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不凈肉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與三凈肉相反。見為我所殺者。聞為我所殺者。有為我所殺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三種之肉。(參見: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與三凈肉相反之肉,即我眼見它被殺時的情景的肉、我耳聽見它被殺時哀叫的聲音的肉、有疑為我而殺的肉,這三種肉都是持戒的比丘所不可食的。
【三藏法數(shù)】
(出十誦律)
〔一、見殺〕,謂見是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見者,名為見殺。
〔二、聞殺〕,謂于可信之人,聞此生物為我故殺,如是聞?wù)?,名為聞殺?br />〔三、疑殺〕,謂此處無有屠家,亦無自死之物,是人必為我故殺,如是疑者,名為疑殺。如上三種名不凈肉,皆不許食。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梵語阿賀羅A^ha%ra,總謂增益身心者。俱舍論十曰:「毗婆沙說,食于二時能為食事,俱得名食。一初食時能除饑渴,二消化已資根及大。」分(參見:二食條,四食),五種凈食條。馀見以下附錄。
五種不凈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不凈觀)
不凈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污穢也,鄙陋也,丑惡也,過罪也。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諦觀眾生,非惟苦、空、無常、無我,亦且不凈。謂七不凈。前四是在胎不凈,后三是出胎不凈。
一、種子不凈 靜觀一切凡夫,皆從情欲生,是種子不凈。
二、受生不凈 本精血和合,是受生不凈。
三、居處不凈 住腹中生藏之下,熟臟之上,是居處不凈。
四、所食不凈 在胎惟飲母血,是所食不凈。
五、初生不凈 十月滿足,從產(chǎn)門出,是初生不凈。
六、舉體不凈 身內(nèi)膿血,九竅常流,是舉體不凈。
七、究竟不凈 命盡終歸腐爛,是究竟不凈。
不凈行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云非梵行。梵者清凈之義。非梵行謂淫事也。愛染污心,故名不凈行。梵網(wǎng)經(jīng)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凈行?!?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非梵行,梵是清凈的意思,非梵行是指淫事,因愛染污心,故名不凈行。
不凈肉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小乘律中見聞疑之肉為不清凈,禁食之。大乘教則無論凈不凈總制之,(參見:五種凈肉)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不清凈的肉。
不凈紙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拭不凈之紙也。臨濟(jì)錄曰:「三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凈故紙。」
不凈施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二種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神福報而行布施者。見智度論十一。
【三藏法數(shù)】
謂以妄心,求于福報而行布施。如般若經(jīng)云:或畏失財故施與,或恐訶罵故施與,或為求勢故施與,如是種種因緣,與凈相違,是名不凈施。
不凈國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智度論二十三說不凈國之老母,賣白髓餅之故事也。
不凈輪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三輪之一。無常,不凈,苦,此三法輪相依而轉(zhuǎn),故云三輪。(參見:三輪)
不凈觀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五停心觀之一。為治貪心,觀身之不凈也。此中有二:一者觀自身之不凈,二者觀他身之不凈。觀自身不凈,有九相:一死想,二脹想,三青瘀想,四膿爛想,五壞想,六血涂想,七蟲啖想,八骨鎖想,九分散想。智度論中加燒想,而缺死想((參見:九想))。觀他身不凈有五不凈:一種子不凈,是身以過去之結(jié)業(yè)為種,現(xiàn)以父母之精血為種。二住處不凈,在母胎不凈之處。三自相不凈,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凈。四自體不凈,由三十六種之不凈物所合成。五終竟不凈,此身死竟,埋則成土,蟲啖成糞,火燒則為灰,究竟推求,無一凈相。出于智度論十九,俱舍論二十二,大乘義章十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五停心觀之一,即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皆污穢不凈,可治貪欲。
九想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又作九相。于人之尸相,起九種之觀想也。是為觀禪不凈觀之一種。即使貪著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戀之迷想者,覺知人之不凈,除其貪欲之觀想也。一、脹想Vya%dbma%takasam%jn^a%,死尸之膨脹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m%jn^a%,風(fēng)吹日曝而死尸之色變也。三、壤想Vipadumakasam%jn^a%,死尸之破壞也。四、血涂想Vilohitakasam%jn^a%,破壞已,而血肉涂地也。五、膿爛想Vipu%yakasam%jn^a%,膿爛腐敗也。六、啖想Vikha%ditakasam%jn^a%,鳥獸來啖死尸也。七、散想Viks!iptakasam%jn^a%,鳥獸啖后而筋骨頭手分裂破散也。八、骨想Asthisam%jn^a%,血肉既盡,祇有白骨狼籍也。九、燒想Vidagdhakasam%jn^a%,白骨又火燒歸于灰土也。智度論二十一舉經(jīng)文曰:「九想:脹想、壞想、血涂想、膿爛想、青想、啖想、散想、骨想、燒想?!雇氖闹?jīng)文曰:「九相:脹相、血相、壞相、膿爛相、青相、啖相、散相、骨相、燒相?!勾蟪肆x章十三曰:「死相、脹相、青淤相、膿爛相、壞相、血涂相、蟲食相、骨鎖相、分散相。」此加死相除燒相者。智者之禪波羅蜜門九曰:「膨脹想、青瘀想、壞相、血涂漫想、膿爛想、蟲啖想、散想、骨想、燒想?!勾艘乐嵌日?,而第七青想改為第二次,第較善者。又法華玄義四上,加死想而除散想,以此九想對治六欲故也。死想破威儀,言語之兩欲,脹想壞想啖想破形貌欲,血涂想青瘀想膿爛想破色欲,骨想燒想破細(xì)滑欲,九想通破忻著之人相欲,此九想為觀練熏修四種禪之第一也。(參見:禪)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九相,即對人的尸體作九種的觀想,以便去除人們對幻軀的留戀,以及覺知人身的不凈,為觀禪中的不凈觀。一、新死想,即觀初死的人,身硬肉冷,面目可怖,形狀堪哀。二、青瘀想,即觀數(shù)日未歛,瘀紫發(fā)臭,目不忍睹,手不敢觸。三、膿血想,即觀死尸潰爛,肉腐成膿,腸胃融化,膏血欲滴。四、絳汁想,即觀腐膿再化,成為血水,處處流出,臭不可聞。五、蟲啖想,即觀腐尸日久,遍體生蛆,穿筋齧骨,身如蜂窠。六、筋纏想,即觀皮肉鉆盡,筋骨猶存,如繩束薪,得以不散。七、骨散想,即觀筋亦爛壞,骨節(jié)縱橫,零落骷髏,不成人狀。八、白骨想,即觀骨骼日久,白如珂雪,雨淋日曝,暴露原野。九、燒灰想,即觀白骨被焚,成為灰燼,如沙如土,還歸大地。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禪波羅密門云:「九想,謂佛為眾生貪著世間五欲,以為美好,耽戀沉迷,輪回生死,無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種不凈觀法,想念純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貪欲除滅,惑業(yè)消盡,得證道果?!勾酥欧N,雖是假想作觀,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
一、胖脹想 謂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見其胖脹,如革囊盛風(fēng),異于本相,是為胖脹想。
二、青瘀想 謂修行之人,觀胖脹已,復(fù)觀死尸,風(fēng)吹日曝,皮肉黃赤瘀黑青黤,是為青瘀想。
三、壞想 謂修行之人,觀青瘀已,復(fù)觀死尸風(fēng)日所變,皮肉裂壞,六分破碎,五臟腐敗,臭穢流溢,是為壞想。
四、血涂漫想 謂修行之人,既觀壞已,復(fù)觀死尸,從頭至足,遍身膿血流溢,污穢涂漫,是為血涂漫想。
五、膿爛想 謂修行之人,觀涂漫已,復(fù)觀死尸,身上九孔,蟲膿流出,皮肉壞爛,狼藉在地,臭氣轉(zhuǎn)增,是為膿爛想。
六、蟲啖想 謂修行之人,觀膿爛已,復(fù)觀死尸,蟲蛆唼食,鳥獸蛆嚼,殘缺剝落,是為蟲啖想。
七、散想 謂修行之人,觀蟲啖已,復(fù)觀死尸,為禽獸所食,分裂破散,筋斷骨離,頭足交橫,是為散想。
八、骨想 謂修行之人,既觀散已,復(fù)觀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狼籍,如貝如珂,是為骨想。
九、燒想 謂修行之人,既觀骨已,復(fù)觀死尸,為火所燒,爆裂煙臭,白骨俱然,薪盡火滅,同于灰土,是為燒想。
【三藏法數(shù)】
(出禪波羅蜜門)
謂佛為眾生貪著世間五欲,以為美好,耽戀沉迷,輪回生死,無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種不凈觀法,想念純熟,心不分散。若得三昧成就,自然貪欲除滅,惑業(yè)消盡,得證道果。此之九種,雖是假想作觀,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一、胖脹想〕(胖,普降切。脹,知亮切),謂修行之人,心想死尸,見其胖脹,如韋囊盛風(fēng),異于本相,是為胖脹想。(韋囊者,皮囊也。囊本空虛,盛風(fēng)則滿。以譬死尸胖脹之狀也。)
〔二、青瘀想〕(瘀,依據(jù)切),謂修行之人,觀胖脹已,復(fù)觀死尸,風(fēng)吹日曝,皮肉黃赤,瘀黑青黯(依檻切),是為青瘀想。
〔三、壞想〕,謂修行之人,觀青瘀已,復(fù)觀死尸,風(fēng)日所變,皮肉裂壞,六分破碎,五藏腐敗,臭穢流溢,是為壞想。(六分者,頭身手足也。五藏者,脾肺肝心腎也。)
〔四、血涂漫想〕,謂修行之人,既觀壞已,復(fù)觀死尸,從頭至足,遍身膿血流溢污穢涂漫,是為血涂漫想。
〔五、膿爛想〕,謂修行之人,觀涂漫已,復(fù)觀死尸,身上九孔,蟲膿流出,皮肉壞爛,狼藉在地;臭氣轉(zhuǎn)增,是為膿爛想。(九孔者,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大便、小便也。)
〔六、蟲啖想〕,謂修行之人,觀膿爛已,復(fù)觀死尸,蟲蛆(子余切)唼(色甲切)食,鳥獸咀(在呂切)嚼(疾雀切),殘缺剝落,是為蟲啖想。
〔七、散想〕,謂修行之人,觀蟲啖已,復(fù)觀死尸,為禽獸所食,分裂破散,筋斷骨離,頭足交橫,是為散想。
〔八、骨想〕,謂修行之人,既觀散已,復(fù)觀死尸,形骸暴露,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狼藉,如貝如珂,是為骨想。(貝,海中甲蟲也。珂,螺之類也。)
〔九、燒想〕,謂修行之人,既觀骨已,復(fù)觀死尸,為火所燒,爆裂煙臭,白骨俱然,薪盡火滅,同于灰土,是為燒想。
不凈忿怒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鳥樞沙摩明王也。
不凈金剛
【佛學(xué)大辭典】
(明王)Ucchus!ma,烏芻沙摩,譯曰不凈金剛,又云觸金剛。此明王為不動明王所化現(xiàn),調(diào)伏一切之不凈鬼者,故于東司安置之,上東司時,誦此明王之真言也。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jīng)下曰:「烏樞瑟摩明王教法不拘凈穢,恒示忿怒相,誦滿三十萬遍得驗?!勾笕战?jīng)疏九曰:「時,不動明王,受佛教命召彼,見其作如是事,即化受觸金剛(即是不凈金剛也),令彼取之,爾時不凈金剛須臾悉啖所有諸穢,令盡無馀?!雇恿_尼集經(jīng)九曰:「烏樞沙摩,唐言不凈潔金剛?!?/div>
不凈說法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云邪命說法?;蛘f邪法,或說正法,其心邪,故總名之為不凈說法。佛藏經(jīng)三曰:「不凈說法者。有五過失:一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說佛經(jīng)時出諸經(jīng)中相違過失,三者于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經(jīng)法,五者以利養(yǎng)故為人說法?!勾朔鸩亟?jīng)所說第五之過失有邪命說法之名以賣法而利養(yǎng)己,是不正之活命也(不正之活命謂之邪命)。優(yōu)婆塞戒經(jīng)二曰:「能說法者復(fù)有二種:一者清凈,二者不清凈。不清凈者復(fù)有五事:一者為利故說,二者為報故說,三者為勝他說,四者為世報說,五者疑說。(中略)不凈說者,名曰垢穢,名為賣法?!拐f法明眼論曰:「不凈說法有五科:一以有所得心說虛妄言令他發(fā)信墮惡道故,二不說佛法徒說世事故,三食酒食五辛犯非淫正淫,即身著法衣及入堂中穢三寶故,四誹他有德贊自無德故,五不悟一乘一寶法而耽著權(quán)門有相之教故。」觀經(jīng)妙宗鈔下曰:「不凈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褂^經(jīng)散善義傳通記三曰:「邪命說法者,以邪因緣不凈說法,利養(yǎng)活命,故不凈說法名曰邪命說法?!?br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邪命說法,不論說正法或邪法,其心邪,皆名不凈說法,如別有企圖,說虛妄語,令他生信,或不說佛法,徒說世事,或飲酒食五辛,犯正淫或邪淫后,即著衣入佛堂說法,觸穢三寶,或誹謗有德人,而自稱贊,或不悟一乘真實法,致使所說停滯于權(quán)教有相之法,或貪利養(yǎng)故而說,或欲勝他人而故說,或所說與經(jīng)義相違,凡此種種,皆名不凈說法。
不凈觀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達(dá)磨多羅禪經(jīng)之異名。
舉體不凈
【佛學(xué)大辭典】
(雜語)(參見:七種不凈)
【三藏法數(shù)】
謂此身薄皮所覆,從頭至足,純是穢物,故名舉體不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