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句因包含“五馬”,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五馬
第 12 句因包含“五馬南渡”,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南渡馬
第 13 句因包含“板蕩”,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板蕩
第 15 句因包含“王氣”,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王氣
第 30 句因包含“銅駝,荊棘”,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銅駝荊棘
第 53 句因包含“揮戈”,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揮戈
第 55 句因包含“誓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誓江
第 58 句因包含“雷霆,威”,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雷霆威
第 66 句因包含“濟川,舟楫”,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舟楫
第 94 句因包含“莽卓”,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莽卓
第 101 句因包含“遺臭”,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遺臭
平乘樓賦 明 · 李宜茂
 出處:蓮軒雜稿卷之一
泛樓舡以浪游,溯江陵而停棹。
江山形勝,閱成敗千古
登此平乘之樓,記桓溫遺跡。
舉目山河之異,望神京嘆息
伊昔司馬失馭,五胡云擾。
二帝含璧,五馬南渡。
中原板蕩宮闕蕪沒。
王氣分于江東腥穢染于河洛。
唾掌自奮,復(fù)祖宗舊物。
桓溫一起,遂自任興復(fù)。
恢復(fù)舊都,辟侵疆四域
乃獻表而啟行,順江陵而直北。
登平乘而中流,望中原而慷慨
嗟惟此土,故業(yè)安在。
園陵誰主,銅駝荊棘。
誰生厲階至今荼毒。
亂非自天,實由放達(dá)。
夫何幽沈仁義輕蔑禮法。
四維之風(fēng),弛權(quán)綱之立。
遂使骨肉相殘,禍生閨闥。
劉淵伺便,石勒窺竊。
公卿拜于賊庭,鋒鏑流于絳闕
使百年基業(yè),奄一朝而傾覆
今日域中,竟是誰家所得也。
此地不復(fù),誓不還歸。
九廟不復(fù)食祿何為。
于是揮戈擊楫撫劍掉臂。
仰天誓江,庶雪前恥。
風(fēng)云助其勝氣,雷霆挾其威靈
談笑而掃伊水之?dāng)常?span id="itbiwzf" class='bold'>指顧而據(jù)金墉之城。
王衍數(shù)十年之禍,洗河洛數(shù)千里之腥。
大威江北慰祖宗之憤情。
功烈赫赫,實濟川舟楫。
遺跡于斯樓,宛當(dāng)時彷佛。
所以留勝于后日,而想像二子得失也。
獨惜乎楚則失矣,齊亦未得也。
百年之基,雖曰克復(fù)。
眼前之憂,實為交切。
乃何戴震主之威,弄大阿之柄。
既欲徙都驚動,何煩鐘簴威令。
天子拱默而難斷,朝臣囁嚅而不發(fā)。
是何先其所可緩,后其所可急。
乘亂建功,而又為之陵轢也。
而且王珣府中之佐,郤超為幕中之客。
詢謀計議者,反為不臣之術(shù)。
予奪出于門下,廢置在于掌握。
功罪當(dāng)年,亦終歸。
是則克復(fù)之功,未足償其廢立之責(zé)。
登樓之嘆,又何異不見其睫也。
嗚呼,王衍敗俗一時,桓溫遺臭于萬年
以彼笑此,誰知烏之雌雄。
后有登斯樓而興嘆者,亦將取舍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