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陰(三陰)  拼音:sān yīn
中醫(yī)指太陰、少陰、厥陰的合稱。包含了手三陰與足三陰,共六條經脈。可辨證在身體深部或五臟有病否。
《漢語大詞典》:至陰(至陰)
(1).謂極盛的陰氣。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孔子家語·執(zhí)轡》:“至陰主牝,至陽主牡?!?br />(2).中醫(yī)學名詞。經穴名。屬足太陽膀胱經。井穴。位于足小趾末節(jié)外側,距趾甲根角一寸處。靈樞經·本輸:“膀胱出于至陰。至陰者,足小指之端也,為井金?!?br />(3).中醫(yī)學名詞。指脾。因脾屬太陰,太陰為三陰之始,故稱。《素問·金匱真言論》:“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
(4).中醫(yī)學名詞。指腎。因腎主水,藏精,為人陰精之原,故稱。《素問·水熱穴論》:“腎者,至陰也;至陰者,盛水也……地氣上者屬于腎,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陰?!?/div>
《漢語大詞典》:陰脈(陰脈)
(1).中醫(yī)學名詞。指經脈中的陰經,其中包括手足三陰經、任脈、沖脈、陰維脈、陰蹺脈等。靈樞經·脈度:“陰脈榮其藏?!?span id="ies0e00" class="book">《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br />(2).中醫(yī)學名詞。指脈象的性質。凡屬沉、濇、弱、弦、微者,謂之“陰脈”。《醫(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辨脈法〉》:“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弊ⅲ骸耙婈幟},謂見陰寒脈也。陰寒脈即沉、濇、弱、弦、微類也?!?/div>
《國語辭典》:陰絡(陰絡)  拼音:yīn luò
1.中醫(yī)指從手、足三陰經分出的絡脈。
2.中醫(yī)稱循行于人體深部和下行的絡脈。
《漢語大詞典》:十二經脈(十二經脈)
中醫(yī)謂手、足各有三陰三陽六經脈,表里配合,成為十二經脈。經脈,指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素問·診要經終論》:“ 帝 曰:‘愿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經維絡”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八十一難》云:‘十二經脈,十五絡脈,陽維陰維之脈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