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惜曰:披典墳以逖覽,有往哲之高蹤。
太上稟德于天性,其次斂節(jié)于陶镕。
恒履貞而迪吉,罔投徑以即兇。
何吾生之獨闇,變往度而茍從。
當(dāng)其聞禮過庭,執(zhí)經(jīng)負笈。
傍璧沼以棲遲,分藜燈而講習(xí)。
亦嘗仰止高山,縱觀大海。
惕屋漏以興懷,望塵紛而恐浼。
歲月互換,軌轍多岐。
珠以泥汨,金逐煅虧。
厭守方之困束,樂放浪以游移。
遂托意漆園,駕聲柱下。
等毫末于太山,喻萬物于一馬。
認仁義為駢支,薄禮教為虛假。
又況韻學(xué)染指,綺語馳情。
將張末隊,謀抗雄旌。
屈宋供其驅(qū)策,崔張恣其譏評。
遂謂吐鳳未工,雕龍尚陋。
花開花落,時賡野鳥之吟,云去云來,或代天孫之繡。
缽響在而篇成,燭痕新而句就。
于是豪心頓長,逸興轉(zhuǎn)濃。
淋漓杯酒,跌宕談鋒。
同座駭其論說,旁觀哂其形容。
崔瑗座右之銘,衛(wèi)武初筵之戒。
簣每隳于垂成,泉將淪于胥敗。
令遂往而弗還,誠不知其所屆。
嗟乎詭跡易炫,矩步難遵。
木從繩則直,馬受勒斯馴。
詩書禮樂,總生人之布菽,滑稽放誕,實世道之荒蓁。
用鉤吻以延齡,借羊皮而補貉。
愚夫且謂弗宜,智士而云可作。
在昔周處,斬蛟誓志。
亦有戴淵,投劍歸義。
聞微言而忽惺,受嚴規(guī)而靡棄。
割積習(xí)之牽纏,證本來之清粹。
并能流聲史籍,作則士林。
就當(dāng)時而共嘖,歷異代以同欽。
大道伊何,迷途未遠。
譬彼農(nóng)夫,是穮是蓘。
茍夜氣之能滋,愿含芳于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