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一本(1537年—1609年),字汝培,號瞻鳧、仁齋,河南汝州郟縣人,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隆慶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三甲第四十三名進士。歷官直隸永平府撫寧縣知縣。擢刑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升寧波知府。
人物簡介
夏應星(1545年—?),字長卿,號念鳧,直隸淮安府鹽城縣人,民籍。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五名。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七十名,登進士第三甲第十四名。歷官河南府推官。曾纂萬歷《鹽城縣志》十卷。
人物簡介
王命禹(1579年—17世紀),字伯允,號玉鳧,浙江紹興府蕭山縣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一名舉人,三十五年(1607年)中式丁未科會試第一百三十七名,二甲第三名進士。禮部觀政,授工部主事,三十八年(1610年)升員外郎,曾因讓一名奸商伏法而著名,三十九年(1611年)升都水司郎中管理中河,修筑崩潰的河溝,寫下《治河八議》讓后人實行,四十年(1612年)丁憂,四十五年(1617年)京察,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生卒】:1592—約1674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吳縣人,原名晉,字令昭,又字蘊玉,號籜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吉衣道人、白賓。人稱鳧公。諸生。官湖北荊州知府。署中惟有弈棋聲、唱曲聲、骰子聲。以忤上官被罷黜。工隸書,精詞曲、音律。有《西樓記》、《金鎖記》、《長生樂》、《玉麟符》、《瑞玉記》等傳奇。詞學圖錄
袁于令(1592-約1674) 原名晉,又字蘊玉,號萚庵、幔亭歌者、幔亭仙史等,人稱鳧公。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曾官荊州知府。明末清初戲曲作家,工隸書。與馮夢龍、吳偉業(yè)、洪升等戲曲家交往甚密。有《西樓記》、《金鎖記》等傳奇。
人物簡介
周之玙(16世紀—17世紀),字玉鳧,蘇州府長洲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周之玙是崇禎六年(1627年)的舉人,七年(1628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刑部主事,八年奉命江西恤刑,升山東司員外郎,改補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到弘光年間轉(zhuǎn)任祠祭主事,上呈玉牒,再遷任員外郎。
人物簡介
【生卒】:1597—1648 【介紹】: 明末清初山東濟寧人,字朝徹,別號鳧岫。明崇禎四年進士。授檢討,官至左諭德。李自成破京師后,自殺不成,南走江南。入清,流轉(zhuǎn)于丹陽、常州一帶,郁郁而死。所撰《玉堂薈記》,記明末世局朝政物態(tài)人情,另有《靜遠堂稿》。維基
楊士聰(1597年8月26日—1648年8月29日),字朝徹,又字非聞,號鳧岫,山東濟寧州(今山東省濟寧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禎四年(1631年)中進士,初授翰林院檢討,累官至詹事府左諭德?!凹咨曛儭睍r,投靠李自成大順政權(quán),任兵政府少堂(一說為戶政府少堂)。清兵入關(guān)后,獲舉薦起用,仍為諭德。著有《玉堂薈記》、《甲申核真略》等書。
人物簡介
【生卒】:1619—1677 【介紹】: 明末清初直隸永年人,字孚孟,一字和孟,號鳧盟,一號聰山。申佳胤子。順治中恩貢生,少有詩名,晚年名更高,與殷岳、張蓋稱廣平三君。絕意仕途,累薦不就。以理學訓其兩弟,皆能立身揚名。有《聰山詩集》、《荊園小語》、《說杜》等。晚晴簃詩匯·卷一十四
申涵光,字孚孟,一字和孟,號鳧盟,永年人。貢生。有《聰山詩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浙江錢塘人,字??符,一字舒鳧。監(jiān)生。以詞名,為王士禛所贊賞。有《吳山草堂詞》。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山西榆次人,字摶風,號天池。諸生。多藝能,工詩畫,尤愛雅歌,每攜紫簫坐水石林木間吹之。有《林雨蛩嘶集》。晚晴簃詩匯·卷一六六
閻南圖,字摶九,又字天池,號莼鳧,榆次人。副貢。有《南村詩草》、《留影盦集》。
人物簡介
【生卒】:1659—1725 【介紹】: 清安徽桐城人,字鳧宗,號屏柘。方孝標侄。諸生??滴蹰g官工部主事。五十年,以戴名世《南山集》案牽連,戍黑龍江。在戍所種花賦詩。后奉詔赦歸,則已死塞外。有《述本堂詩集》。(《清史列傳》卷七一《國朝詩人征略晚晴簃詩匯·卷五十
方登嶧,字鳧宗,號屏垢,桐城人。貢生,官工部主事。有《依園詩略》、《垢硯吟》、《墨硯齋存稿》、《葆素齋集》、《如是齋集》。清詩別裁集
字鳧宗,江南桐城人。官工部主事。著《述古堂詩》?!鹚芤耘笥沿撟餇窟B謫戍,處極危苦之境,而能種花賦詩以尋樂意,所養(yǎng)定也。迨奉詔赦歸,已殂謝塞外矣。以孫問亭宮保貴贈如其官。
人物簡介
【生卒】:?—1725 【介紹】: 清滿洲正黃旗人,覺羅氏??滴跞赀M士。五十年,任福建巡撫。五十四年,任閩浙總督。六十年,得朱一貴軍占領(lǐng)臺灣訊,驚慌不知所措,得幕賓潘兆籌劃,出兵鎮(zhèn)壓,七日內(nèi)事平。加兵部尚書。卒于官。有《檢心堂稿》。晚晴簃詩匯·卷五十四
滿保,字九如,號鳧山,滿洲旗人??滴跫仔邕M士,改庶吉士,官至閩浙總督。有《檢心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