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三時(三時)  拼音:sān shí
1.春、夏、秋三季農(nóng)作之時?!蹲髠鳌;腹辍罚骸附e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埂缎绿茣>硪黄甙?。劉蕡傳》:「愿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wù),則播植不愆矣?!?br />2.印度一年分成寒、熱、雨三個季節(jié)?!洞筇莆饔蛴洝肪矶骸溉鐏硎ソ蹋瑲q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div>
《國語辭典》:秋季  拼音:qiū jì
一年中介于夏、冬之間的季節(jié)。此時氣候逐漸涼爽。北半球定為從秋分到冬至的時期。我國指從立秋到立冬的三個月,相當(dāng)于國歷的九、十、十一月。
《國語辭典》:夏季  拼音:xià jì
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北半球定為從夏至到秋分的時期。我國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相當(dāng)于國歷五、六、七三個月。
《國語辭典》:夏天  拼音:xià tiān
一年四季中的第二個季節(jié)。指陽歷四至六月。唐。王建〈昭應(yīng)官舍書事〉詩:「臘月近湯泉不凍,夏天臨渭屋多涼。」《儒林外史》第四回:「那日在這里住,鞋也沒有一雙,夏天靸著個蒲窩子,歪腿爛腳的?!?/div>
《漢語大詞典》:三務(wù)(三務(wù))
指春、夏、秋三季的農(nóng)務(wù)。《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民狎其野,三務(wù)成功,民無內(nèi)憂而又無外懼?!?杜預(yù) 注:“三務(wù),春、夏、秋三時之務(wù)?!?span id="wslfq6m" class="book">《管子·君臣下》:“民有三務(wù),不布,其民非民也?!?尹知章 注:“三務(wù),謂春、夏、秋務(wù)農(nóng)。人不務(wù)三,則餒餓成變,故民非其民也?!?宋 蘇軾 《興龍節(jié)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臘雪未消三務(wù)起,壬人不用五兵閑?!?/div>
《漢語大詞典》:三汛
指春、夏、秋三季的漲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節(jié)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參閱 清 朱扆 《河防志》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