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蹋伏”。亦作“蹹伏”。
(1).搜索敵人的伏兵。“前茅慮無” 晉 杜預 注:“如今軍行,前有斥候蹋伏?!?孔穎達 疏:“前有斥候蹋伏者,令人遠在軍前斥度候望,慮有伏兵,使蹋行之?!碧?,一本作“ 蹹 ”。
《南齊書·曹虎傳》:“ 虎 令輔國將軍 朱公恩 領騎百匹及前行踏伏,值賊游軍,因合戰(zhàn)破之?!?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喜兆》:“ 淮西 用兵時, 劉沔 為小將,軍頭頗易之,每捉生踏伏, 沔 必在數,前后重創(chuàng),將死數四?!?span id="rpsvaud" class="book">《
資治通鑒·齊武帝永明六年》:“夏四月, 桓天生 復引 魏 兵據 隔城 ,詔游擊將軍 下邳 曹虎 督諸軍討之。輔國將軍 朱公恩 將兵蹹伏。”
(2).倚伏。
《西游記》第十回:“君臣兩個對弈此棋,正下到午時三刻,一盤殘局未終, 魏徵 忽然踏伏在案邊,鼾鼾盹睡?!?span id="v0eqeac" class="book">《西游記》第三五回:“獨自個坐在洞中,蹋伏在那石案之上,將寶劍斜倚案邊,把扇子插於肩后,昏昏默睡著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