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1分類詞匯 10
《國語辭典》:傾危(傾危)  拼音:qīng wéi
1.險詐?!抖Y記。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幸?!固啤?追f達。正義:「小人以惡自居,恒行險難傾危之事,以徼求榮幸之道?!埂妒酚洝>砥摺?。張儀列傳》:「要之,此兩人真傾危之士哉!」
2.傾斜欲倒。如:「火災(zāi)現(xiàn)場,斷垣傾危,滿目瘡痍?!埂稌x書。卷二八。五行志中》:「吳孫權(quán)太元二年正月,封前太子和為南陽王,遣之長沙,有鵲巢其帆檣。和故宮僚聞之,皆憂慘,以為檣末傾危,非久安之象?!固?。錢起巨魚縱大壑〉詩:「傾危嗟幕燕,隱晦誚泥龜。」
3.國勢不安,有滅亡的危險?!吨軙?。卷一五。列傳。于謹》:「昔帝室傾危,人圖問鼎?!埂度龂萘x》第五六回:「孤敗則國家傾危,是以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也?!?/div>
《漢語大詞典》:包桑
(1).苞桑。叢生的桑根。語出《易·否》《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年》:“家無完堵,地罕包桑,恒為流寓之人,竟無鄉(xiāng)里之號。” 胡三省 注:“包桑多根,植桑至於根多,民安其居之驗?!?br />(2).比喻根基穩(wěn)固。后漢書·吳蓋陳臧傳論:“ 光武 審《黃石》,存包桑,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zhì),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李賢 注:“包,本也。繫於桑本,言其固也。” 宋 黃庭堅 《和謝公定征南謠》:“謀臣異時坐致寇,守臣今日愧包桑?!?br />(3).比喻不牢固;傾危。 唐 陸贄 《收河中后請罷兵狀》:“邦國之杌隉艱屯,綿綿聯(lián)聯(lián),若包桑綴旒,幸而不殊者屢矣?!?明 楊慎 丹鉛總錄·花木·包桑:“包桑豈固結(jié)之物乎?蓋古人朽索、六馬、虎尾、春冰之類也?!眳⒁姟?苞桑 ”。
《國語辭典》:苞桑  拼音:bāo sāng
桑樹的根。比喻根深柢固?!兑捉?jīng)。否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div>
《漢語大詞典》:崎傾(崎傾)
(1).傾側(cè);傾危。《楚辭·王褒〈九懷·昭世〉》:“忽反顧兮西囿,覩軫丘兮崎傾?!?王逸 注:“山陵嶔岑,難陟歷也?!?南朝 宋 顏延之 《拜陵廟作》詩:“發(fā)軌喪夷易,歸軫慎崎傾?!?br />(2).謂弓背折腰。形容敬畏拘謹。 晉 夏侯湛 《抵疑》:“不識當世之便,不達朝廷之情,不能倚靡容悅,出入崎傾,逐巧點妍,嘔喁辯佞?!?/div>
《漢語大詞典》:扶傾(扶傾)
(1).扶持傾危的建筑物。文選·揚雄〈甘泉賦〉:“炕浮柱之飛榱兮,神莫莫而扶傾?!?李善 注:“言檐宇高峻,若神清浄而扶其傾危也。”
(2).喻挽救危局。后漢書·隗囂傳:“將軍操執(zhí)款款,扶傾救危。” 唐 韓偓 《贈吳顛尊師》詩:“半酣思救世,一手擬扶傾。” 明 劉基 《殺氣》詩:“扶傾無 郭 李 ,何地尚畊桑?!?/div>
《漢語大詞典》:復(fù)隍(復(fù)隍)
謂城倒覆于隍上。復(fù),通“ 覆 ”。比喻君道傾危。語本易·泰:“城復(fù)于隍,勿用師。” 孔穎達 疏:“謂君道已傾,不煩用師也?!?span id="r5n6mvb"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泰道亨時戒復(fù)隍, 宣和 往事可嗟傷!正邪分上有強弱,罔克念中分圣狂?!?清 錢謙益 《石門許公合葬墓志銘》:“ 天啟 壬戌國方彝之初旦,制科得人為盛,臚傳首 茂苑 文文肅公 ,庶常擢 會稽 倪文正公 、 漳浦 黃石 齋公 暨吾邑 許公 ……既而 文 大用,以復(fù)隍貞吝; 倪 黃 晚用,以過涉終兇; 許公 則不進不退,入于坎臽以歿?!?/div>
分類:君道傾危
《漢語大詞典》:救顛(救顛)
匡扶傾危。文選·韋孟〈諷諫〉詩:“瞻惟我王,時靡不練,興國救顛,孰違悔過?!?李善 注:“言欲興其邦國,救其顛墜?!?/div>
分類:傾危
《國語辭典》:阢隉  拼音:wù niè
危險不安。也作「杌隉」。
分類:傾危不安
《漢語大詞典》:陂侈
傾危破敗。侈,通“ 誃 ”。 唐 孫公輔 《新修夏邑縣城門樓記》:“ 夏邑縣 城樓,圖經(jīng)即 西漢 栗鄉(xiāng)侯 之故墟。闉闍陂侈,不可以禁淫佚;臺觀崩弛,不可以示軌儀?!?/div>
分類:傾危破敗
《國語辭典》:高而不危  拼音:gāo ér bù wéi
位居高官而沒有傾危的憂患。《孝經(jīng)。諸侯章》:「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div>
《國語辭典》:扶傾濟弱(扶傾濟弱)  拼音:fú qīng jì ruò
幫助境遇困難的人,救濟弱小者。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傾濟弱,我便可回嗔作笑,一會價記著想著念著?!?/div>
《漢語大詞典》:顛臺(顛臺)
傾危的高臺。 漢 揚雄 《太玄·上》:“次七:升于顛臺,或拄之材。測曰:升臺得拄,輔拂堅也。” 司馬光 集注:“升於顛臺,然而當日之晝,雖在衰危,而得良輔,如將顛之臺,拄以良材,則高而不危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