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4,分17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大兒
佳兒
義郎
小婦
多子
沈香
九子
哥哥
子侄
次子
子職
賢子
幼子
中子
圣子
《漢語大詞典》:大兒(大兒)
長子;年長的兒子。《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一》:“阿爺無大兒, 木蘭 無長兄?!?唐 杜甫 《最能行》:“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宋 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詞:“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div>
《國語辭典》:佳兒(佳兒)  拼音:jiā ér
好子弟。唐。司空曙 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歸省詩:「張馮本名士,蔡廓是佳兒?!埂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附袢罩?,重歸故里,再見鄉(xiāng)關,況又保全了一個佳兒,轉添了一個佳婦?!?/div>
《漢語大詞典》:義郎
對人家兒子的美稱。例如:不嫁義郎體。——《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國語辭典》:小婦(小婦)  拼音:xiǎo fù
1.年輕的少婦。唐。李頎〈古意〉詩:「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br />2.小老婆?!稘h書。卷九八。元后傳》唐。顏師古。注:「小婦,妾也?!埂都t樓夢》第九回:「小婦養(yǎng)的!動了兵器了?!挂卜Q為「小妻」。
《國語辭典》:小婦人(小婦人)  拼音:xiǎo fù rén
1.古時婦女自稱之辭。戲曲小說中常用。《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今早張千進城,兩個乘早將尸首埋藏停當,卻來回復我小婦人。望青天爺爺明鑒!」
2.書名。美國女作家阿爾考特的作品。西元一八六八年出版。以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代為背景,描寫馬區(qū)家四姊妹的個性及生活。
《國語辭典》:多子  拼音:duō zǐ
1.眾卿大夫。《書經。洛誥》:「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篤前人成烈,答其師;作周,孚先?!?br />2.兒子眾多?!端问贰>硪蝗?。樂志八》:「執(zhí)事駿奔,肅將俎幾。神其顧歆,永錫多子?!埂抖膛陌阁@奇》卷三二:「劉官人見有了十二嫂,又是個多子的,讖兆相合,不覺大喜。」
3.果實眾多。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br />4.子實眾多。
《漢語大詞典》:沈香
亦作“沉香”。
(1).香木名。產于亞熱帶,木質堅硬而重,黃色,有香味。心材為著名熏香料。中醫(yī)以含有黑色樹脂的樹根或樹干加工后入藥,有鎮(zhèn)痛、健胃等作用。亦指這種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蜜香沉香:“ 交趾 有蜜香,樹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欲取香,伐之,經年,其根干枝節(jié),各有別色也。木心與節(jié)堅黑,沉水者為沉香?!?span id="zyfmtfo" class="book">《南史·夷貊傳上·林邑國》:“沉木香者,土人斫斷,積以歲年,朽爛而心節(jié)獨在,置水中則沉,故名曰沉香?!?清 趙翼 《石蟹》詩:“木浮乃有沉香堅,石沉乃有浮磬薄。”
(2).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唐 李白 《楊叛兒》詩:“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br />(3).文學故事人物名。 華山 三圣母 的兒子,由父親帶在人間撫養(yǎng)。曾因抱不平打死權相之子。后來知道母親被舅父 二郎神 壓在 華山 下,就力戰(zhàn) 二郎神 ,斧劈 華山 ,救出母親。 元 張時起 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曾鋪敘其事,惟今已不傳。后流行于說唱文學中,并改編為各種戲曲劇目,如京劇《寶蓮燈》即演其事。
《漢語大詞典》:九子
(1).尾宿九星。史記·天官書:“ 尾 為九子?!?司馬貞 索隱引 宋均 云:“屬后宮場,故兼九子,子必九者,取 尾 有九星也?!?span id="hyou996" class="book">《晉書·天文志上》:“ 尾 亦為九子,星色欲明均明,大小相承,則后宮有敍,多子孫?!?br />(2).九個兒子。尸子卷下:“ 舜 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國, 堯 聞其賢……妻之以 媓 媵以 娥 ,九子事之而託天下焉?!?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4' target='_blank'>《楚辭·天問》:“ 女岐 無合,夫焉取九子?” 王逸 注:“ 女岐 ,神女;無夫而生九子?!?漢 焦贛 《易林·乾之蠱》:“ 彭祖 九子,據(jù)德不殆。” 宋 蘇軾 《次韻劉景文送錢蒙仲》:“送盡青云九子,歸去扁舟五湖?!?br />(3).指 堯 的九位賢臣: 舜 、 契 、 禹 、 后稷 、 夔 、 倕 、 伯夷 、 皋陶 、 益 。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故九子任而康凝之績熙,四七授而佐命之勛著?!眳⒁姟?九職 ”。
(4).山名。指 九子山 。 唐 李咸用 《廬山》詩:“靜得 八公 侶,雄臨 九子 尊?!?宋 徐鉉 《奉使九華山中途遇青陽薛郎中》詩:“ 九子峰 前閒未得, 五谿橋 上坐多時?!?br />(5).墨名。?;橛?。《初學記》卷二一引 鄭氏 《婚禮謁文贊》:“九子之墨,藏于松煙,本性長生,子孫圖邊。”山堂肆考卷三三引 晉 陸云 《與兄書》:“古有九子之墨,祝婚者,取多子之義。”
(6).槍名。 沈從文 《從文自傳·辰州》:“那時候的槍名有下列數(shù)種:單響,九子,五子?!?/div>
《漢語大詞典》:九職(九職)
(1). 堯 設置的九種官職。 漢 劉向 說苑·君道:“當 堯 之時, 舜 為司徒, 契 為司馬, 禹 為司空, 后稷 為田疇, 夔 為樂正, 倕 為工師, 伯夷 為秩宗, 皋陶 為大理, 益 掌敺禽…… 堯 知九職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
(2). 周 時的九種職業(yè)。周禮·天官·大宰:“﹝ 周 ﹞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二曰園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澤之材;四曰藪牧,養(yǎng)蕃鳥獸;五曰百工,飭化八材;六曰商賈,阜通貨賄;七曰嬪婦,化治絲枲;八曰臣妾,聚歛疏材;九曰閒民,無常職,轉移執(zhí)事。” 唐 杜佑 通典·食貨三:“ 周 知其萬民眾寡之數(shù),乃分九職焉。九職既分,則劬勞者可見,勤惰者可聞也?!?/div>
《國語辭典》:哥哥  拼音:gē ge
1.稱謂:(1)對兄長的稱呼。《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你敢傷我哥哥!」(2)父對子的自稱。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五。哥》:「唐時人稱父為哥?!杜f唐書王琚傳》:『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同氣惟有太平?!埂活W谛兴墓室病P谧与`王琰傳:『惟三哥辨其罪。』玄宗行三故也。」也作「歌歌」。(3)對子侄輩的昵稱。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二折:「(夫人云)倩英,你拜哥哥。今日為始,便是你師父了也。」(4)對平輩的敬稱。《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告哥哥則個,奴家爹娘也在褚家堂左側,若得哥哥帶挈奴家同走一程,可知是好?」
2.語末助詞。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八。禽部。鷓鴣》:「鷓鴣性畏霜露,……多對啼,今俗謂其鳴曰行不得也哥哥?!?/div>
《高級漢語詞典》:子侄
本指子與侄。后用以通稱晚輩
分類:子侄
《國語辭典》:次子  拼音:cì zǐ
家中排行第二的兒子。如:「我是家中次子,上頭還有一個哥哥,兩個姊姊?!埂度龂萘x》第二八回:「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隨關將軍,未識肯容納否?」
《國語辭典》:子職(子職)  拼音:zǐ zhí
子女對父母所應盡的職責。《孟子。萬章上》:「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姑?。高明《琵琶記。牛小姐諫父》:「試論綱常,豈有子職而不事父母?若重思唱隨之義,當同盡定省之儀?!?/div>
《漢語大詞典》:賢子(賢子)
(1).賢能的兒子。韓非子·忠孝:“父之所以欲有賢子者,家貧則富之,父苦則樂之。”
(2).多用以美稱他人之子。 三國 魏 曹操 《與太尉楊彪書》:“ 操 白:與足下同海內大義,足下不遺,以賢子見輔?!?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三:“ 仁杰 曰:‘陛下內有賢子,外有賢姪,取舍詳擇,斷在圣衷?!?袁昌英 《成都灌縣青城山紀游》:“他自己的一生不夠完成這偉大的工程,幸有賢子繼承父志,如愚翁移山般,竟將這驚人的事業(yè)成就了?!?/div>
《國語辭典》:幼子  拼音:yòu zǐ
最小的兒子。
《國語辭典》:中子  拼音:zhōng zǐ
1.排行居中的兒子。《史記。卷一○。孝文本紀》:「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固?。韓愈 朝散大夫越州刺史薛公墓志銘:「有子五人,皆有名跡。其達者四人,公于倫次為中子。」
2.一種基本粒子。常以符號n表示。為所有質量數(shù)大于一的原子核之構成部分。西元一九三二年,由英國物理學家查德威克(Chadwick)發(fā)現(xiàn)。質量與質子的質量相近,為電子質量的一八三八點六倍,但不帶電荷。單獨存在時不穩(wěn)定,容易衰變?yōu)橘|子和電子。因其不帶電,容易進入原子核,故可以用來沖擊原子核,引起核子反應。
《漢語大詞典》:圣子(聖子)
(1).超凡入圣的兒子或登帝位的兒子。 漢 袁康 越絕書·計倪內經:“夫父子之為親也,非得不諫,諫而不聽,家貧致亂,雖有圣子,亦不治也?!?漢 焦贛 《易林·損之巽》:“ 太姒 文母 ,乃生圣子, 昌 發(fā) 受命,為天下主?!?晉 王嘉 拾遺記·夏禹:“ 禹 曰:‘ 華胥 生圣子,是汝邪?’答曰:‘ 華胥 是 九河 神女,以生余也。’” 唐 李翱 卓異記·三圣子皆登帝位:“謹按 穆宗 有圣子三人,皆有天下,詳求正史,未有比倫?!?span id="8duxi2f" class="book">《新唐書·后妃傳下·章敬吳太后》:“啟故窆,貌澤若生,衣皆赭色,見者嘆異,謂有圣子之符云。”
(2).“上帝圣子”(GodtheSon)的簡稱。基督教基本信條三位一體中的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