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飛一箭
 
下聊城
   
聊城矢
 
射聊城
  
破聊城
 
聊城功
 
一箭書
 
聊城笴
 
魯連射書
  
一矢解世紛
 
一矢聊城飛去
  
箭鏃無書
 
魯連乘舟
 
魯連箭書
 
田單慚取聊
 
下燕城
 
一發(fā)下城

相關人物
田單
 
魯仲連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
其后二十馀年,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書曰: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卻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顧燕王之無臣,非忠也;殺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齊,非勇也;功敗名滅,后世無稱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說士不載,故智者不再計,勇士不怯死。今死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愿公詳計而無與俗同。且楚攻齊之南陽,魏攻平陸,而齊無南面之心,以為亡南陽之害小,不如得濟北之利大,故定計審處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東面;衡秦之勢成,楚國之形危;齊棄南陽,斷右壤,定濟北,計猶且為之也。且夫齊之必決于聊城,公勿再計。今楚魏交退于齊,而燕救不至。以全齊之兵,無天下之規(guī),與聊城共據(jù)期年之敝,則臣見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國大亂,君臣失計,上下迷惑,栗腹以十萬之眾五折于外,以萬乘之國被圍于趙,壤削主困,為天下僇笑。國敝而禍多,民無所歸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無反外之心,是孫臏之兵也。能見于天下。雖然,為公計者,不如全車甲以報于燕。車甲全而歸燕,燕王必喜;身全而歸于國,士民如見父母,交游攘臂而議于世,功業(yè)可明。上輔孤主以制群臣,下養(yǎng)百姓以資說士,矯國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棄世,東游于齊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衛(wèi),世世稱孤,與齊久存,又一計也。此兩計者,顯名厚實也,愿公詳計而審處一焉。且吾聞之,規(guī)小節(jié)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鉤,篡也;遺公子糾不能死,怯也;束縛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鄉(xiāng)里不通。鄉(xiāng)使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齊,則亦名不免為辱人賤行矣。臧獲且羞與之同名矣,況世俗乎!故管子不恥身在縲紲之中而恥天下之不治,不恥不死公子糾而恥威之不信于諸侯,故兼三行之過而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燭鄰國。曹子為魯將,三戰(zhàn)三北,而亡地五百里。鄉(xiāng)使曹子計不反顧,議不還踵,刎頸而死,則亦名不免為敗軍禽將矣。曹子棄三北之恥,而退與魯君計?;腹煜?,會諸侯,曹子以一劍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壇坫之上,顏色不變,辭氣不悖,三戰(zhàn)之所亡一朝而復之,天下震動,諸侯驚駭,威加吳、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節(jié)也,以為殺身亡軀,絕世滅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終身之名;棄忿悁之節(jié),定累世之功。是以業(yè)與三王爭流,而名與天壤相斃也。愿公擇一而行之。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鼓俗詺ⅰA某莵y,田單遂屠聊城。歸而言魯連,欲爵之。魯連逃隱于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于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
《戰(zhàn)國策》卷十三〈齊六·逍遙論〉
初,燕將攻下聊城,人或讒之。燕將懼誅,遂保守聊城,不敢歸。田單攻之歲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曰:「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不怯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鄬⒃唬骸妇绰劽?!」因罷兵到讀[一]而去。故解齊國之圍,救百姓之死,仲連之說也。

簡釋

魯連箭:喻指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唐李白《江夏寄漢陽輔錄事》:“‘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p>


例句

秋深為爾持圓扇,莫忘魯連飛一箭。 劉商 賦得賦雉歌送楊協(xié)律表弟赴婚期

莫學仲連逃海上,田單空愧取聊城。 劉長卿 送盧侍御赴河北

投閣嗤揚子,飛書代魯連。 張繼 酬李書記校書越城秋夜見贈

仍留一只箭,未射魯連書。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三

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 李白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暫屈汾陽駕,聊飛燕將書。 杜甫 收京三首之一

系書請問燕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杜甫 漁陽

不然學仲連,一發(fā)下燕城。 白居易 答箭鏃

星飛龐統(tǒng)驥,箭發(fā)魯連書。 錢起 送屈突司馬充安西書記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枚乘〉~2359~
枚乘字叔,淮陰人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系方絕又重鎮(zhèn)之;系絕于天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fā)。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于累卵,難于上天;變所欲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敝無窮之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以為大王惑也。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三〈韓愈七·與孟尚書書〉~560~2~
愈白。行官自南回。過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書數(shù)番。忻悚兼至。未審入秋來眠食何似。伏惟萬福。來示云。有人傳愈近少信奉釋氏。此傳之者妄也。潮州時。有一老僧號大顛。頗聰明識道理。遠地無可與語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數(shù)日。實能外形骸。以理自勝。不為事物侵亂。與之語。雖不盡解。要自胸中無滯礙。以為難得。因與來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廬。及來袁州。留衣服為別。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鬃釉啤D持\久矣。凡君子行已立身。自有法度。圣賢事業(yè)。具在方策。可效可師。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nèi)不愧心。積善積惡。殃慶自各以其類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詩不云乎。愷悌君子。求福不回。傳又曰。不為威惕。不為利疚。假如釋氏能與人為禍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懼也。況萬萬無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類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禍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靈。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誣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閒哉。進退無所據(jù)。而信奉之。亦且惑矣。且愈不助釋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說。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楊則之墨。楊墨交亂。而圣賢之道不明。則三綱淪而九法斁。禮樂崩而夷狄橫。幾何其不為禽獸也。故曰能言距楊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揚子云云。古者楊墨塞路。孟子辭而辟之。廓如也。夫楊墨行。正道廢。且將數(shù)百年。以至于秦。卒滅先王之法。燒除其經(jīng)??託W士。天下遂大亂。及秦滅。漢興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挾書之律。稍求亡書。招學士。經(jīng)雖少得。尚皆殘缺。十亡二三。故學士多老死。新者不見全經(jīng)。不能盡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見為守。分離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壞。后之學者。無所尋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禍出于楊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雖賢圣。不得位??昭詿o施。雖切何補。然賴其言。而今學者尚知宗孔氏。崇仁義。貴王賤霸而已。其大經(jīng)大法。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所謂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無孟氏。則皆服左?而言侏離矣。故愈嘗推尊孟氏。以為功不在禹下者。為此也。漢氏以來。群區(qū)區(qū)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fā)引千鈞。綿綿延延。洼以微滅。于是時也。而倡釋老于其閒。鼓天下之眾而從之。嗚呼。其亦不仁甚矣。釋老之害。過于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于已壞之后。嗚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雖然。使其道由愈而粗傳。雖滅死萬萬無恨。天地鬼神。臨之在上。質(zhì)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毀其道。以從于邪也。籍湜輩雖屢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獲承命。惟增慚懼。死罪死罪。愈再拜。
典故
一發(fā)雙連

相關人物
曹植


《曹植集》卷三〈名都篇〉
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及半,雙兔過我前。攬弓捷鳴鏑,長驅(qū)上南山。左挽因右發(fā),一縱兩禽發(fā)。

例句

狡免初迷窟,纖驪詎著鞭。三驅(qū)仍百步,一發(fā)遂雙連。那似陳王意,空隨樂府篇。 薛存誠 御箭連中雙兔

《漢語大詞典》:一笴
(1).一支箭。笴,箭桿。儀禮·鄉(xiāng)射禮:“君射則為下射,上射退於物一笴,既發(fā)則答君而俟?!?span id="krxnbpm" class="book">《遼史·耶律曷魯傳》:“攻莫能下,命 曷魯 持一笴往諭之。”
(2).表數(shù)量。猶言一桿。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四折:“則被他一騎馬,一笴鎗,衝突將來,殺的人人退縮,個個奔逃。”
分類:數(shù)量
《漢語大詞典》:燕將書(燕將書)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燕 將攻下 聊城 , 聊城 人或讒之 燕 , 燕 將懼誅,因保守 聊城 ,不敢歸。 齊 田單 攻 聊城 歲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魯連 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 燕 將…… 燕 將見 魯連 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 燕 ,已有隙,恐誅;欲降 齊 ,所殺虜於 齊 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俗詺ⅰ!焙笠浴把鄬敝竸駳w或勸降的書信。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屬國征戍久離居, 陽關 音信絶能疏。愿得 魯連 飛一箭,持寄思歸 燕 將書?!?唐 杜甫 《收京》詩之一:“暫屈 汾陽 駕,聊飛 燕 將書。”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自 香積寺 北之捷,王師振威,賊徒膽落, 嚴莊 來降, 思明 納款, 河 北事勢,折簡可定,故用 仲連 射書事。”
分類:書信
《漢語大詞典》:系書(繫書)
見“ 繫帛書 ”。
《漢語大詞典》:系帛書(繫帛書)
謂縛帛書于雁足以傳音信。漢書·蘇武傳:“﹝ 常惠 ﹞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 武 等在某澤中?!崩M,一本作“ 係 ”。 唐 楊炯 《送東海孫尉詩序》:“但當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書;夕望牽牛,余候乘槎之客?!币嗍∽鳌?繫書 ”。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div>
《國語辭典》:飛書(飛書)  拼音:fēi shū
1.匿名的書信?!逗鬂h書。卷一○?;屎蠹o上。章德竇皇后紀》:「八年,乃作飛書以陷竦,竦坐誅,貴人姊妹以憂卒?!挂沧鳌蛤銞l」。
2.急速遞送書函?!稌x書。卷二三。樂志下》:「飛書告喻,響應來同。」
《漢語大詞典》:魯連書(魯連書)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齊 田單 攻 聊城 歲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魯連 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 燕 將…… 燕 將見 魯連 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 燕 ,已有隙,恐誅;欲降 齊 ,所殺虜於 齊 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殺。 聊城 亂, 田單 遂屠 聊城 ?!焙笠浴棒斶B書”謂以文克敵,不戰(zhàn)而勝。 唐 李白 《奔亡道中》詩之三:“仍留一隻箭,未射 魯連 書?!?宋 蘇軾 《送蔣穎叔帥熙河》詩:“愿為 魯連 書,一射 聊城 笴。”
分類:克敵
《漢語大詞典》:魯連箭(魯連箭)
同“ 魯連書 ”。 唐 李白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詩:“君草 陳琳 檄,我書 魯連 箭。”
《國語辭典》:千鈞一發(fā)(千鈞一髮)  拼音:qiān jūn yī fǎ
比喻非常危險。參見「一發(fā)千鈞」。宋。李曾伯 水龍吟。吾皇神武中興詞:「中流孤艇,千鈞一發(fā),老夫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