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二種一闡提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為斷絕一切善根之極惡人不成佛者。一為濟度一切眾生之大悲菩薩不成佛者。皆名一闡提。入楞伽經二曰:「一闡提者,無涅槃性。(中略)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憫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彼非隨順修多羅毗尼解脫說,舍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憐憫眾生作盡眾生界愿者,是為菩薩。大慧!菩薩方便作愿,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div>
二種子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名言種子,為現行一切善惡諸法親因之種子。善種子生善法,惡種子生惡法,無記種子生而無記法,乃至由色種生色法,由心種生心法等,依附于第八阿賴耶識則而為一切諸法之親因者是也。名之為名言者,或自發(fā)名言,而詮顯色心之諸法,于自心之前,反現彼諸法之相分,而熏彼諸法種子于阿賴耶識,或聞他之名言所詮色心之法,于自心之目前反現其相分,以熏彼種子于本識。蓋以名言為介成此種子之新熏,故謂之名言種子(是表義名言之義)。又,名言種子者,不特介能詮之言語而熏習之,凡一切之心心所,緣諸境時,亦反現其諸境之相分于心前,以熏其種子于本識也。如此依心心所緣境而熏成其種子者,亦名名言種子。名之為名言者,以心心所緣境時,能緣之心,了顯所對之境,恰如名言詮顯諸法之體義也,因是又名之為顯境名言。此中第一種之表義名言,限于第六識,以名言緣名言,唯為第六識相應之尋伺力也,第二種之顯境,通于于七識以了所緣之境而熏種子,通于一切之心心所也。但第八識為所熏處,自無能熏之用。二、業(yè)種子,為第六識相應之思心所,作善惡之業(yè),熏習第八識之種子。業(yè)者,造作之義,造作善惡所熏,善惡之種子也,此思心所之種子,有二功能,一為自生思心所之功能,名言種子也,二為助他羸劣無記之種子,使生現行之功能,此名為業(yè)種子,蓋生自果者,非為業(yè)種,助他果使生之功能,乃名為業(yè)種子也。其助他果之法,第八識為三性中極劣無記之識體,故能生之名言種子,亦為羸劣無記之種子,自無生果之力用,然依第六識相應之思心所造作五戒十善等善事之力,使彼第八識無記之種子,決定可生于當來善趣之功能,為彼之業(yè)力所助,自生善起之無記之果也。故名言種子通于八識,且通于三性,業(yè)種子局于第六識之思心所,且局于善惡之二性,以無記羸劣,無助他之功能也,又思心所,兼名言業(yè)種之二能,他之心心所法,惟有名言種子之功能而已。見唯識論八,百法問答鈔三。
二種戒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戒)
【佛學大辭典】
(名數)此非據戒之項目數,乃就戒之特質而區(qū)分之也。一作持戒,二止持戒,戒之所以成立,在于防止惡行,稱為止持戒者,即以戒本所列者為根本。止惡之理想在于作善,教以積極的行為者,亦名為戒,此為作持戒。如半月說戒,三月安居之規(guī)定是也?!居帧恳怀鍪篱g戒,沙彌之十戒,比丘之具足戒也。二世間戒,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之五戒八戒也。見毗尼母論一?!居帧恳恍越?,殺,盜,邪淫,妄語之四戒也,此四者自性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受罪。二遮戒,飲酒等戒是也,若飲酒,則能犯諸戒,是故佛特遮止而使不飲之,飲酒之性固非罪也。俱舍論十八曰:「離性及遮故,俱說為戒。」【又】一道共戒,三乘之圣者,至見道修道之位,而發(fā)無漏道,故與無漏智共自發(fā)防非止惡之戒體,戒體亦無漏也。二定共戒,行人修持色界之四禪定故與彼定心共,身中自生防非止惡之戒體,此定有漏,故戒亦有漏也。見毗婆沙論十三?!居帧恳恍灾亟?。殺盜淫妄之四重也,此四者自性是極重之罪,故云性重。二息世譏嫌戒,飲酒以下之諸戒,佛以大慈為息世人之機嫌特向內眾而制者,即一切之遮戒是也。見涅槃經十一?!居帧恳浑S相戒。隨即隨順,相即形相。隨順如來之教而行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隨相戒。二離相戒。離即遠離,持戒之人,心無所著則一切之戒相猶如虛空,了無持戒之相,故名離相戒。見華嚴大疏五。
【佛學常見辭匯】
1。作持戒和止持戒。(參見:二持)2。出世間戒和世間戒。出世間戒即沙彌的十戒及比丘尼的具足戒;世間戒即優(yōu)婆塞與優(yōu)婆夷的五戒和八戒。3。性戒和遮戒。(參見:二戒)4。道共戒和定共戒。(參見:二戒)5。性重戒和息世譏嫌戒。性重戒者,即殺、盜、淫、妄,因此四者自性是極重的罪,故云性重;息世譏嫌戒是飲酒以下的一切戒律,佛大慈為了息世人的譏嫌,所以特別制訂,即一切的遮戒是。6。隨相戒和離相戒。隨相戒之隨即隨順,相即形相,隨順如來之教,而現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之相,故名隨相戒;離相戒之離即遠離,持戒的人,心無所著,則一切的戒相,猶如虛空,了無持戒的相,故名離相戒。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名曰尸羅S/ila,戒者,防禁身心之過者。大乘義章一曰:「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yè)炎火,焚燒行人。事等如燒,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弓嬬蟊緲I(yè)經下曰:「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剐袅x十四曰:「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波羅,此譯云禁,戒亦禁義也?!鼓鶚劷浫辉唬骸附涫且磺猩品ㄌ莩??!刮褰?,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級,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體,戒行,戒相,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來所制之法。戒體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領納戒法于心臍,生防非止惡之功德者。戒行者隨順其戒體而如法動作三業(yè)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別,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盡具此四科。資持記上一之三曰:「欲達四科,先須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yè)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寡a助儀上曰:「戒科總有四重:謂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凈戒功德是也。戒體者,師資相傳,作法受得,心中領納法體也。此受持法體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開遮持犯,名云戒相也。」
【佛學常見辭匯】
防非止惡的意思,不但惡事不可做,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又名清涼,因人能止惡行善,則必心安理得,俯仰無愧,故心無熱惱而得清涼。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凡言三學者,皆首戒次定后慧。本編為文,獨敘慧于先而戒于后,豈非倒例?雖然,首戒而末慧者,從行立義。先慧而后戒者,便解為文耳,于義何關哉!
戒者,梵名尸羅,即禁戒也,謂能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惡業(yè)者。戒能生定,定能發(fā)慧,故學道人,以戒為首。有三皈、五戒、六法、八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
二持
【佛學大辭典】
(名數)戒之二方面也:一、止持,止者制止,制止身口意,不為諸惡行,故曰止。五戒八戒等是也。依止而保持戒體曰止持。二、作持,作者造作,策勵身口意,造作諸善業(yè)故曰作,如說戒安居布施禮拜等是也。依作而保持戒體曰體持。見行事鈔持犯方規(guī)篇。
【佛學常見辭匯】
止持和作持。止持是持此戒以止惡,亦即諸惡莫作之意;作持是持此戒以作善,亦即眾善奉行之意。此止持與作持二門,可以攝盡一切的戒律。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一、止持〕,止即制止,謂止身口令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等,是名止持。
〔二、作持〕,作猶行也。謂既不殺生,又能放生;既不偷盜,又能布施;既不邪淫,又能恭敬;既不妄語,又能實語,是名作持。
二戒
【佛學大辭典】
(名數)二種之戒也。各隨其所出而異其名目,如性戒、遮戒、(孔目章)、道共戒、定共戒(毗婆沙論)、威儀戒、從戒戒(涅槃經)、隨相戒、離相戒(華嚴經疏)、止持戒、作持戒(華嚴經疏)、性重戒、息世譏嫌戒(涅槃經)、邪戒、正戒(四教儀集注)等。四教儀集注亦以十戒具足戒稱二戒,謂之出家之二戒。毗婆沙論以五戒八戒稱二戒,謂之在家之二戒。(參見:戒)
【佛學常見辭匯】
1。性戒和遮戒。性戒是本性就是戒,不待佛制,誰犯了就有罪,如殺盜淫妄等戒是;遮戒是禁戒,佛禁止不許作,如飲酒等戒是。2。邪戒和正戒。邪戒即外道所持的牛戒狗戒等戒;正戒即佛教的五戒八戒等戒。3。定共戒和道共戒。定共戒是入定的時候,自然能夠收伏身心,防止一切的惡法;道共戒是見了道之后,自然不會再犯戒。這二種戒都是在修定修道之中得的,不是受的。
【三藏法數】
(出華嚴孔目)
〔一、性戒〕,謂殺、盜、邪淫、妄語,此四性自是戒,不待佛制,人若持之即得福,犯之即得罪,是名性戒。
〔二、遮戒〕,遮即遮止,謂飲酒多有過失,能犯諸戒,是故佛特遮止,令不毀犯,乃能守護馀之律儀,是名遮戒。
【三藏法數】
(出毗婆沙論)
〔一、道共戒〕,謂于見道、修道位中,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道俱發(fā),是名道共戒。此戒既是初果、二果、三果所得,即是無漏戒也。(見道即初果,修道即二果、三果也。無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定共戒〕,謂發(fā)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天定之時,不作意持,自然不犯,戒與定俱發(fā),是名定共戒。此戒斷惑未盡,未出生死,即是有漏戒也。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一、隨相戒〕,隨即隨順,相即形相。謂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乞食自活,不犯威儀,是名隨相戒。
〔二、離相戒〕,離即遠離,謂持戒之人,心無所著,則一切戒猶如虛空,了無持犯之相,是名離相戒。
【三藏法數】
(出涅槃經)
〔一、性重戒〕,謂殺、盜、淫、妄皆性業(yè)也,不待佛制持而不犯,性自是善;犯而不持,性自是罪。若犯之者,其罪極重,是名性重戒。
〔二、息世譏嫌戒〕,謂佛所制,出家之人,凡世間治生產業(yè),及一切非道所宜之事,皆不應為,以止世人之所譏誚、嫌疑,是名息世譏嫌戒。
【三藏法數】
(出涅槃經)
〔一、威儀戒〕,威儀戒者,謂受戒已,惟務修飾容止,誑惑于世,蓋由好求名利,欲人恭敬者也。
〔二、從戒戒〕,從戒戒者,謂順從佛制,清凈三業(yè)。蓋其內外相稱,不為世事,但求真實利益,不要虛譽者也。(三業(yè)者,身業(yè)、口業(yè)、意業(yè)也。)
二種色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色)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內色,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也,是屬于內身,故名內色。二外色,色聲香味觸之五境也,是屬于外境,故名外色。見宗鏡錄七十五?!居帧恳伙@色,青黃赤白之四種也。二形色,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之八種也(大乘于此外加表色),見俱舍論下。
【三藏法數】
(出宗鏡錄)
〔一、內色〕,內色者,謂眼識乃至意識,是名內色。又眼耳鼻舌身意名內色,以其屬內身故。
〔二、外色〕,外色者,謂眼根乃至身根,是名外色。又色聲香味觸五塵名外色,以其屬外境故。
【三藏法數】
(出大智度論)
〔一、凈色〕,謂清凈美妙之色,能生貪欲,損壞道業(yè),故修道之人,宜當遠離也。
〔二、不凈色〕,謂不凈丑惡之色,能生憎惡,障蔽道業(yè),故修道之人,亦宜遠離也。
【三藏法數】
(出宗鏡錄)
〔一、顯色〕,謂青黃赤白,光影明暗,云煙塵霧等,顯然可見,是名顯色。
〔二、形色〕,謂長短方圓,粗細高下,正不正等,形相可見,是名形色。
【佛學大辭典】
(術語)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礙之義。變壞者輔變破壞也,變礙者變壞質礙也,質礙者有形質而互為障礙也。是從五根境等之極微而成。又色者示現之義,諸色法中獨取五境中之色塵而名為色者,以彼有質礙與示現兩義,色之義勝故也。俱舍論一曰:「由變壞故,(中略)變礙故,名為色?!雇嗽唬骸富蚴粳F義?!勾蟪肆x章二曰:「質礙名色?!?br />【佛學常見辭匯】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于內身,故名內色;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于外境,故名外色;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黃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法處所攝色有五:謂極略色、極迥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極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種法處實色,極微為性。極者,至也、窮也、邊也。略有二義:一者總義,總略眾色,析至極微,名極略色。略色之極,依士得名。二者小義,析諸根境,至極小處,名極略色。色即極略,或色之極略,依士持業(yè)。
二、極迥色 以空界色極微為體??战缟?,攝六種色。謂明闇光影及迥色與空之顯色,以空界色上下見別,分成迥色及空一顯色。析此六色以致極微,總名極迥色,離礙方顯,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無表。以律儀不律儀無表為體,受謂因教因師而領受也,引謂依受而發(fā)起也。
四、遍計所起 影像色謂通三性,獨散意識因計所變,五根五塵定境色無用影像為體。三性意識能遍計度,境從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勝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變色聲香味觸境為體。定通無擁,名為自在,果從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數】
謂眼根所見青黃赤白等色也。
二種性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本性住種性,此自無始以來,依附第八阿賴耶識,法爾所存之大乘無漏法爾種子也,此種性于我等具縛之身中亦自無始備于法爾,假令受六道四生之輪回,而于阿賴耶識之中,持之而不失壞也。二、習所成種性,聞如來之教法,而起聞思修之三慧,新熏習有漏之善種,依此熏習力增長彼法爾無漏之種子者。具此本有新熏之二種性,而得完全菩提涅槃之妙果也。見百法問答鈔六。
【佛學大辭典】
(名數)地持經一說:一性種性,性者本性,謂自無始以來,法爾六處殊勝,而未種解脫分之善也。二習種性,習為習修,聞法界等流教法,習修眾善而成之種性也。唯識論九曰:「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又】楞伽經二說:一圣種性,三乘圣者證涅槃之種也。二愚夫種性,愚癡凡夫迷執(zhí)諸法之性也。是種即能生之種,性即數習之性,非理性之性。
【三藏法數】
(出楞伽經)
種即能生之種,性即數習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種性〕,謂聲聞觀五陰苦空,厭惡生死,忻求涅槃,則成聲聞種性;緣覺觀五陰緣起,修遠離行,則成緣覺種性;佛即覺了五陰等法本來空寂,無生無滅,三惑俱遣,眾德悉備,則成佛種性。經中不言菩薩種性者,菩薩所修之行,即成佛之種性,故不言也。(三惑者,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
〔二、愚夫種性〕,謂愚癡凡夫,于五陰諸法,及世間事,種種妄想分別,非有為有,無常計常,隨事執(zhí)著,則成愚夫種性也。
【三藏法數】
(出大智度論)
〔一、總性〕,謂一切諸法,性本空寂,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入無出,故名總性。
〔二、別性〕,謂人喜作惡事,則以惡為性;好集善事,則以善為性。如火以熱為性,水以濕為性,故名別性。
【三藏法數】
(出地持經)
種即種子,有發(fā)生之義;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義。以由菩薩根性不定,故有二種之分也。
〔一、性種性〕,性種性者,即本性為性也。謂菩薩六入殊勝,分別一切諸法悉皆明了也。(六入者,謂眼入色、耳入聲、鼻入香、舌入味、身入觸、意入法也。殊勝者,菩薩根有勝力,故所見色等一一殊勝也。)
〔二、習種性〕,習種性者,即數習為性也。謂菩薩從初發(fā)心,修習眾善所得之性也。
【三藏法數】
(出地持經)
〔一、有性〕,謂四大、五陰、六根、六塵,乃至涅槃等,皆是世間假名,施設有自性法,是名有性。(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五陰者,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二、無性〕,謂四大乃至涅槃等假名,畢竟空中一切悉無,是名無性。
二種死
【佛學大辭典】
(名數)全其天命而死者,謂之命盡死,反之而不順天命,自殺或被殺害之橫死者,謂之外緣死。曇無讖所譯之大涅槃經十二,曾細別此二死曰:「命盡死者亦有三種:一者命盡非是福盡,二者福盡非是命盡,三者福命俱盡。外緣死者亦有三種:一者非分自害死,二者橫為他死,三者俱死。」
【三藏法數】
(出涅槃經)
〔一、命盡死〕,謂天命當盡,舍所受身,故名命盡死。然或有命盡非是福盡,或有福盡非是命盡,或有福命俱盡,皆為命盡死也。(福,謂財物等。)
〔二、外緣死〕,謂不順天命,以喪其身,故名外緣死。如非分自害,或橫遭他人所害,或二人怒氣相加,自他俱死,皆為外緣死也。
二種常
【佛學大辭典】
(名數)智度論所說:一、如菩薩自百歲經八萬劫,至于入滅,長時間之無變化,謂之常,非真常也。二、常住不壞為常,是真常也。
【三藏法數】
(出大智度論)
〔一、百歲至劫滅名常〕,百歲至劫滅名常者,謂諸菩薩,若住百歲、千萬億歲、若一劫,乃至八萬劫后,方始入滅,是名為常。此乃久遠住世為常,非不遷不變之常也。
〔二、常住不壞名常〕,常住不壞名常者,謂諸菩薩,煩惱之惑已滅,則真常之理方顯,真常之理,不生不滅,不壞不變,是名為常也。
二種病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身病,一身四大不調所生之病苦,謂之身病。二、心病,或歡喜太過,或憂愁太過,或依恐怖,或依愚癡等,失心之平和,而起諸病者,謂之心病。見涅槃經十二?!居帧恳弧⑾仁佬袠I(yè)病,謂先世好鞭打人,以種種之惡法,惱害眾生,而感今世之多病也。二、現世失調病,即上之身病也。見智度論八。
【佛學常見辭匯】
身病和心病。身病是人們身體上所發(fā)生的種種疾病;心病是人們心理上所發(fā)生的種種病態(tài)。
【三藏法數】
(出涅槃經)
〔一、身病〕,謂身因四大毒蛇互不調適,以致諸病所生,故名身病。(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以此四者,遍滿世界,故名為大。人攬外之四大,而成內四大之身,堅濕煖動之性,在內交攻,不相和順,毒害如蛇,故曰四大毒蛇。)
〔二、心病〕,謂心體靈明,虛圓湛寂,其或歡喜不勝而致踴躍,怯懦無勇而生恐怖,及憂愁、苦惱、愚癡、昏昧,由此四者,撓動于中,以致諸病所生,故名心病。
【三藏法數】
(出大智度論)
〔二、先世行業(yè)病〕,謂因先世好行鞭杖、拷掠、閉系種種惡法,惱害眾生,故感今世多病,是名先世行業(yè)病。
〔二、現世失調病〕,謂因冷熱風雨不知將養(yǎng)其身,及飲食不節(jié),臥起無常,以是事故,得種種病,是名現世失調病。
二種施
【佛學大辭典】
(名數)財施,法施也。
【佛學常見辭匯】
財施和法施。財施是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法施是以自己所聞知的佛法,去向人演說。
【三藏法數】
(出法界次第)
〔一、財施〕,財施者,謂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等,一切自己所有資身之具,悉能施與它人也。金光明最勝王經云:財施之福,不出三界,唯伏貪愛,但濟一世之貧,而不能令其得道,譬如燈光止明一室。是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法施〕,法施者,謂從諸佛及善知識,或從經卷,聞說世間、出世間善法,以清凈心,為人演說也。金光明最勝王經云:法施兼利自他,能令眾生,出于三界,斷諸煩惱,成就慧身,譬如日光遍照大千世界。是也。(世間法者,即五戒、十善,及治世之法也。出世間法者,即三乘所修四諦、六度等法也。)
二種圣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圣說法,說三藏十二部經也。二、圣默然,一字不說也。如來唯有此二法。見思益經如來二事品。
二種證
【佛學大辭典】
(名數)聲聞乘之人證四果有二種:一、次第證,又云次第斷,自初果次第斷修惑,次第證第四果阿羅漢也。二、超越證,又云超越斷,利根之聲聞,一時斷幾許之修惑,超越一果乃至三果,而證阿羅漢果也。此有四種。(參見:超越證)
【佛學常見辭匯】
次第證和超越證,這是聲聞乘行人證悟四果的兩種情形。次第證又名次第斷,就是由初果起,次第的斷除煩惱,次第的證悟四果阿羅漢;超越證又名超越斷,即不經過初果乃至三果,一下子便證悟四果阿羅漢。
超越證
【佛學大辭典】
(術語)聲聞乘有四果,從初果順次證阿羅漢果,謂之次第證,超越此前果而證后果,謂之超越證。就超越證而論,諸說不同。俱舍論僅有從凡夫直證第二果者與從凡夫直證第三果者二種,是曰超前二果。唯識論更許超中二果,一旦證初果后,超中間之二果三果,直證第四果也。天臺一家更許超前三果。因立四種:一、本斷超,本在凡夫外道以有漏之六行觀斷欲界思惑之六品者,入見道于第十六心斷見惑已時,超預流果一來果之二(所謂超前二果),直證第三不還果者。二、小超,圣弟子于見道之第十六心證預流果了,更修無漏道,斷三界之思惑,或一時斷欲界之九品者,超第二果而證第三不還果,或一時斷下八地(除有頂地)之惑者,超中間第二果第三果直為阿羅漢向,若一時斷盡上九地之惑者,直證阿羅漢果。三、大超,如佛在世之凡夫外道聞佛善來比丘之言,直證阿羅漢果者,是名超前三果。四、大大超,小乘菩薩,于三十四心斷一切之煩惱而成佛果者,是唯臺家之義立也。
【佛學常見辭匯】
二證之一。(參見:二證)
二種識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參見:識)
【三藏法數】
(出顯識論)
〔一、顯識〕,顯識即第八識。謂此識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而能顯現一切境界,故名顯識。(第八識,即藏識也。)
〔二、分別識〕,分別識,即第六意識,謂于顯識中分別五塵好惡等相,故名分別識。(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種薰
【佛學大辭典】
(名數)薰習,資薰也。前者為自習慣而薰者,后者則資助而薰者也。翻譯名義集六曰:「一、熏習,謂熏心體成染凈等事,二、資熏。謂現行心境及諸惑相資等?!勾蟛胤〝邓脑唬骸秆Y薰擊發(fā)之義也。蓋言第八識雖含藏一切善惡種子若無染凈二緣熏發(fā),則不能成染凈等事,如谷麥等種雖有生芽之能,若不得水上資熏,芽亦不生,故名熏也。熏即熏發(fā),習即數習,謂數習染凈之緣,熏發(fā)心體,而成染凈等事,故名熏習,資猶助也。謂現對塵境所起之心,及諸惑相資熏發(fā)而成染凈等事,故名資熏。」
二種一乘
【佛學大辭典】
(名數)華嚴宗所立也。一乘二種,一同教一乘,二別教一乘也。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疏)
一乘者,謂華嚴一乘圓教也。于此一乘,有同有別,故云二種一乘也。
〔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于終、頓二教也。然終教但詮一性一相,理事無礙。頓教但詮無二無三,言思斯絕。今此同教,具詮一性一相,理事無礙,無二無三,言思斯絕。同彼二教,俱顯一乘,故名同教一乘也。(無二者,無聲聞、緣覺也。無三者,兼無菩薩也。)
〔二、別教一乘〕,別者,即別異小、始、終、頓之四教也。然此別教,唯辨圓融具德,事事無礙,隨舉一法,即攝一切;無盡法門,一一法門,迥異馀教,故名別教一乘也。
二種三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凈土真宗以為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至誠心,深心,回向發(fā)愿心有二種。又日本見真大師分自利之三心與利他之三心,即要門自力行者之信心與弘愿他力行者之信心也。又于教行信證化身土卷分定之三心,與散之三心,即息慮凝心行者之信心,與廢惡修善行者之信心也。此定散之信心,即自力各別之三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