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句因包含“瀛海”,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瀛海
第 12 句因包含“臥龍”,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臥龍
第 16 句因包含“滄?!?,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滄桑
第 19 句因包含“三嘆”,據(jù)此推斷可能引用了典故:三嘆
百字令 江亭詞并序一九二七年 清末民國初 · 楊度
 押詞韻第八部
人生哀樂由心境。境既生心,心復(fù)生境,于境若有愛憎,于心即有哀樂實則即是樂,樂即是哀,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對待相消,了無一物,自非圣人不能悟此。予與午貽交三十年,同游湘綺門下,既聞《莊子逍遙之旨,更治《春秋經(jīng)世之學(xué)。光緒戊戌同赴京師應(yīng)禮部試,午貽以一甲第二人及第翰林,而予落第南歸。將出京時,偶游城南江亭,即陶然亭也,依百字題詞亭壁,有“西山王氣黯然”之語;午貽和之,則曰“碧水明霞相照”,詞意皆言朝政。其時政局安可危,見危則哀,見安則樂,境以心成,心由境轉(zhuǎn),自心自境,自哀自樂,故同一江亭,而二人哀樂相反如此未幾清室亡,共和成,予仍堅持君憲主義不變,一敗前清,再敗于洪憲,三敗復(fù)辟。洪憲之役,午貽與焉。予于君憲三敗之后,自謂對國家、對主義忠矣,可以已矣,乃不更經(jīng)世,而由莊以入佛,數(shù)載修心,遂有廬山悟道之事。午貽相與參修,亦成大覺。歲丁卯重會京師,時民國十六年春,距戊戌三十年矣。世變愈亟,人心愈擾,午貽復(fù)續(xù)《江亭詞》示予索和。其詞則曰:“聽唱孤蒲新曲子,洗盡從前懊惱”。予詞亦曰:“一自廬山看月后,洞徹身心俱了”。詞意全同,與前盡異,蓋皆悟后之辭矣。午貽言曰:“今日乃無哀樂可言?!?span id="5piltqe" class='bold'>予曰:“然哉!哀即是樂,樂即是哀,只有一心,并無二境,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并無一境,亦無一心無心無境,即無哀樂;心無哀樂,名曰哀樂,無心哀樂,名曰無心極樂世界,諸佛境界,如是如是。故同一江亭,而二人哀樂,前后有無,相反相同又復(fù)如此?!?span id="pkmphdb" class='bold'>于是午貽與予各為詞序,彼序其事,我序其心。此如寒山、拾得之詩,游戲人間,偶然唱和,詞耶?偈耶?非所問矣。詞曰:
一亭五羊,剩光宣朝士重來醉倒。
城廓人民今古變,不變西山殘照。
老憩南湖,壯游瀛海,少把瀟湘釣。
卅年一夢,江山人物俱老。

古司馬文章,臥龍志業(yè)無事煩惱。
一自廬山看月后,洞徹身心俱了。
處處滄桑人人歌哭,我自隨緣好。
江亭三嘆,人間哀樂多少
附一:夏壽田百字令·江亭詞》
西山晴黛,閱千年興廢依然蒼好。豎子英雄一例,付與斷煙荒草一勺南湖,明霞碧水,未覺風(fēng)光少。不堪回首,酒徒詞客俱老。
休問滄海,龍爭虎戰(zhàn),閑事何時了。聽唱孤蒲新曲子,洗盡從前懊惱隨分題襟,等閑側(cè)帽一角江亭小。不辭盡醉,明朝花下來早。
附二:楊莊百字令·和伯虎禪師答天畸居士 江亭懷舊之作兼呈畸公》(一九二八年春
江亭迢遞,祗前巒蔥翠,青青未了。嫩綠鵝黃不盡,忽憶舊游情調(diào)。憩跡湖山,騁懷江海時日經(jīng)多少。蒼顏猶在,此心曾雖俱老。
白笑漆室衿期,班昭意志,妄擾虛明照。頓覺妙圓情凈性,即是六根煩惱無色無空,即支即色,冷暖憑誰道。人間游戲,榮枯樂都好。
附三:夏壽田百字令·天畸答詞
襄陽半偈,喜丹霞行腳,新逢靈照。聞道十年凈土,萬事一朝都了。放下須彌拈來寸草,時節(jié)因緣到。洞庭水滿,君山湖上青好。
應(yīng)笑多口阿師,禪床高坐,演盡三玄要。除卻六根煩惱外,那有凈明心妙。人海團(tuán)瓢空山鈯斧,分向毗耶老。三千里外,時間清夜孤嘯。
古德言:十劫道場,佛法現(xiàn)前不得正覺。又云:一人發(fā)心,歸真十方虛空悉皆銷殞。敬和來詞,為大士成佛賀。戊辰閏月夏壽田。