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074,分1739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姜撫(沖和先生 )
毛欽一(云夢子 欽 )
釋崇業(yè)(安國 )
陶峴(麋鹿野人、水仙 )
王旻(太和先生 )
王希明(丹元子、青羅山布衣、青蘿山布衣 )
嚴(yán)從(中黃子 )
楊惠之(畫友 )
僧鑒真( 淳于 大和尚、招提 )
韋景昭(貞元先生 )
僧廣敷( 在家菩薩 同所計天殊 )
韋陟(殷卿 郇國公 公平 忠孝 )
元德秀(世稱 元魯山 紫芝 文行先生 )
郭子儀(尚父 別稱 汾陽老、汾陽考、汾陽中令、郭令公 汾陽郡王、代國公 世稱 郭汾陽 忠武 子儀 )
僧希遷( 石頭和尚 無際大師、無際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宋州人。自稱通仙人不死術(shù),隱居不出。玄宗開元末召至東都,舍集賢院。言服太湖常青藤及終南山旱藕可長生,玄宗遣使取之賜大臣。擢銀青光祿大夫,號沖和先生。后民間以酒浸藤,飲之多暴死,乃止。撫慚悸,請求藥牢山,遁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荊州長林人,字杰,號云夢子。玄宗開元時,入京求仕,不得意,曾上書盧藏用。工文章。有集,已佚。
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九
杰一名欽。又號云夢子。荊州長林縣人。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 利物科
初莫知所從來。俄偕弋陽道岸。依文網(wǎng)律師。究毗尼學(xué)。服勤罔怠。黌肆推為元長。夙與淄川恪齊名。而挺特剛毅過之。聞望之美。徹于宸冕睿宗朝。斥舊邸造寺。號安國。詔業(yè)居之。仍入承明殿薰脩。授上菩薩戒。施與優(yōu)渥。時菩提寺。方治殿宇。業(yè)悉以所得助其役。蓋其平生未嘗畜長也。開元中。屬微疾。顧弟子曰。吾數(shù)窮化盡。汝曹其謹(jǐn)循戒檢。無令放逸。遂終于所居。西明寺之別院是。于澄照寔適孫云。
宋高僧傳·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崇業(yè)。不知何許人也。初同弋陽道岸。學(xué)毗尼于文綱之法集。業(yè)之服勤淬礪罔怠。黌肆之間推居元長。與淄州名恪齊名。挺拔剛毅過之。美聲洋洋達于禁闥。睿宗圣真皇帝操心履道。敕以舊邸造安國寺。有詔業(yè)入承明熏修別殿。為帝授菩薩戒。施物優(yōu)渥。僉回舍修菩提寺殿宇。抑由先不畜盈長之故也。開元中微疾。囑弟子曰。吾化窮數(shù)盡。汝曹堅以防川無令放逸。語訖終于所居寺之別院。業(yè)即南山之嗣孫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晉陶潛后裔。唐玄宗開元中居昆山。有文學(xué),疏脫不謀宦達。擇不欺者,悉付以田業(yè)家事,乃自制三舟,與孟云卿等,遍游江湖。自號“麋鹿野人”,吳越之士稱其為水仙。浪跡三十余年,歸老于家。通八音,有《樂錄》。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蘇州昆山(今江蘇昆山)人。系陶淵明后裔。浪跡江湖30年,自號麋鹿野人,常慕謝靈運之為人,言終當(dāng)樂死山水。制三舟,一舟自載,一置賓客,一貯飲食,與客孟彥深、孟云卿、焦遂共游。吳越之士號為水仙。事跡散見《甘澤謠》、《唐詩紀(jì)事》卷二四、《吳郡志》卷二二。通曉八音,撰《樂錄》8章,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居洛陽青蘿山,號太和先生。有術(shù)解。開元中征至京師,玄宗見其童顏鶴發(fā),頗加恩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時人,號丹元子,又號青羅山布衣。玄宗開元年間以方技為內(nèi)供奉,待詔翰林。嘗奉命編《太乙金鏡式經(jīng)》。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該書七言,有韻,系我國古代以詩歌形式介紹全天星官之天文學(xué)重要著作。首創(chuàng)將整個天空劃分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個天區(qū)。每區(qū)包含若干星官、數(shù)量、位置。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號丹元子,又號青蘿山布衣,玄宗開元間人。長于天文術(shù)數(shù),曾為內(nèi)供奉、翰林待詔。著有《丹元子步天歌》1卷,凡七言歌行31首,歷述三宮二十八宿星象之方位及變化?!?a target='_blank'>通志·天文略》全部收入。又著《太乙金鏡式經(jīng)》10卷,今存。事跡據(jù)《新唐書·藝文志三》及上引二書參定。《全唐詩續(xù)拾》收詩31首。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
希明。開元時人。自號青羅山布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自號中黃子。玄宗開元中為著作郎、春宮侍讀、集賢院學(xué)士。能文章。卒后,太子侍文呂向訪其遺文,編為《中黃子集》三卷。
全唐文·卷三百
從。開元初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蘇州人。玄宗開元中與吳道子同師張僧繇筆跡,號為畫友,巧藝并著,而道子聲先獨顯,惠之遂焚筆硯,毅然發(fā)憤,專肆塑作,能奪僧繇畫相,乃與道子爭衡。時人語曰:“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逼鋾r南北各地寺院惠之塑像甚多。有《塑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88—763 【介紹】: 唐僧。揚州江陽人,俗姓淳于。器度宏博。武則天時就智滿禪師,循其獎訓(xùn)。二十二歲受具足戒。尋游二京,遍研三藏。后住揚州大云寺,專宏戒律。玄宗開元中,日本國遣使延之,遂東渡,前五次均未成功,天寶十二載,第六次航行始達日本國,時鑒真已失明。日本天皇授“傳燈大法師”,后又造唐招提寺使居之,教法大行,號“過海大師”、“唐大和尚”,為日本國傳戒律之始祖。卒于日本。鑒真精醫(yī)學(xué)、通《本草》,傳有《鑒真上人秘方》,其隨行弟子思托、如寶、法力等又精于塑造佛像與建造寺塔,故于日本醫(yī)學(xué)、雕塑、建筑等頗有影響。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淳于氏。廣陵江陽縣人也??倎O之歲。侍父入大云寺。見佛像感悟。求出家。父奇其志許之。遂依智滿禪師。聽訓(xùn)誨。長安元年。詔天下度僧。因獲隸寺為息慈。大云即今之隆興寺也。神龍初。從道岸律師先受菩薩戒。景龍初乃復(fù)詣長安實際寺。從荊州恒景律師。登具足戒。觀光兩京。陶冶三藏。閱數(shù)稔。言旋淮海。以戒律利物。郁為一方宗首。開元中。日本國沙門榮睿普照等。禮真足而請曰。吾國居大海中。距華夏。以風(fēng)之逆順。為近遠。而未易以道路計。然佛法于天下。固無彼此之沮。而師范之來。或難之。此三宗之傳。所以猶缺然也。和尚其能輟此方之化。為吾國之行。則善矣。真因感其意。而問曰。昔聞南岳思禪師生彼為王。興起大教。又聞國相長屋。造千袈裟附舶。施中國名德。且繡偈于衣緣曰。山川異域。風(fēng)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jié)來緣。以此言之。則誠善地也。吾何為自棄。而不為是行哉。乃募比丘思托等十四人。天寶二年六月。買舟載經(jīng)律。由楊子江至越州浦止。署風(fēng)山出洋。遇風(fēng)濤盛壯。舟幾溺。俄見空中。神將介甲而立。風(fēng)濤尋定。所歷蛇海魚海鳥海之異。而后抵岸達日本。王躬迎導(dǎo)入城。安止大寺中。遽即其寺之盧遮那殿立壇。以為王受菩薩戒。次及夫人王子等。且選本土有德行沙門十人為師。度沙彌澄脩等四百人。教以白羯磨法。國之造寺施田者日至。號大和尚。后無疾辭眾。逝于天平寶寺。七年癸卯歲。五月五日。即代宗廣德元年也。壽七十七。
宋高僧傳·卷第十四 明律篇第四之一
釋鑒真。姓淳于氏。廣陵江陽縣人也。總丱俊明器度宏博能典謁矣。隨父入大云寺。見佛像感動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其志許焉。登便就智滿禪師循其獎訓(xùn)。屬天后長安元年詔于天下度僧。乃為息慈配住本寺。后改為龍興。殆中宗孝和帝神龍元年。從道岸律師受菩薩戒。景龍元年詣長安。至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于實際寺依荊州恒景律師邊得戒。雖新發(fā)意有老成風(fēng)。觀光兩京名師陶誘。三藏教法數(shù)稔該通。動必研幾曾無矜伐。言旋淮海以戒律化誘。郁為一方宗首。冰池印月適足清明。貌座揚音良多響答。時日本國有沙門榮睿普照等。東來募法用補缺然。于開元年中達于揚州。爰來請問。禮真足曰。我國在海之中。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雖有法而無傳法人。譬猶終夜有求于幽室非燭何見乎。愿師可能輟此方之利樂為海東之導(dǎo)師乎。真觀其所以察其翹勤。乃問之曰。昔聞南岳思禪師生彼為國王興隆佛法。是乎。又聞彼國長屋曾造千袈裟來施中華名德。復(fù)于衣緣繡偈云。山川異域風(fēng)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jié)來緣。以此思之誠是佛法有緣之地也。默許行焉。所言長屋者則相國也。真乃慕比丘思托等一十四人。買舟自廣陵赍經(jīng)律法離岸。乃天寶二載六月也。至越州浦止署風(fēng)山。真夜夢甚靈異。才出洋遇惡風(fēng)濤。舟人顧其垂沒。有投棄??香木者。聞空中聲云。勿棄投。時見舳艫各有神將介甲操仗焉。尋時風(fēng)定俄漂入蛇海。其蛇長三丈馀。色若錦文。后入魚海。魚長尺馀。飛滿空中。次一洋純見飛鳥。集于舟背壓之幾沒洎出鳥海乏水。俄泊一島。池且泓澄人飲甘美。相次達于日本。其國王歡喜迎入城大寺安止。初于盧遮那殿前立壇。為國王授菩薩戒。次夫人王子等。然后教本土有德沙門足滿十員。度沙彌澄修等四百人。用白四羯磨法也。又有王子一品親田。舍宅造寺號招提。施水田一百頃。自是已來長敷律藏受教者多。彼國號大和尚。傳戒律之始祖也。以日本天平寶字七年癸卯歲五月五日無疾辭眾坐亡。身不傾壞。乃唐代宗廣德元年矣。春秋七十七。至今其身不施苧漆。國王貴人信士時將寶香涂之。僧思托著東征傳祥述焉。
神僧傳·卷第八
釋鑒真。姓淳于氏。廣陵江陽縣人也。總角隨父入大云寺。見佛像感動夙心。因白父求出家。父奇其志許焉。后為一方宗首。時日本國有沙門榮睿普照等。東來募法。真許往。遂買舟自廣陵赍經(jīng)律法離岸。至越州浦止署風(fēng)山。真夜夢甚靈異。才出洋遇惡風(fēng)濤。舟人顧其垂沒。有投棄??(音箋)香木者。聞空中聲云。勿投棄。時見舳艫各有神將介甲操仗焉。尋時風(fēng)定俄漂入蛇海。其蛇長三丈馀。色若錦文。后入魚海。魚長尺馀。飛滿空中。次一洋純見飛鳥。集于舟背壓之幾沒。洎出鳥海乏水。俄泊一島。池且泓澄人飲甘美。相次達于日本。其國王歡喜迎入城大寺安止。號大和尚。以代宗廣德元年無疾辭眾坐亡。身不傾壞。至今其身不施苧漆。其國國王貴人信士。時將寶香涂之。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淳于。廣陵江陽縣人??倎O俊明。隨父母入大云寺。見佛像。白父求出家。父奇其志許焉。便就智滿禪師。循其獎訓(xùn)。屬天后長安元年。詔于天下度僧。乃為息慈配住本寺。后改為龍興。殆中宗孝和帝。神龍元年。從道岸律師受菩薩戒。以戒律化誘。郁為宗首。時日本國有沙門榮睿普照等。東來募法。于開元年中。達于楊州。爰來請問。禮真足曰。我國在海之中。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雖有法而無傳法人。譬猶終夜有求于幽室。非燭何見乎。愿師輟此方之利樂。為海東之導(dǎo)師。真問之曰。昔聞南岳思禪師。生彼為國王興隆佛法。是乎。又聞彼國長屋(相國名)曾造千袈裟。來施中華。名德。復(fù)于衣緣繡偈云。山川異域。風(fēng)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jié)來緣。以此思之。誠是佛法有緣之地也。點許行焉。真乃募比丘思托等十四人。買舟自廣陵。赍經(jīng)律法。離岸。天寶二年六月。至越州浦。止署風(fēng)山。才出洋。遇惡風(fēng)濤。舟人顧其垂沒。有投棄[亻箋]香木者。聞空中聲云。勿投棄。時見舳艫各有。神將介甲操仗焉。尋時風(fēng)定。俄漂入蛇海。其蛇長三丈馀。色若錦文。后入魚。海魚長尺馀。飛滿空中。次一洋。純見飛鳥。集于舟背壓之幾沒。洎出鳥海乏水。俄泊一島。池且泓澄人飲甘美。次達日本。其國王歡喜。迎入城大寺安止。初于盧遮那殿前立壇。為國王授菩薩戒。次夫人王子等。然后教本土有德沙門度沙彌澄修等四百人。用白四羯磨法也。又有王子一品親田。舍宅造寺。號招提。施水田一百頃。自是已來。長敷律藏。受教者多。彼國傳戒律之始祖也。以日本天平寶字七年。癸卯歲。五月五日。無疾辭眾坐亡。乃唐代宗廣德元年。春秋七十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4—785 【介紹】: 唐道士。丹陽延陵人,號貞元先生。少慕神仙之學(xué)。初度于延陵尋真觀,師事包士榮。后居長安肅明觀。天寶中,奉詔侍玄靜先生李含光歸茅山,居紫陽觀。大歷初,受李含光經(jīng)篆正傳,為茅山道第十四代宗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5—785 【介紹】: 唐僧。南燕人,俗姓鄭。少依思浩出家。受戒后,游兩京及嵩山、少室山,遇洛京荷澤寺神會禪師,大明禪旨。后住袁州陽歧山,終日瞑目,食野果度日,惟時與道士往來。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姓鄭氏。南燕人。少依京師大德思浩出家。既登戒。游涉叢席。遇神會禪師于伊洛間。得曹溪別傳之旨。絕江至宜春。營室于楊岐山。而掛錫焉。澗飲木食。終日夕。常坐不臥。地幽僻奇秀。參請之徒。始無與來往者。時有星冠羽帔之士。御鶴乘鸞以過之。談?wù)撘??而去。后化大行。戶屨為滿。竟唱滅于貞元元年。三月四日。壽九十一。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 感通篇第六之三
釋廣敷。俗姓鄭。南燕人也。少依京望大德思浩下承乎法訓(xùn)。登戒畢游嵩少兩京。遇神會禪師大明玄旨。至宜春陽岐山掛錫。是中峰巒積翠洞穴涉幽。芝菌之苗參于草奔。敷終日瞑目木食度辰。時有峨冠羽帔馭鶴驂鸞者。始則乍往倏來。后則登庵造膝。其仙客所到。必輕云薄霧隨步而至。擁從者天丁力士令遠去。對晤談?wù)撘脐小F浜蟮阑瘸?。于貞元元年三月四日入滅。春秋九十一云?系曰。神仙道異談?wù)撠M同乎。通曰。昔小有真人能談空理。方諸山神仙建浮圖者信崇佛道止不削染。號在家菩薩。又雪山諸仙善五明論求度者。同也。然其相似道必須甄簡。若西域二十諦中五唯量五大與釋氏法名同所計天殊。良難區(qū)別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6—760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字殷卿。韋安石子。襲封郇國公。有文采,善隸書。張九齡為中書令,引為中書舍人,與孫逖、梁涉對掌文誥,時號得才。后為禮部侍郎,于鑒裁尤長。遷吏部侍郎,銓綜號為公平。李林甫忌之,出為襄陽太守。玄宗天寶中入考,楊國忠惡其才望,恐踐臺衡,使人誣之,貶平樂尉。肅宗即位,除御史大夫,兼江東節(jié)度使。乾元初為禮部尚書、東京留守,后遷吏部。陟素有臺輔之望,為李、楊所擠而不得志,憂憤成疾卒。
全唐文·卷三百六
陟字殷卿。宰相安石子。十歲授溫王府東閣祭酒朝散大夫。肅宗朝為吳郡太守。會永王璘兵起。委陟招諭。乃授御史大夫江東節(jié)度使。事平。除御史大夫。拜吏部尚書。卒年六十五。贈荊州大都督。永泰元年贈尚書左仆射。謚忠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6—754 【介紹】: 唐河南人,字紫芝。少孤,事母孝。登進士第,歷仕邢州南和尉、龍武錄事參軍、魯山令。有惠政,以誠待他人。后隱居陸渾山,卒,門人謚文行先生。天下高其行,稱曰元魯山。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96—754 字紫芝。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北魏鮮卑族拓跋部后裔。開元二十一年(733)進士。少孤貧,事母孝。求為魯山令,歲滿去職,愛陸渾佳山水,乃定居。嗜酒,淡于名利,陶然自娛。天寶十三載(754)卒。德秀善文辭,友蕭穎士、劉迅,李華兄事之。及卒,華謚曰文行先生。士大夫高其名節(jié),不名,謂之元魯山。生平見《舊唐書·文苑傳下》、《新唐書·卓行傳》、李華《元魯山墓碣銘》、《元和姓纂》卷四。《全唐詩外編》存詩1首。
全唐詩續(xù)補遺
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開元二十一年舉進士,家貧,求為魯山令。歲滿去職,愛陸渾佳山水,乃居之。嗜酒,陶然彈琴以自娛。房管每見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固鞂毷d卒,年五十九。天下高其行,稱曰元魯山,謚曰文行先生。李華兄事德秀,而友蕭穎士、劉迅,因作《三賢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7—781 【介紹】: 唐華州鄭縣人。以武舉累遷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玄宗時安祿山亂,為朔方節(jié)度使,敗史思明于河北。肅宗即位,官關(guān)內(nèi)河?xùn)|副元帥,配合回紇兵收復(fù)長安、洛陽。以功擢中書令,后封汾陽郡王。代宗時仆固懷恩叛,聯(lián)回紇、吐蕃攻唐。子儀馳數(shù)十騎說回紇,與唐聯(lián)兵以拒吐蕃。德宗立,尊為尚父,罷兵權(quán)。世稱郭汾陽,亦稱郭令公。卒謚忠武。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97—781 字子儀,華州鄭(今陜西華縣)人。約玄宗開元末中武舉科,天寶中累遷朔方節(jié)度右兵馬使。十四載(755)安祿山反,詔為朔方節(jié)度使,率本軍東討。肅宗至德元載(756)加兵部尚書,拜相。至德二年為關(guān)內(nèi)、河?xùn)|副元帥,收復(fù)二京,封代國公。乾元元年(758)進中書令,二年失兵柄。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進封汾陽郡王,出鎮(zhèn)絳州。廣德元年(763)吐蕃據(jù)京師,詔為關(guān)內(nèi)副元帥,率軍逐之。其后累鎮(zhèn)河中、邠寧等。德宗即位,召還朝,賜號尚父,進太尉。建中二年(781)卒,謚忠武。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首。
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子儀字子儀。華州鄭縣人。以武舉異等補左衛(wèi)長史。累遷朔方節(jié)度右兵馬使。安祿山反。進衛(wèi)尉卿兼靈武郡太守。充朔方節(jié)度。以本軍東討。以功加御史大夫。肅宗即位。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二載進司空。充關(guān)內(nèi)河?xùn)|副元帥。兩京平。加司徒。封代國公。上元三年進封汾陽郡王。廣德元年賜鐵券。圖形淩煙閣。德宗立。攝冢宰。賜號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建中二年薨。年八十五。贈太師。謚忠武。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91 【介紹】: 唐僧。端州高要人,俗姓陳,號石頭和尚。在曹溪薙染,得法于青原。衡山有石狀如臺,乃結(jié)庵其上。穆宗長慶中敕謚無際大師。有《參同契》。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00—790 俗姓陳,端州高要(今廣東高要)人。年十余歲至韶州曹溪,參六祖慧能,受度為沙彌。后上下羅浮,往來三峽間。玄宗開元十六年(728)于羅浮受戒,復(fù)往吉州青原山,嗣慧能高足行思。天寶初,結(jié)庵于衡山南寺東巨石上,世稱石頭和尚。代宗廣德二年(764),應(yīng)門人之請,下山住端梁。代宗、德宗間,與在江西傳法之馬祖道一并稱為南宗二大士,從學(xué)者甚眾。卒謚無際大師?!?a target='_blank'>祖堂集》卷四、《景德傳燈錄》卷一四、《宋高僧傳》卷九有傳?!度圃娡饩帯反嬖?首。又《祖堂集》、《景德傳燈錄》中存其歌偈3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補入。
全粵詩·卷一一
釋希遷(七○○ — 七九○),俗姓陳。端州高要人。初詣曹溪,得度未具戒。屬六祖圓寂,秉遺命謁青原,為青原行思禪師法嗣。唐玄宗天寶初,被薦往湖南衡山南寺。寺之東有石,狀如臺,乃結(jié)庵其上,時號石頭和尚。著《參同契》,為世所稱。唐德宗貞元六年卒,年九十一。唐德宗賜謚無際大師。南唐釋靜釋筠撰高麗海印寺(一二四五年)刊《祖堂集》卷四、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三〇、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有傳。詩歌偈語五首。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姓陳氏。端州高要人。在孕母即厭惡葷血。及生岐嶷。異群童。既冠重然諾。色氣和易。性剛悍。為人所畏伏。鄉(xiāng)俗多淫祀。順時率椎牛釃酒。歌舞叢祠中。以祈福。而遷往往毀叢祠。奪??v之。父兄不能禁。然亦未嘗有災(zāi)禍。近遠由是稍信。尋趨曹溪。禮大鑒。鑒器之。因曰。茍欲為我弟子者。必能肖我可也。遷笑曰諾。自爾上下羅浮三峽間。開元十六年。受具戒于羅浮而歸。夜夢己與大鑒乘鉅龜。游池水中。覺而自喜。曰。龜靈智。池性海。茲吾與師。乘靈智以游性海久矣。夢之其殆將以施化乎。未幾廬陵清涼山思禪師補處曹溪。遷復(fù)往承之。當(dāng)是時。思公之門。學(xué)者莫之計。思公指遷語人曰。眾角雖多。一麟足矣。天寶初。造衡山南寺。寺東有石如臺。絕出物表。遷就結(jié)庵。以居其上。世因號石頭和尚。岳中宿德固瓚讓三師。曹溪之徒也。猶曰。石頭真師子吼。師子兒聞能無勇猛。由是門人日進。 問如何是解脫。答誰縛汝。問如何是凈土。答誰垢汝。機敏而當(dāng)。皆此類。廣德二年。門人請下居梁端。時天下佛法。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頭云。貞元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順化。壽九十一。臘六十三。門人慧朗振朗波利道悟道銑智舟。共建塔于東嶺。塔成之三十年。當(dāng)長慶中。國子博士劉軻。素明玄理。元尚祖風(fēng)。偶會道銑盛述先師之道。軻追迎前烈。為文其碑。謚無際。塔號見相。
宋高僧傳·卷第九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希遷。姓陳氏。端州高安人也。母方懷孕不喜葷血。及生岐嶷。雖在孩提不煩保母。既冠然諾自許未嘗以氣色忤人。其鄉(xiāng)洞?民畏鬼神多淫祀。率以牛酒祚作圣望。遷輒往毀叢祠奪牛而歸。歲盈數(shù)十。鄉(xiāng)老不能禁其理焉。聞大鑒禪師南來學(xué)心相踵。遷乃直往大鑒。衎然持其手且戲之曰茍。為我弟子當(dāng)肖遷。[這-言+(占@口)]爾而笑曰。諾既而靈機一發(fā)廓若初霽。自是上下羅浮往來三峽間。開元十六年羅浮受具戒。是年歸就山。夢與大鑒同乘一龜泳于深池。覺而占曰。龜是靈智也。池是性海也。吾與師乘靈智游性海久矣。又何夢邪。后聞廬陵清涼山思禪師為曹溪補處。又?jǐn)z衣從之。當(dāng)時思公之門學(xué)者麇至。及遷之來乃曰。角雖多一麟足矣。天寶初始造衡山南寺。寺之東有石狀如臺。乃結(jié)庵其上杼載絕岳。眾仰之號曰石頭和尚焉。初岳中有固瓚讓三禪師。皆曹溪門下。僉謂其徒曰。彼石頭真師子吼。必能使汝眼清涼。由是門人歸慕焉?;騿柦饷摗T徽l能縛汝。問凈土。曰誰能垢汝。其答對簡速皆此類也。廣德二年門人請下于梁端。自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頭。往來憧憧不見二大士為無知矣。貞元六年庚午歲十二月二十五日順化。春秋九十一。僧臘六十三。門人慧朗振朗波利道悟道銑智舟。相與建塔于東嶺。塔成三十載。國子博士劉軻。素明玄理欽尚祖風(fēng)。與道銑相遇盛述先師之道。軻追仰前烈為碑紀(jì)德。長慶中也。敕謚無際大師。塔曰見相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