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烏江渡
 
江東小
 
不肯過江東
 
羞面江東
 
八千弟子
 
烏江羽

相關人物
項梁
 
項羽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336~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鬼椡跣υ唬骸柑熘鑫遥液味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鼓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馀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鬼椡跄嗽唬骸肝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鼓俗载囟馈?/span>

例句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 李白 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

典故
蘭亭不肯昭陵住


《隋唐嘉話》下~53~
王右軍蘭亭序,梁亂出在外,陳天嘉中為僧永所得。至太建中,獻之宣帝。隋平陳日,或以獻晉王,王不之寶。后僧果從帝借拓。及登極,竟未從索。果師死后,弟子僧辯得之。太宗為秦王日,見拓本驚喜,乃貴價市大王書蘭亭,終不至焉。及知在辯師處,使蕭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貞觀十年,乃拓十本以賜近臣。帝崩,中書令褚遂良奏:「蘭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顾烀赜谡蚜?。
《太平廣記》卷二百九〈書四·雜編·蘭亭真跡〉~60~
太宗酷學書法。有大王真跡三千六百紙,率以一丈二尺為一軸。寶惜者獨〈蘭亭〉為最,置于座側,朝夕觀覽。嘗一日,附耳語高宗曰:「吾千秋萬歲后,與吾〈蘭亭〉將去也?!辜胺钪M之日,用玉匣貯之,藏于昭陵。
《谷山筆麈》卷十五〈雜記〉~65~
世傳蘭亭帖殉葬昭陵是也,然以史考之,此本復出人間矣。五代賊帥溫韜盜發(fā)唐帝諸陵,見昭陵宮室閎麗,不異人間,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代圖書,鐘、王筆跡紙墨如新,韜悉取之,遂傳人間,此知蘭亭真帖出自昭陵,人間必有其本,第不知復淪沒于何代耳。
《國語辭典》:不肯  拼音:bù kěn
1.不同意、不答應?!秶Z。晉語四》:「楚眾欲止,子玉不肯?!?br />2.不愿意、不樂意。《紅樓夢》第六三回:「只怕寶林兩個不肯來,須得我們請去,死活拉他來。」《老殘游記》第七回:「若隨便叫個差人送去,便有輕慢他的意思,他一定不肯出來,那就連我都要遭怪了?!?/div>
《漢語大詞典》:傍不肯
一種“步行蟲”的俗稱。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 宋 沈括 夢溪筆談·雜志一:“ 元豐 中, 慶州 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div>
《漢語大詞典》:肯不肯
愿意不愿意。例如:他肯不肯來。
《漢語大詞典》:喜不肯
方言。猶言心甘情愿。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三章:“她喜不肯。我在家里沒活干,老兩口眼看就要成餓死鬼,她巴不得我跟著你 闖王爺 找條活路。”原注:“喜不肯,即滿心情愿?!?/div>
《國語辭典》:不到烏江不肯休(不到烏江不肯休)  拼音:bù dào wū jiāng bù kěn xiū
比喻不到完全絕望的地步,決不輕言放棄。參見「不到烏江心不死」條?!缎咽篮阊浴>矶?。薛錄事魚服證仙》:「世上死生皆為利,不到烏江不肯休?!?/div>
《國語辭典》:不肯干休  拼音:bù kěn gān xiū
不愿以溫和的方法解決彼此的紛爭。如:「對于莫名的誣陷,任何人都不肯干休?!?/div>
《國語辭典》:不肯一世  拼音:bù kěn yī shì
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形容狂妄自大到極點。宋。黃庭堅〈跋范文正公帖〉:「蘇才翁筆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惟稱文正公書與樂毅論同法。」也作「不可一世」。
《漢語大詞典》:常不肯
禾苗害蟲蠈的別名。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物而人名:“螳螂名‘不過’,蠈名‘常不肯’,俱奇?!?/div>
分類:禾苗害蟲
《國語辭典》:不起  拼音:bù qǐ
1.不起身?!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乃起耳?!?br />2.久病不瘉?!豆騻?。莊公三十二年》:「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將焉致乎魯國?」《書經。顧命》「今天降疾,殆,弗興弗悟」句下漢。孔安國。傳:「今天下疾,我身甚危殆,不起不悟,言必死。」
3.不興。《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一》:「隆思辭心曲,沉歡滯不起?!埂段倪x。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風塵不起,囹圄寂寞?!?br />4.詞尾用語。如:「瞧不起」、「買不起」。
《國語辭典》:魯連(魯連)  拼音:lǔ lián
戰(zhàn)國時齊人魯仲連。參見「魯仲連」條。
《漢語大詞典》:忍死
謂臨終不肯絕氣,有所期待;在死前勉力從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 宣王 頓首流涕”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朕忍死待君,君其與 爽 輔此?!?唐 盧綸 《棲巖寺隋文帝馬腦盞歌》:“山中老僧眉似雪,忍死相傳保扃鐍?!?唐 李商隱 《代仆射濮陽公遺表》:“灶乏傳薪之火,餘焰幾何?隙無留影之駒,殘光即盡。叩心戀闕,忍死封章。” 清 譚嗣同 《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 張儉 ,忍死須臾待 杜根 ?!?/div>
《國語辭典》:閃爍(閃爍)  拼音:shǎn shuò
1.光線不定的樣子。南朝梁。王僧孺中寺碑〉:「日流閃爍,風度清鏘。」《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那劍光閃爍,殺氣崢嶸?!?br />2.說話吞吐遮掩,不肯直截了當說出實情。如:「閃爍其詞」。
《國語辭典》:惡人(惡人)  拼音:è rén
1.壞人。《孟子。公孫丑上》:「不立于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br />2.丑陋的人?!肚f子。德充符》:「衛(wèi)有惡人焉,曰哀駘它?!?/div>
《國語辭典》:八千子弟  拼音:bā qiān zǐ dì
項羽由江東帶到北方的子弟兵?!队讓W瓊林。卷一。武職類》:「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楚項羽江東有八千子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