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望夫臺(tái)

同源典故

  
山頭石
  
化石心
 
化作石
 
山頭化石
 
身化石
 
磯頭新婦石
 
山頭似人石
 
化石山頭婦
 
妾身為石
  
望夫


《幽明錄》~237~
武昌陽(yáng)新縣北山上有望夫石,狀若人立。相傳: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yuǎn)赴國(guó)難,婦攜弱子,餞送此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因以為名焉。
《太平御覽》卷五十二〈地部十七·石下〉~383~
《輿地志》曰:「南陵縣有女觀山,俗傳云,昔有婦人,夫官于蜀,屢愆秋期,憂思感傷,登此騁望,因化為石,如人之形,所牽狗亦為石,今狗形猶存?!?/span>
《太平御覽》卷四十六〈地部十一·江東諸山·望夫山〉~350~
《宣城圖經(jīng)》:「望夫山,昔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為石。其山臨江,周?五十里,高一百丈?!?/span>
《水經(jīng)注》卷十《濁漳水》
漳水又東北,歷望夫山,山之南有石人,佇于山上,狀有懷于云表,因以名焉。

簡(jiǎn)釋

望夫石:喻妻子思念丈夫,或形容精誠(chéng)之至。唐元鎮(zhèn)《春六十韻》:“望夫身化石,為伯首如蓬?!?/p>


例句

愿作山頭似人石,丈夫衣上淚痕深。 劉損 憤惋詩(shī)三首

不須化作山頭石,待我堂前折桂枝。 彭伉 寄妻

便是孤帆從此去,不堪重上望夫山。 慎氏 感夫詩(shī)

望夫山上花猶發(fā),新婦江邊鶯未稀。 李嘉祐 送鄭正則漢陽(yáng)迎婦

白玉高樓看不見(jiàn),相思須上望夫山。 李白 別內(nèi)赴徵三首之一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李白 擬古十二首之十二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tái)。 李白 長(zhǎng)干行二首之一

惆悵忠貞徒自持,誰(shuí)祭山頭望夫石。 李紳 過(guò)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