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77,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采桑
六州
豹尾
長謠
九歌
節(jié)操
宮徵
騶虞
凱旋
天魔
桑林
音徽
七德
法曲
新樂
《漢語大詞典》:采桑(採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span>,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span>。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採桑〉序:“《樂苑》:‘《採?!?/span>,羽調(diào)曲。又有《楊下採桑》?!?span id="a6tk2pi" class="book">《採?!?/span>本清商西曲也?!?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采摘桑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采桑城南隅?!?br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采?!?/span>, 晉 清商西曲。羽調(diào)。 唐 有大曲?!眳⒁姟?采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xiāng)寧 西。左傳·僖公八年:“ 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于 采桑 ?!?杜預(yù) 注:“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
《漢語大詞典》:采桑子(採桑子)
詞牌名。原本 唐 教坊大曲,名《採?!?/span>或《楊下採桑》。 南朝 后主 作詞名《採桑子傳》, 宋 初名《採桑子》。一名《羅敷媚》《丑奴兒》。雙調(diào)四十四字。
唐 教坊大曲有《采?!?/span>,截取一“遍”單行,后用作詞牌。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平韻。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攤破采桑子》,一名《攤破丑奴兒》,六十字;《促拍采桑子》,一名《促拍丑奴兒》,五十字;皆平韻。 宋 詞《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兒慢》,九十字,多平仄互葉。
《漢語大詞典》:六州
(1).指古代九州中的六州。逸周書·程典:“維三月既生魄, 文王 合六州之侯,奉勤于 商 ?!?孔晁 注:“三分天下有其二,以伏事 殷 也?!?span id="ifssbcj" class="book">《呂氏春秋·古樂》:“ 湯 於是率六州以討 桀 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寧?!?span id="ofewwuj" class="book">《文選·郭璞〈江賦〉》:“滈汗六州之域,經(jīng)營炎景之外?!?李善 注:“六州, 益 、 梁 、 荊 、 江 、 揚(yáng) 、 徐 ?!逼渲?益州 置于 漢 , 江州 置于 晉 ,已非古九州之名。
(2).指 唐 時六州郡。新唐書·突厥傳上:“初, 突厥 內(nèi)屬者分處 豐 、 勝 、 靈 、 夏 、 朔 、 代 間,謂之 河曲 六州降人?!?唐 李商隱 《過故府中武威公交城舊莊感事》詩:“山下祇今黃絹?zhàn)郑瑴I痕猶墮六州兒?!?馮浩 注:“六州兒者,指 河北 魏博 諸州也。《舊》、《新》《羅威傳》:“自 至德 中, 田承嗣 盜據(jù) 相 、 魏 、 澶 、 博 、 衞 、 貝 等六州,募置牙軍。語曰:‘ 長安 天子, 魏府 牙軍?!^其勢強(qiáng)也。 魏 博 六州, 唐 時常語”?!贝酥?魏 博 六州。
(3).樂曲名。文獻(xiàn)通考·樂考十九:“本朝鼓吹,止有四曲:《十二時》、《導(dǎo)引》、《降仙臺》《六州》為四。每大禮宿齋或行幸,遇夜每更三奏,名為警場…… 政和 七年,詔《六州》改名《崇明祀》,然天下仍謂之《六州》,其稱謂已熟也。”
《漢語大詞典》:豹尾
(1).豹的尾巴。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 西王母 ,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生抽豹尾,分裂貙肩。”
(2).古代將帥旌旗上的飾物?;驊乙员玻蛟谄焐袭嫳?。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又聞豹尾已建,戎軒鶩駕,陛下將復(fù)勞玉躬,擾掛神思?!?span id="zpo8sf2" class="book">《晉書·沈充傳》:“率兵臨發(fā),謂其妻子曰:‘男兒不豎豹尾,終不還也?!?唐 韓愈 《魏博節(jié)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旌節(jié)有韜,豹尾神旗,櫜兜戟纛,以長 魏 師。”宋史·輿服志二:“ 宋 凡命節(jié)度使,有司給門旗二,龍、虎各一,旌一,節(jié)一,麾槍二,豹尾二……豹尾,製以赤黃布,畫豹文,并髹杠?!?br />(3).天子屬車上的飾物,懸于最后一車。后亦用于天子鹵簿儀仗。 漢 蔡邕 獨(dú)斷下:“ 秦 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尚書、御史乘之。最后一車懸豹尾?!?span id="jgftfsw"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jì)上》:“公親鼓之,賊乃大奔。 超 遁還 廣固 。獲 超 馬、偽輦、玉璽、豹尾等,送于京師?!?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詣景靈宮儀仗:“鹵簿儀仗,有高旗大扇,畫戟長矛,以五色。介胄跨馬之士,或小帽錦繡抹額者……或持竿上懸豹尾者,持短竿者?!?br />(4).借指天子屬車,即豹尾車。 唐 駱賓王 《王昭君》詩:“斂容辭豹尾,緘怨度龍鱗?!?宋 葉適 《蔡尚書挽詞》:“白首參豹尾,后出夸先登?!?清 張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雜紀(jì)元韻》:“林外琱戈隨豹尾,峰頭黃繖傍龍媒?!眳⒁姟?豹尾車 ”。
(5).舊時陰陽五行家謂旌旗之象。《協(xié)紀(jì)辨方書·豹尾》《乾坤寶典》:“豹尾者,亦旌旗之象,常居黃旙對衝。其所在之方,不可嫁娶、納奴婢、進(jìn)六畜及興造,犯之者破財(cái)物,損小口?!?br />(6).比喻樂曲、詩文堅(jiān)勁有力的結(jié)尾部分。 唐 王勃 《乾元殿頌》:“歌呈豹尾,舞進(jìn)鳶肩?!?/div>
《國語辭典》:豹尾車(豹尾車)  拼音:bào wěi chē
皇帝的屬車,車上載朱漆竿,竿首綴豹尾,通常是車隊(duì)中的最后一輛。漢。蔡邕〈獨(dú)斷下〉:「古者諸侯貳車九乘。秦滅九國,兼其車服,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也,法駕半之,尚書御史乘之,最后一車懸豹尾?!埂端问?。卷一四九。輿服志一》:「豹尾車,古者軍正建豹尾。漢制,最后車一乘垂豹尾,豹尾以前即同禁中。唐貞觀后,始加此車于鹵簿內(nèi),制同黃鉞車。上載朱漆竿,首綴豹尾,右武衛(wèi)隊(duì)正一人執(zhí)之。駕兩馬,駕士十五人。」
《漢語大詞典》:長謠(長謡)
(1).放聲高歌。 晉 劉琨 《答盧諶》詩:“何以敘懷,引領(lǐng)長謡?!?唐 駱賓王 《晚泊河曲》詩:“仙查不可託,河上獨(dú)長謡?!?清 顧炎武 《桃花溪歌贈陳處士梅》:“語罷長謡更浮白,七十年來似疇昔?!?br />(2).長篇樂曲或詩歌。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從游京口北固應(yīng)詔》詩:“曾是縈舊想,覽物奏長謡。” 唐 沈佺期 《登瀛州南城樓寄遠(yuǎn)》詩:“離居欲有贈,春草寄長謡?!?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百回消息千回夢,裁作長謡寄緑琴?!?/div>
《國語辭典》:九歌  拼音:jiǔ gē
1.楚辭篇名。戰(zhàn)國楚人屈原據(jù)楚地祭祀樂歌改作而成,分為〈東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及〈禮魂〉十一篇。
2.夏禹時的樂曲。《左傳。文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謂之九歌。」《楚辭。屈原。離騷》:「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jié)h。王逸。注:「九辯,九歌,禹樂也?!?/div>
《國語辭典》:節(jié)操(節(jié)操)  拼音:jié cāo
堅(jiān)定不移的操守?!稌x書。卷八九。忠義傳。沈勁傳》:「勁少有節(jié)操,哀父死于非義,志欲立勛以雪先恥。」
《漢語大詞典》:宮徵
1.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羽角俱起,宮徵相證?!?唐 杜牧 《感懷詩》:“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清 趙翼 《偶書》詩:“兩耳未甚聾,已難辨宮徵?!?br />2.泛指樂曲。 宋 秦觀 《點(diǎn)絳唇》詞:“月轉(zhuǎn)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清 洪升 《長生殿·傳概》:“先圣不曾刪《鄭》《衛(wèi)》,吾儕取義翻宮徵?!?br />3.泛指聲調(diào)。 南朝 齊 陸厥 《與沈約書》:“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唐 房玄齡 《諫伐高麗表》:“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div>
《國語辭典》:騶虞(騶虞)  拼音:zōu yú
1.傳說中的瑞獸名。白虎黑紋,尾比軀長,不食生物。見《詩經(jīng)。召南。騶虞》。也稱為「騶牙」、「騶吾」。
2.古代掌鳥獸的官?!吨芏Y。春官。鐘師》:「凡射王奏騶虞,諸侯奏貍首?!固啤YZ公彥。疏:「騶虞,天子掌鳥獸官?!?br />3.古代行射禮時所用的樂章。見《周禮。春官。大司樂》。
4.《詩經(jīng)。召南》的篇名。根據(jù)〈詩序〉:「騶虞,鵲巢之應(yīng)也?!够蛞嘀该捞铽C之詩。首章二句為:「彼茁者葭,壹發(fā)五豝?!?/div>
《國語辭典》:凱旋(凱旋)  拼音:kǎi xuán
獲勝歸來。唐。宋之問 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詩:「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埂都t樓夢》第一一八回:「近因沿途俱系海疆凱旋船只,不能迅速前行?!?/div>
《漢語大詞典》:天魔
(1).佛教語。天子魔之略稱。為欲界第六天主。常為修道設(shè)置障礙。《楞嚴(yán)經(jīng)》卷九:“或汝陰魔,或復(fù)天魔?!?span id="5dazaku" class="book">《百喻經(jīng)·小兒得大龜喻》:“邪見外道,天魔 波旬 ,及惡知識,而語之言,汝但極意六塵,恣情五欲,如我語者,必得解脫?!?br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云笈七籤卷四:“有經(jīng)無符,則天魔害人。”
(3).泛指魔鬼。 章炳麟 《無神論》:“惡性既起,故不得不歸咎於天魔?!?br />(4).樂舞名。 元 張昱 《輦下曲》詩之二七:“舞唱天魔供奉曲,君王長在月宮聽?!贝酥笧樘炷璋樽嗟臉非?。參見“ 天魔舞 ”。
《國語辭典》:天魔舞  拼音:tiān mó wǔ
一種舞蹈。本為唐代音樂,至元順帝時,以十六名宮女,盛飾珠纓,扮成菩薩相,以佛曲伴奏,贊佛而舞。有時也用于宴享,以娛賓客?!对?。卷四三。順帝本紀(jì)六》:「時帝怠于政事,荒于游宴,以宮女三圣奴、妙樂奴、文殊奴等一十六人按舞,名為十六天魔。」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樹林。 唐 王昌齡 《塞下曲》之一:“蟬鳴空桑林,八月 蕭關(guān) 道?!?宋 梅堯臣 《送吳季野太博移蜀靈泉先至輦》詩:“葦箔蠶齊老,桑林葉更生?!?元 趙孟俯 《右耕》詩之十二:“寒風(fēng)吹桑林,日夕聲颼颼。”
(2).古樂曲名。相傳為 殷 天子之樂。左傳·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晉侯 於 楚丘 ,請以《桑林》?!?杜預(yù) 注:“《桑林》, 殷 天子之樂名。”莊子·養(yǎng)生主:“ 庖丁 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3).傳說中的神名。《淮南子·說林訓(xùn)》:“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高誘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從 桑林 之祟,而 晉侯 之疾間。”
(4).古地名。相傳為 殷湯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當(dāng) 齊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夢 也?!?span id="adonxph" class="book">《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 湯 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 桑林 之際,而四海之云湊,千里之雨至?!?宋 黃庭堅(jiān)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jǐn)同韻賦之》:“ 桑林 請六事,河水問九疇?!?/div>
《國語辭典》:音徽  拼音:yīn huī
美音、德音。《文選。劉孝標(biāo)。重答劉秣陵沼書》:「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簡尚新而宿草將列,泫然不之涕之無從也?!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頌贊》:「年積愈遠(yuǎn),音徽如旦。」
《漢語大詞典》:七德
(1).指武功的七種德行。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cái)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武有七德,我無一焉,何以示子孫?”《梁書·武帝紀(jì)》:“大司馬攸縱自天,體茲齊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賀破東平表》:“五兵永戢,七德無虧。” 明 楊慎 《鳳賦》:“覽七德,律五音,通天祉,應(yīng)地靈?!?br />(2).指文治的七種德行。國語·周語中:“尊貴、明賢、庸勛、長老、愛親、禮新、親舊……若七德離判,民乃攜貳?!?韋昭 注:“七德,謂尊貴至親舊也?!?br />(3).指詩歌的七種特性。 唐 皎然 詩式·詩有七德:“一識理,二高古,三典麗,四風(fēng)流,五精神,六質(zhì)干,七體裁?!?br />(4). 隋 唐 時舞名。又樂曲名。隋書·音樂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請進(jìn)舞《七德》,繼之《九序》?!?span id="owhefh5" class="book">《舊唐書·音樂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觀者見其抑揚(yáng)蹈厲,莫不扼腕踴躍,凜然震竦?!?span id="keey7a2" class="book">《舊唐書·音樂志一》:“立部伎內(nèi)《破陣樂》五十二遍,修入雅樂,祇有兩遍,名曰《七德》?!眳⒁姟?七德舞 ”。
《漢語大詞典》:七德舞
唐 舞名。 唐 初有《秦王破陣樂曲》,至 貞觀 七年 太宗 制《破陣樂舞圖》,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等改制歌詞,更名《七德》之舞?!捌叩隆闭Z出《左傳·宣公十二年》所謂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cái)七件事。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詩:“七德舞,七德歌,傳自 武德 至 元和 ?!?span id="ckoasq1" class="book">《舊唐書·音樂志一》:“ 貞觀 元年,宴群臣,始奏《秦王破陣》之曲……其后令 魏徵 、 虞世南 、 褚亮 、 李百藥 改制歌辭,更名《七德》之舞,增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執(zhí)戟,以象戰(zhàn)陣之法焉?!?/div>
《國語辭典》:法曲  拼音:fǎ qǔ
1.佛教或道教法會時所奏的樂曲。最早見于東晉的《法顯傳》。原為西域各族民樂,傳入中國與清商樂結(jié)合,形成隋代的法曲?!缎绿茣?。卷二二。禮樂志十二》:「初,隋有法曲,其音清而近雅?!?br />2.唐玄宗設(shè)梨園法部,所奏樂曲,稱為「法曲」。清。汪兆鏞〈憶舊游。隱林梢半角〉詞:「留連,感古今,問法曲南薰,遺響誰傳?」
《漢語大詞典》:新樂(新樂)
新作的樂曲。晏子春秋·諫上六:“ 晏子 曰:‘以新樂淫君。’” 吳則虞 集釋:“新樂者,指變 齊 音言?!?span id="ult4mdc" class="book">《禮記·樂記》:“ 魏文侯 問於 子夏 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聽 鄭 衛(wèi) 之音,則不知倦,敢問古樂之如彼,何也?新樂之如此,何也?” 清 洪升 《長生殿·復(fù)召》:“請萬歲爺 沈香亭 上飲宴,聽賞梨園新樂。”
分類:新作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