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2分類詞匯 17
《漢語大詞典》:為底(爲(wèi)底)
治足繭。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玄龜﹞佩之不聾,可以為底?!?郭璞 注:“底,躪也;為猶治也?!?袁珂 校注:“底同胝,足繭也??梢詾榈?,可以治足繭也?!?br />為什么。 唐 唐彥謙 《越城待旦》詩:“為底朱顏成老色,看人青史上新名?!?宋 楊萬里 《憩楹塘驛》詩:“松鳴竹嘯響千崖,為底炎蒸吹不開?!?宋 沈遼 《答林夫五頌次元韻》之四:“世間明闇一毫端,為底忙時不肯閑?!?/div>
《分類字錦》:亙古為底(亙古為底)
柳宗元石澗記亙古為底達(dá)于兩涯
《國語辭典》:郫筒  拼音:pí tǒng
一種盛酒器。一說郫地出大竹,土人截取竹筒盛酒,號稱為「郫筒」。一說郫地土人剖取竹筒作為釀酒之用,稱為「郫筒」。唐。杜甫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yán)鄭公詩五首之一:「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固?。李商隱 因書詩:「海石分棋子,郫筒當(dāng)酒缸?!?/div>
《漢語大詞典》:紙本(紙本)
以紙為底的字畫。有別于絹本。 宋 梅堯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見遺》詩:“唯閲 元和 韓侍郎 ,始得紙本歌且詳。” 宋 范成大 《題張希賢紙本花·牡丹》詩:“生綃多俗格,紙本有真艷?!?/div>
《國語辭典》:絳帖(絳帖)  拼音:jiàng tiè
北宋潘師旦以「淳化閣帖」為底本所摹刻的帖子,二十卷。內(nèi)容有所增損,因刻于絳州(今山西新絳),故稱為「絳帖」,世稱為「潘駙馬帖」。相傳潘氏死后,其二子各分得十卷。長子將上十卷抵債沒入公庫,絳州官署補(bǔ)刻馀卷,稱為「東庫本」;次子補(bǔ)刻前十卷,稱為「私家本」。后又有新絳本、偽刻十二卷本及其他翻刻本行世。原拓本傳世極少,今僅存宋拓殘本若干卷。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五。淳化閣帖》。
《漢語大詞典》:青地
(1).以青為底色。 漢 朱仲 《相貝經(jīng)》卷十五:“青地緑紋,謂之援貝?!?span id="zio2n2o" class="book">《紅樓夢》第三回:“進(jìn)入堂屋,抬頭迎面先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三個字,是:‘榮禧堂’?!?br />(2).青草地。 唐 賈島 《荒齋》詩:“落葉無青地,閒身著白衣。”
《國語辭典》:絹本(絹本)  拼音:juàn běn
繪寫在絹上的書畫。如:「這兩幅山水絹本,畫得十分精致。」
《國語辭典》:木畫(木畫)  拼音:mù huà
一種工藝技法。以木為底,表面鑲嵌各種木竹類、貝、寶石類等飾物。漢朝時發(fā)明,至唐代廣為流行。
《國語辭典》:梯形  拼音:tī xíng
只有兩邊平行的四邊形稱為「梯形」。
《國語辭典》:墨蝶  拼音:mò dié
動物名。以墨綠色為底色,上有白色斑紋。分布在低山帶,通常于春夏出現(xiàn),產(chǎn)量很少,雌雄色彩、斑紋、翅形均相同,但雌蝶較大。
《國語辭典》:漳緞(漳緞)  拼音:zhāng duàn
一種產(chǎn)于福建省漳州的絲織物。以緞為底,花紋皆為純絨,頗柔厚。
《國語辭典》:墊底(墊底)  拼音:diàn dǐ
1.做為底部。如:「你先用膠布墊底,免得弄濕了。」
2.空腹時,先吃少許食物,避免胃部受刺激。如:「你要喝酒前,先吃點(diǎn)東西墊底?!?/div>
《國語辭典》:龍鱗裝(龍鱗裝)  拼音:lóng lín zhuāng
一種古書裝訂的方式。先取一素卷為底,另以同寬異長的厚質(zhì)紙葉,自短至長依次書寫,除首葉因裱于卷端,而須單面書寫外,馀葉皆雙面書寫,并逐葉以右端所留馀尾,貼于首葉左端之下成書。舒展時,各葉疊積如鱗狀,故稱為「龍鱗裝」。收藏時,則可用手捲起,方便攜帶。
《國語辭典》:三角柱  拼音:sān jiǎo zhù
以三角形為底的柱體。上下底平行相等,旁有三棱,側(cè)面為三面。如三棱鏡即屬此體。也稱為「三棱柱」。
《國語辭典》:三角錐(三角錐)  拼音:sān jiǎo zhuī
由四個三角形合成的角錐。可以任一面為底,共有四面。也稱為「四面體」、「三棱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