)案?!毒┍就ㄋ仔≌f。菩薩蠻》:「自家女兒偷了和尚,官司也問結(jié)了,卻說這般鬼話來圖賴人!」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這是問結(jié)了的文書,不看他罷?!?/div>
《漢語大詞典》:讞詞(讞詞)
罪案的判決詞。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府縣·金元煥:“邑令知守意,竟論 金 抵償,讞詞上之郡,上之兵道,俱如擬?!?span id="puym880" class="book">《明史·徐石麒傳》:“臣雖不與聞,然閲讞詞,已曲盡情事?!?清 毛祥麟 《墨馀錄·黑白傳》:“其讞詞有云:‘縱惡而長奸,司地方者固不敢出。殺人以媚宦,有人心者又何肯為?’”
分類:罪案判決
《漢語大詞典》:斷合(斷合)
男女雙方經(jīng)官府判決結(jié)成婚姻關(guān)系。 元 關(guān)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這法堂上是斷合的去處,不是你配合的去處?!?span id="5qu9plw"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二:“ 妙觀 無可推辭,只得憑總管斷合?!?清 袁枚 新齊諧·治妖易治人難:“吾今特設(shè)一鵲橋在此,能行者斷合,否者斷離?!?/div>
《國語辭典》:裁判  拼音:cái pàn
1.依競賽規(guī)則,對競賽成績或競賽中所發(fā)生的問題作公平的處置或評判。
2.依競賽規(guī)則處置競賽中所發(fā)生的問題及評斷勝負(fù)的人。也稱為「裁判員」。
3.法律上指審判機(jī)關(guān)對負(fù)責(zé)之案件,依相關(guān)訴訟法的正當(dāng)法律程序,而認(rèn)定事實(shí)及適用法律,對當(dāng)事人或訴訟關(guān)系人之主張做出決定,可分為判決及裁定。
《國語辭典》:判例  拼音:pàn lì
法律上指判決的先例。法院對訴訟案件所為的判決,在以后遇有相同或類似案件時,仍引用此判決而為判決。則此一判決,即稱為「判例」。也稱為「判決例」。
《漢語大詞典》:訊決(訊決)
審訊判決。 明 趙南星 《明光祿寺少卿馮元靖墓志銘》:“與民約:有侵寃者得非時入告,令與所告俱至,即訊決之?!?/div>
分類:審訊判決
《漢語大詞典》:詳決(詳決)
審定;審理判決。梁書·到洽傳:“舊制,中丞不得入尚書下舍, 洽 兄 溉 為左民尚書, 洽 引服親不應(yīng)有礙,刺省詳決?!?span id="7hdbss6" class="book">《舊唐書·王播傳》:“時天下多故,法寺議讞,科條繁雜, 播 備舉前后格條,置之座右,凡有詳決,疾速如神?!?span id="aonuchx"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先是大理寺獄訟凡關(guān)覆奏者,以翰林學(xué)士、給事中、政事舍人詳決,至是始置少卿及正主之?!?/div>
《漢語大詞典》:冤案
沒有罪而被當(dāng)作有罪判決或受處罰的案件。 巴金 《隨想錄·多印幾本西方文學(xué)名著》:“人的冤案現(xiàn)在陸續(xù)得到平反,書的冤案也開始得到昭雪?!?艾青 《在浪尖上》詩:“一切政策必須落實(shí),一切冤案必須昭雪。”
《國語辭典》:勾決(勾決)  拼音:gōu jué
舊制,在監(jiān)獄候?qū)彽姆溉说搅饲锾鞎r,被開列名單以請旨,經(jīng)朱筆在單內(nèi)勾出者,即照原判的刑處決,稱為「勾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