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632,分109頁顯示  上一頁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凱撒
焦循
塞尚
沙畹
它囂
培因
彭鵬
普桑
潘耒
曹錕
柴榮
柏頓
保羅
巴哈
波爾
《國語辭典》:凱撒(凱撒)  拼音:kǎi sā
Cains Julius Caesar
1.人名。(西元前100~前44)古羅馬的名將及政治家。西元前六十年與龐培、克拉蘇結成前三頭政治。曾經征服高盧,入侵日耳曼、不列顛、小亞細亞,并助埃及女王克里奧佩托拉爭奪王位。西元前四十六年建立獨裁政治,集執(zhí)政官、護民官、獨裁官等大權于一身。主政期間,除積弊,重農工,獎勵文學,采用埃及的太陽歷,威名卓著。后為共和黨人刺殺。著有《高盧戰(zhàn)記》、《內戰(zhàn)記》。
2.羅馬及西方對于帝王所習用的尊稱。
《國語辭典》:焦循  拼音:jiāo xún
人名。(西元1763~1820)字理堂,清江蘇甘泉(今江都縣)人。為經學家及算學家,著有《孟子正義》等經說二十馀種及《天元一釋》、《開方通釋》等算書。
《國語辭典》:塞尚  拼音:sè shàng
Paul Cezanne
人名。(西元1839~1906)法國后期印象派繪畫大師。將自然形象還原于球體、圓柱體、圓錐體的三個基本形態(tài),注重物體體積和空間的關系。不僅創(chuàng)造出個人獨特的畫風,且對后來的立體派產生很大的影響,被稱為現(xiàn)代西洋繪畫之父。主要作品有〈黑鐘〉、〈自畫像〉、〈玩牌者〉、〈女浴者〉、〈縊死者之家〉等。
《國語辭典》:沙畹  拼音:shā wǎn
Edward Chavannes
人名。(西元1865~1918)法國漢學大家,曾任法蘭西學院講座。博通漢學,尤精于史學與佛學。西元一八八九年在北京任職于使館,一九○七年再度來華,作考古旅游,蒐集中國古碑雕刻拓品。曾譯《史記》、《詩經》。著有《北中國考古記》、《西突厥史料》、《流沙墜簡》等。
《國語辭典》:它囂(它囂)  拼音:tuō xiāo
人名。荀子嘗譏其縱放情性、行為怪誕,但其卻振振有辭,欺惑愚眾,以假亂真。《荀子。非十二子》:「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魏牟也?!?/div>
《國語辭典》:培因  拼音:péi yīn
Alexander Bain
人名。(西元1818~1903)英國哲學家兼心理學家,為一純粹經驗論者,其學說以聯(lián)想活動和生理過程的關系為主旨,并重視內在的活動力。主要成就在生理學及性心理學等方面。
《國語辭典》:彭鵬(彭鵬)  拼音:péng péng
人名。(西元1637~1704)字奮斯,號無山,一號古愚。清康熙時名臣,古田人。居官清正,不畏強禦,官至廣西巡撫。
《國語辭典》:普桑  拼音:pǔ sāng
Nicolas Pousin
人名。(西元1594~1665)法國畫家。畫風受荷蘭傳統(tǒng)的風格主義,和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繪畫影響。西元一六二四年在羅馬習畫時,曾用古典主義精神對抗流行的巴洛克浮華畫風。成名后的普桑,受到法王路易十三的聘請,回國當宮廷畫師。因遭其他法國畫家嫉恨,便又回羅馬,并度完了他的馀生。晚期作品多以古典神話和圣經為題材,主要代表作有〈拜因的婦女被劫〉、〈亞卡第亞的牧人〉、〈四季〉等。
《國語辭典》:潘耒  拼音:pān lěi
人名。(西元1646~1708)字次耕,又字稼堂。清江蘇吳江(一作吳縣)人。受業(yè)于顧炎武,學問淹博,康熙間授翰林院檢討,參與修明史及實錄,工于詩文。著有遂初堂詩集、文集、別集等。
《國語辭典》:曹錕(曹錕)  拼音:cáo kūn
人名。(西元1862~1938)字仲珊,河北省天津市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yè)。清末任第三鎮(zhèn)統(tǒng)制,民國由直魯豫巡閱使賄選為大總統(tǒng),旋失勢去位。
《國語辭典》:柴榮(柴榮)  拼音:chái róng
人名。(西元921~959),五代周主,龍岡人(今河北省邢臺縣)。周太祖郭威的養(yǎng)子,取秦隴,平淮右,威震夷夏。崇儒斥佛,嘗廢國內佛寺,毀銅像以鑄錢。又修禮樂,定制度,皆可為法于后世,是五代時期最英明的君主。在位六年卒,廟號世宗。
《國語辭典》:柏頓(柏頓)  拼音:bó dùn
William Merriam Burton
人名。(西元1865~1954)美國石油技師。致力于石油鍊制的研究改良,發(fā)明蒸餾輕油以制造汽油的方法。
《國語辭典》:保羅(保羅)  拼音:bǎo luó
Paul the Apostle
人名。生卒年不詳,為新約全書中的使者、傳道者。一世紀初出生于擁有羅馬市民權的猶太家庭,最早熱衷猶太教,迫害基督徒,但后來悔改,相信耶穌是基督。多次到地中海各國傳教、建立教會。相傳保羅被羅馬皇帝尼祿迫害殉教。
《國語辭典》:巴哈  拼音:bā hā
Johann Sebastian Bach
人名。(西元1685~1750)德國作曲家。出身于愛森納赫的音樂世家,是巴哈家族中最杰出者,也是近代西洋音樂的鼻祖,有音樂之父的稱譽。曾改良鋼琴演奏技巧,肯定十二平均率,建立近代音樂的音階。作品多以宗教歌曲為主,內容豐富而高尚,有鋼琴曲〈法蘭西組曲〉、〈神劇圣誕節(jié)〉、合唱曲〈圣約翰受難曲〉等。也譯作「巴赫」。
《國語辭典》:波爾(波爾)  拼音:bō ěr
Heinrich Boll
人名。(西元1917~?)西德作家。以軍旅生活為主要寫作題材,常帶諷刺意味。西元一九七二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亞當你在那里》、《無人保護》、《小丑之意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