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
《漢語大詞典》:元豐
宋神宗趙頊年號。例如: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蘇軾《石鐘山記》
《國語辭典》:三舍  拼音:sān shè
1.九十里?!蹲髠?。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br />2.三座星宿的位置?!秴问洗呵?。季夏紀(jì)。制樂》:「君有至德之言,天必三賞君,今昔熒惑,其徙三舍?!埂段倪x。郭璞。游仙詩七首之四》:「愧無魯陽德,回日向三舍?!?br />3.宋代太學(xué)分為外舍、內(nèi)舍、上舍,合稱「三舍」。依一定年限跟條件,由外舍升內(nèi)舍,再由內(nèi)舍升上舍。見《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
《漢語大詞典》:三舍生
宋 代行三舍法時,太學(xué)置外舍生二千人,內(nèi)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合稱“三舍生”。宋史·選舉志三:“三舍生皆繇升貢,遂罷國子監(jiān)補試?!?/div>
《漢語大詞典》:后?。ㄡ崾。?/div>
(1). 宋太宗 淳化 五年后對入內(nèi)內(nèi)侍省的別稱。宋史·職官志六:“入內(nèi)內(nèi)侍省與內(nèi)侍省號為前后省,而入內(nèi)省尤為親近……后省官闕,則以前省官補?!眳⒁姟?內(nèi)侍 ”。
(2). 宋神宗 元豐 八年后對門下、中書外省的別稱。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七月“ 齊愈 論 綱 不已”自注:“而 擢 ( 李擢 )以五月甲寅除給事中,在其后半月,不知何以録黃方過后省?!?span id="bdtyrox"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一》:“﹝門下省﹞給事中四人,分治六房,掌讀中外出納,及判后省之事?!?span id="geixgzs"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一》:“﹝中書省﹞舍人四人,舊六人。掌行命令為制詞,分治六房,隨房當(dāng)制,事有失當(dāng)及除授非其人,則論奏封還詞頭……及修官制,遂以實正名,而判后省之事?!?/div>
《國語辭典》:內(nèi)侍(內(nèi)侍)  拼音:nèi shì
1.在宮中侍奉,供使喚的人?!稘h書。卷六八?;艄饨鹑沾攤?。贊曰》:「傳國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內(nèi)侍,何其盛也!」
2.職官名。隋唐時設(shè)內(nèi)侍省,掌宮廷內(nèi)部事務(wù),大多任用宦官。自唐以后,專用于宦官,后世遂以內(nèi)侍為宦官的專稱。
《漢語大詞典》:名郎
宋 代禮部郎中的別稱。 宋 元豐 官制,禮部郎中謂之名表郎官,故稱。 宋 王安石 《寄題思軒》詩:“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誘良孫接踵來?!?宋 秦觀 《代賀運使啟》:“肆輟名郎,出為膚使。符檄未加於一道,威名已肅於列城?!眳㈤?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爵位·禮部。
《漢語大詞典》:四選(四選)
(1).古代對四種人的選拔。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時,時三月;王有四選,選三臣……圣人為一選,君子為一選,善人為一選,正人為一選,由此以下者,不足選也?!?br />(2). 宋 代銓選官員的制度。 元豐 前以審官東院、審官西院、流內(nèi)銓、三班院四個官署分掌銓選,故稱四選。 元豐 改革官制,更名隸屬吏部。宋史·選舉志四:“ 元豐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歸選部:以審官東院為尚書左選,流內(nèi)銓為侍郎左選,審官西院為尚書右選,三班院為侍郎右選,於是吏部有四選之法?!?宋 蘇轍 《論堂除太寬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fù)待闕,與四選稍異,亦旌勸之義也?!?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損文書:“以此知四選蠹積,蓋不可勝算,司衡綜者,可不謹(jǐn)哉!”
《漢語大詞典》:七書(七書)
宋 元豐 間頒行的武學(xué)生應(yīng)試必讀的七種兵書。即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wèi)公問對,又稱“武經(jīng)七書”。宋史·選舉志三:“凡武學(xué)生,習(xí)‘七書’兵法、步騎射?!?/div>
《漢語大詞典》:山委
謂堆積如山。新唐書·永王璘傳:“時 江 淮 租賦鉅億萬,在所山委?!?span id="ywpetmb" class="book">《宋史·食貨志下一》:“ 元祐 元年,右司諫 蘇轍 論 河 北保甲之害,因言: 元豐 及內(nèi)庫財物山委,皆先帝多方蓄藏,以備緩急。” 元豐 ,庫名。
《國語辭典》:潘谷  拼音:pān gǔ
人名。北宋元豐前后時人,善制墨,成品清香澈骨。又精于鑒別,傳說只要用手觸摸,便能辨墨真?zhèn)巍?/div>
《漢語大詞典》:三舍法
宋神宗 時取士法,為 元豐 新法之一。其法分太學(xué)為外舍、內(nèi)舍、上舍,別生員為三等而置之。依一定年限和條件,由外舍升入內(nèi)舍繼而升上舍。最后按科舉考試法,分別規(guī)定其出身并授以官職。在舍讀經(jīng)為主,以濟(jì)當(dāng)時科舉偏重文詞之不足。 紹圣 中,曾一度廢科舉,專以三舍法取士。 宣和 三年,詔罷此法。見宋史·選舉志一、《選舉志二》。朱子語類卷一○九:“莫説以前,只是 宣和 末年三舍法纔罷,學(xué)舍中無限好人才,如 胡邦衡 之類,是甚么樣有氣魄,做出那文字是甚豪壯,當(dāng)時亦自煞有人?!?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避史錄話》:“ 崇寧 立三舍法,雖崇經(jīng)術(shù),亦未嘗廢史?!?/div>
《漢語大詞典》:狂副使
宋 蘇軾 元豐 年間貶為 黃州 團(tuán)練副使,因自號“狂副使”。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五:“ 蘇東坡 在 黃州 ,自號 狂副使 ,其詞云:‘更問罇前 狂副使 ?!?/div>
《漢語大詞典》:墨竹亭
亭名。在 江西 瑞昌 西。 宋 元豐 年間, 蘇軾 自 黃州 至 筠州 探視弟轍經(jīng)此,題詩石上,以余墨灑竹,后人筑亭于山。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九江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