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句因包含“屈原”,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屈原
第 7、11、56 句因包含“詹尹”,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詹尹
第 32 句因包含“正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正直
第 37 句因包含“千里,駒”,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千里駒
第 41 句因包含“騏驥”,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騏驥
第 43 句因包含“比翼”,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比翼
第 51 句因包含“瓦釜,雷鳴”,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瓦釜雷鳴
卜居 戰(zhàn)國楚國 · 屈原
屈原哀憫當(dāng)世之人,習(xí)安邪佞,違背正直,故陽為不知者之是非可否,而將假蓍龜以決之,遂為此詞,發(fā)其取舍之端,以警世俗。說者乃謂原實(shí)未能無疑于此,而始將問諸卜人 ,則亦誤矣。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
竭知盡忠,而蔽鄣于讒。
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往見太卜,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
端策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寧款款,樸以忠乎?
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草茅,以力耕乎?
將游大人,以成名乎?
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
從俗富貴,以媮生乎?
超然高舉,以保真乎?
哫訾栗斯,喔咿儒兒,以事婦人乎?
廉潔正直,以自清乎?
滑稽,如脂如,以潔乎?
千里之駒乎?
泛泛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
寧與騏驥亢軛乎?
將隨駑馬之跡乎?
寧與黃鵠比翼乎?
將與雞鶩爭(zhēng)食乎?
此孰吉孰兇?
何去何從?
溷濁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讒人高張,賢士無名
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zhǎng),物有所不足,智有,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不能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